10月25日,是一个令浙江宁波鄞州供电局员工振奋的日子,经过近两年的艰苦努力和探索,鄞州农网智能化综合试点项目——鄞州农网营配调管理模式优化工程,顺利通过国家电网公司验收。宁波是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之一,鄞州区作为宁波市最大一个市辖区,是民营企业最为集中和财政实力很强的一个行政区。全区总面积134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80万。2010年,全区生产总值816.6亿元,同比增长12.3%,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85.8亿元,同比增长28%,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10亿元,同比增长32.2%,综合实力居全国百强县(市、区)第11位,连续3年地方

首页 > 电力软件 > 安防软件 > 评论 > 正文

鄞州供电局建设农网智能化试点项目侧记

2011-10-26 09:51 来源:国家电网报 

10月25日,是一个令浙江宁波鄞州供电局员工振奋的日子,经过近两年的艰苦努力和探索,鄞州农网智能化综合试点项目——鄞州农网营配调管理模式优化工程,顺利通过国家电网公司验收。

宁波是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之一,鄞州区作为宁波市最大一个市辖区,是民营企业最为集中和财政实力很强的一个行政区。全区总面积134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80万。2010年,全区生产总值816.6亿元,同比增长12.3%,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85.8亿元,同比增长28%,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10亿元,同比增长32.2%,综合实力居全国百强县(市、区)第11位,连续3年地方财政收入居浙江省(县级)首位。

2010年年初,国家电网公司确立首批智能电网试点单位,鄞州供电局被列入其中。该局根据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发展规划,结合宁波市政府“智慧城市”建设要求,把智能电网建设作为推进宁波“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抓手,确定了农网智能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力争建成全国农网智能化试点样板工程。

农网智能化的鄞州模式

截至2010年年底,鄞州供电局拥有500千伏变电站1座,220千伏变电站8座,110千伏变电站27座,35千伏变电站10座,变电总容量达到779.95万千伏安。2010年全社会供电量63.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26%;售电量61.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66%,网供最大负荷119.6万千瓦。

鄞州农网智能化试点项目,规划投资3000万元,主要目标是建设智能配电台区、配电自动化、用电信息集中采集,构建农网统一数据采集与集中监控平台,建成县级电网实时系统综合数据中心;结合SG186工程,构建农电企业一体化信息管理平台,建成企业非实时系统综合数据中心;基于两大平台建成农电业务综合监控与管理中心,探索优化农网营配调管理模式。试点项目由中国电力科学院和国网电科院承担技术支持。

在全区16条试点线路架设光纤。

科学规划 精心施工

智能电网建设是近年才提出的新理念,如何建设及怎样建设没有先例可循。2010年2月,鄞州供电局被确定为农网智能化试点单位后,鄞州区政府立即成立农网智能化试点工程领导小组,鄞州供电局成立了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和项目工程部,下设综合办公室及一次网架、智能配电台区、配电线路自动化、用电信息采集4个分项工作组。

2010年4月,鄞州农网智能化建设试点工程总体实施方案,通过国家电网公司审核。

2010年6月,鄞州农网智能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浙江省电力公司审核。

2010年8月,鄞州农网智能化工程项目初设方案,通过宁波电业局、浙江公司审核。

2011年年初,项目全面动工建设。

2011年5月,智能化配网所有配套建设项目调试完毕,进入全面试运行。

2011年6月,统一数据采集平台与控制平台实现全面对接。

2011年8月,试点项目顺利通过浙江公司预验收。

为高质量建成试点工程,鄞州供电局多次派送相关人员参加国家电网公司、浙江公司智能电网技术培训,并多次邀请中国电科院、国网电科院专家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多次会同各设备供应厂商和设计单位进行技术交流,合理安排施工计划,尽量减少因试点项目建设给客户带来的不便。

敢为人先 技术创新

鄞州农网智能化试点区位于鄞州中心区,16条10千伏试点配电线路中,城区有12条,农村有4条,共覆盖智能台区254座,213台客户专用变,26107户低压用电户,其中城区用电户17657户、农村用电户8450户。在实现16条试点线路信息采集全覆盖的基础上,建立先进高效的营配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建设农网统一数据采集与集中监控平台和企业一体化信息管理平台。

建设农网统一数据信息平台的基础在于配网自动化,而配网自动化的实时监控在于可靠的电网运行和用电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鄞州智能化配网试点工程信息一体化平台建设,是根据SG186工程的规划和“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需要,以“营配贯通”的农村电网发展理念规划和设计。鄞州供电局对试点区所有环网站和柱上开关进行配电自动化改造,采用OPEN3200系统集中型建设模式,即“主站+网络型配电终端”的两层结构,新建一套独立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在实现配电网络拓扑功能的配电自动化系统基础上,实现配电SCADA和馈线自动化,实现配网信息的集成整合与共享,实现营配调控一体化。

鄞州配电自动化通信网络以通信主站、骨干层、接入层三层结构设计,建设覆盖开闭所、环网站的配电数据通信网,为配电自动化提供可靠、高效的网络支撑。配电自动化通信网全部采用光纤通信,新建57千米通信光缆、8套OLT设备、50套ONU设备,以及SDH通信设备的升级改造。配电自动化系统采用主站、配电终端二层结构,所有配电终端均为网络型直接接入OPEN3200系统,安装38套DTU和12套FTU,具备“三遥”功能,所有开关间隔均可实现全控。

综合信息 营配贯通

鄞州供电局营销系统建设,按照浙江公司全省用电信息采集大集中建设要求,采用载波、WSN两种通信方式,将客户电表信息在台区集中后,通过无线公网以GPRS方式上传至浙江公司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安装智能电表。

调控一体化操作平台。

基于现有县级调配一体化(SDACA)系统和浙江客户信息采集系统,构建配电网调控一体化平台,综合实现调度、配电自动化监控;基于智能配电台区监控、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构建营配一体化管理平台,实现配电设备监控和用电信息管理功能,优化现有营销组织模式,拓展面向智能化、互动化的服务能力,加快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科学配置计量、收费和服务资源,实现计量检定配送、95598服务等业务向省级集中,实现服务标准化和工作流程化。

建设农网统一数据采集与集中监控平台和企业一体化信息管理平台,实现营配信息共享和实时监控。电网自动化提高了电网“自愈”能力和供电可靠性,对比2010年经济技术平均水平,鄞州供电局智能配网试运行数月来采集的数据统计表明,综合线损率比去年平均综合线损率下降了1.8个百分点;供电可靠率达到了99.93%,提高了0.11个百分点;客户平均停电时间由去年的15.05小时,降到了5.67小时。

智能农网试点台区试运行以来,通过客户用电信息实时采集系统,已查处9起窃电案件。

三项专利 突破“零”记录

鄞州供电局开展农网智能化试点工程建设以来,重视和加强对智能电网试点项目开展科技创新。鄞州供电局科技成果“配电网谐波系统性监测治理和分析研究”“配电网消弧线圈分散布置与综合调控研究”获浙江公司县级科技进步成果二等奖;“10千伏中置柜开关手车升降平台”获得三等奖,实现了数量上的突破。

同时,鄞州供电局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已申报22项实用新型发明专利,已有3项实用新型专利获得授权,实现了专利“零”的突破。另外,该局员工还在国内知名专业刊物发表论文2篇。

智能电网试点工程建设,为鄞州供电局培养和造就一批农村智能电网运行管理专业人才提供了契机,该局大胆启用新入职研究生承担智能电网建设重担,不仅为他们提供了施展个人才能的大舞台,同时,也为今后全面建设智能电网储备了专业骨干力量。

经对比测算 经济效益喜人

鄞州农网智能化规划投资3000万元,经济效益如何,是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为此,鄞州供电局经过试运行效益对比测算,得出了一组可喜的数据。

试点片区年供电量在2.45亿千瓦时左右,实现配网自动化后,能第一时间发现故障和隐患,为最短时间实施检修提供了准确的故障信息,提高了供电可靠率。试运行期间,综合线损率与未进行智能化改造片区的综合线损率3.58%对比,降损收益48万元/年左右。

在农村试点台区安装智能配电终端。

配网自动化功能的实现,线路故障“自愈”能力的提高,按智能配网片区供电可靠率提高0.11个百分点,户均停电时间减少9.38小时/年来测算,供电可靠性提高带来的年经济收益为1242万元。

智能化配网试运行以来,随着事故范围和故障判断准确性的提高,检修时间大大缩短,大幅度减少了运行管理和检修成本,运行管理成本支出每年可节约300万元。

用电信息的集中监控,实现了客户信息系统自动集抄,试点片区客户用电信息的“全覆盖、全采集、全预付”,可减少试点片区抄表人员172名,以每位抄表员年支出2万元计算,可降低运行管理成本344万元。

配电自动化和调控一体化的实现,降低了线路故障率,提高了运行可靠率,在减少停电时间的同时提高了设备利用率,每年增长供电量0.2%左右,可增收772万元。

农网智能化 提升优质服务

从鄞州智能化配网试运行以来的实际效果看,一是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二是提升了优质服务水平;三是增加了社会财富。

配网自动化提高了供电可靠性,“自愈”功能的实现为尽量减少停电检修的范围和时间创造了条件,使检修停电对客户的影响降到了最低。

用电信息的“全覆盖、全采集、全预付”极大方便了客户交电费,银联、邮政储蓄、电话付费、电费卡、POS机等多种交费方式,让客户有了自主选择交费的便利;信息一体化平台及时提供和发布临时停电信息,让客户做到心中有数,大大减轻了95598的话务量。

农网智能化基于用电信息的“全覆盖”网络优势,为将来公用信息互动、“三网融合”光纤到户做好了准备,也为宁波“智慧城市”建设规划关于解决客户信息终端“最后一千米”问题,奠定了通信网架基础。

实现智能化

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宁波市在规划“智慧城市”时,把智能电网建设作为十大系统之一,列入宁波市建设智慧港口特色城市一项重要基础工程。因此,宁波电网全面发展智能化的示范和探索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鄞州农网智能化试点工程高起点、高标准和高质量完美建成,凝聚了鄞州供电员工的全部智慧和心血,也是鄞州区政府为推进宁波“智慧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倾力之作。试点工程只是试点,实现全区农网智能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智能电网建设和发展是时代的一种必然选择。鄞州区作为财政实力雄厚的经济发达区,实现全区电网智能化,为进一步促进全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稳定可靠的电能,同样是时代进步的不二选择。实现科学规划,稳健发展,不断建设,在现有试点成功基础上进一步健全智能化配网的功能,提升全区供电可靠性,建设一个智能化的农村配网,争取在全国率先全面建成智能电网,是历史赋予鄞州每一位供电员工不可推卸的时代责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