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上午9点,大渡河上第二大水电工程——国电大岗山水电站210米高拱坝启动首仓混凝土浇筑。至此,大岗山水电站历经河道分流、核准等重大节点,进入混凝土浇筑阶段,实现了向主体施工转序的目标。
大岗山水电站是大渡河干流水电22级开发方案的第14级,为大渡河中游控制性水电站,装机260万千瓦,多年平均发电量114.3亿千瓦时,仅次于瀑布沟水电站;被列为国家“十一五”重点工程,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重点工程,四川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工程于2005年9月筹建动工,2008年1月完成河道分流,2010年12月获国务院核准,计划2014年首台机组投产发电。
大岗山水电站挡水大坝是大渡河上唯一的一座混凝土双曲拱坝,最大坝高210米,坝顶中心线弧长622.42米,分29个施工坝段,计划浇筑约320万方混凝土,工期28个月。由于大岗山工程所处区域为地震高烈度区,大坝工程规模大,施工技术非常复杂,被公认为当今同类型水电站建设的“世界之最”。
大坝主要浇筑手段为缆索起重机垂直运输浇筑,4台横贯大坝两岸的缆机各吊运1台大容量吊罐往返浇筑。缆机单车主梁长10米、重约10吨,吊罐单罐浇筑量约为9方。
针对施工环境复杂和自然环境多雨雾,能见度差的问题,大岗山工程专门投入150万元资金,与国内高校合作进行缆机定位系统(GPS)研究,建立了浇筑仿真系统。工程还先后和武汉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三峡大学、长江水利委员会等科研院校合作,开展抗震、施工、新技术、新材料等7项课题研究,确保“精品”大坝浇筑。
浇筑准备工作从2011年2月开始,历经7个月筹备,顺利实现首仓混凝土浇筑目标。期间,国电大渡河大岗山公司开展了业主、设计、监理、参建单位全覆盖的“抢开挖、保浇筑”劳动竞赛,以一比工期进度、二比质量工艺、三比安全文明生产、四比投资控制、五比和谐共建为主题,掀起了大坝混凝土浇筑准备期的施工热潮。
目前,大岗山水电站工程已顺利实现了河道分流、国家核准、浇筑转序三大里程碑目标,连续安全生产天数2199天,在建工程合格率为100%,优良率93.8%,工程正向着建设精品水电工程目标稳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