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30日,野田佳彦的雄心勃勃地成为日本的新首相,虽然迅速地在9月2日就完成了内阁重组,但是他面临的复杂经济困局却不能令其有片刻放松。“忧”灾后重建3月11日发生的地质灾害和随之爆发的核电危机,给刚刚走上复苏之路的日本经济以沉重打击。6月24日,日本政府公布的报告指出,此次地震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6.9万亿日元,为1995年阪神大地震的1.8倍。并且这一数字也只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损失计算在内,并没有对核泄漏事故造成的附带损失及潜在威胁进行估算,预计损失额可能进一步扩大。据分析,仅在未来5年里,日本政府的灾后重建成本即

首页 > 核电 > 核电建设与运行 > 国际 > 正文

日本核危机 经济难 野田佳彦“压力”山大

2011-09-08 12:58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 

2011年8月30日,野田佳彦的雄心勃勃地成为日本的新首相,虽然迅速地在9月2日就完成了内阁重组,但是他面临的复杂经济困局却不能令其有片刻放松。

“忧”灾后重建

3月11日发生的地质灾害和随之爆发的核电危机,给刚刚走上复苏之路的日本经济以沉重打击。6月24日,日本政府公布的报告指出,此次地震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6.9万亿日元,为1995年阪神大地震的1.8倍。并且这一数字也只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损失计算在内,并没有对核泄漏事故造成的附带损失及潜在威胁进行估算,预计损失额可能进一步扩大。据分析,仅在未来5年里,日本政府的灾后重建成本即高达11.2万亿日元。另外,由于核电占比的削减,在风能、太阳能领域的投入将大幅度增加,灾后重建的预算会进一步上升。据日本综合研究所计算,10年内中央及地方政府的支出可能高达18万亿日元。在近期的重建费用中,2011年度所需的国库支出约为9.1万亿日元,除去2011年度第一次补充预算的约4万亿日元,估计还需增加5万多亿日元的补充预算。重建需要钱,筹款就成为日本政府迫在眉睫的首要任务,发债成为最现实可用的选择。

挽救核电产业,防止产业“空心化”

2011年8月14日,日本共同社的调查显示,在电力长期短缺的情况下,加上日元升值对出口成本的影响,超过一半的日本企业会因经营环境日趋严峻而转向海外发展,这意味着日本本土制造业将面临“空心化”的挑战。对此,除了稳定本币,野田佳彦还首次对前段时间一直遭受媒体指责的核电表示了支持和肯定。他指出,日本至少在未来30年内还应该合理利用既有的核电站,保持国民经济发展的正常电力需要。同时,日本作为核电技术输出大国,在核电领域有很强的装备制造能力和设计研发能力,拥有完整的核工业产业体系,对国民经济有强大的支撑作用。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