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笔者获悉卫辉市电业局的农网改造升级工程荣获了豫北区域安全质量流动红旗,就立即找到农网施工队的三个队长,想挖掘施工一线的亮点。“引用毛主席的一句话说,这个优秀工程是‘斗""出来的。”三位队长神秘地一笑,说出了一句没头没脑的话。斗?怎么斗?难道一个投资1040万元,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75.7千米,0.4千伏线路15.5千米和69个配电台区的大工程就这么轻描淡写地被概括了?与天斗“来了,每人一件宝,施工没烦恼。”6月17日,清晨六点在李庞线施工现场,魏加磊师傅一边开

首页 > 报道 > 正文

战天斗地保进度

2011-08-29 08:45 来源:河南省卫辉市电业局 作者: 张泓杰

6月28日,笔者获悉卫辉市电业局的农网改造升级工程荣获了豫北区域安全质量流动红旗,就立即找到农网施工队的三个队长,想挖掘施工一线的亮点。

“引用毛主席的一句话说,这个优秀工程是‘斗""出来的。”三位队长神秘地一笑,说出了一句没头没脑的话。

斗?怎么斗?难道一个投资1040万元,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75.7千米,0.4千伏线路15.5千米和69个配电台区的大工程就这么轻描淡写地被概括了?

与天斗

“来了,每人一件宝,施工没烦恼。”6月17日,清晨六点在李庞线施工现场,魏加磊师傅一边开着玩笑一边给队员们发放避暑药--藿香正气水。

进入夏季,卫辉市电业局农网改造升级施工人员抢抓工期,全力奋战在施工一线。为了保证施工队员不中暑,局里采取分组施工,轮换休息的施工方法,并且每天都会给队员们送绿豆汤,并发放避暑药,还为每个队员都配发了一条毛巾。队员们亲切地称毛巾、绿豆汤、避暑药为“三宝”。

“注意这根杆上的金具锈蚀比较厉害,一会儿施工要小心。”这是在班前会上分析安全隐患点。每次施工前的班前分析会是此次农网施工杜绝安全事故的一项新举措。

施工刚开始,只见队员们纷纷拿起毛巾,有的将它系在脖子里避免阳光直接暴晒到脖子,有的将它垫在安全帽底部,随时吸收产生的汗珠,有的则当做头巾遮住脸颊。在高温的炙烤下,这小小的一块毛巾竟成了施工人员"对抗"桑拿天的利器。

“班前安全分析,分组施工,轮换休息再加上我们的‘三宝"",这一仗我肯定赢。”施工一队队长赵宁看看烈日笑道。

与地斗

“我的天啊,是白干土。”6月22日,在太公泉镇芳兰村10千伏太石线施工现场,只见青工王献军一镐头下去,地面只有一个白点。

“哎,前几年施工,我就遇到了这种白干土,一个坑两个人挖,愣是挖了两天才挖成。”58岁的老师傅魏占国说。

白干土地是一种质地很硬的土地,铁锨挖不动,只能用镐头挖,可是一下就一个点,还震得手臂发麻。但工程不等人,电线杆还等着住"新家"呢。这可急坏了队长赵宁,想调大型机械来挖,可是工地四周都是树,机械设备根本进不来,这时他瞥见了工地上的一根铁钎,于是心里有了主意。

“老魏,小王,你俩拿着铁钎和大锤在要挖这个坑的范围内打上孔,然后再用镐头挖。”赵宁向魏占国和王献军下达了指令。别说,还真灵,按照这种方法,只用了一个上午就给线杆挖好了“新家”。

看着住进"新家"的线杆,赵宁的脸上绽放出了笑容,有了这个法子,剩下的10根杆的“新家”好办了,这段工程至少可以提前5天完工。

与人斗

“你这孩子,咋还不走呢?你伤还没好呢,走走走,回家去,天这么热,感染了咋办?”6月18日,唐庄镇南社村10千伏唐郝线施工现场,只见施工三队队长徐如来拉着一个年轻人向车边走。

“徐队,俺没事,不就是缝7针嘛,工期这么紧,撵俺俺也不走。”年轻人挣脱徐如来的手,奔向了工地。

“嘿!你这孩子......”徐如来有些无奈。

年轻人名叫赵文强,今年28岁。四天前的晚上,他在下班回家的途中为躲避飞驰而来的汽车,摔进了路边的沟里,左脸颊被划开了一道大口子,再加上轻度的脑震荡,他被安排住进了医院。这不刚拆完线,他就迫不及待地回到了工地,任徐如来怎么说都不行。

“老王,你咋也没走啊?不是给你一天假,让你回家收麦吗?”徐如来一回头冲着一个中年汉子喊道。

“咱是现场工作票负责人,能走吗?我晚上回家收。再说了,先锋家的孩子今天满12天都还没回去看一眼呢!”现场工作票负责人王林华回答到。

“王师傅,你还提,唯恐徐队想不起来是不是?咱们这次农网施工,从没有耽误过群众夜里用电。今天的施工线路长,大家都在这里加班加点地干,俺也不走!”青工许先锋一边说一边挥舞着工具。

“哎,跟你们这些人斗,真是越斗感情越深啊!”徐如来看着工地上一个个忙碌的身影感叹着,脸上却充满了自豪与感动。为了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施工队员牺牲了休息时间,放弃了假日,只为兑现一份承诺。

与虫斗

“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闹了半天,你们就是引用毛主席的这句话啊。”笔者笑道。

“不仅仅是引用,我们还有发展呢。”赵宁和徐如来两位队长笑着说。

“什么发展?”

“你先看看这个。”两位队长一边说一边捋起来施工二队队长刘宏德的袖子,只见黝黑的胳膊上有十几个伤疤。

“这是?”我有些疑惑。

“第四斗啊,与虫斗。这是刘队在山上施工时候被蜱虫咬的。”徐如来笑着说。

今年6月份,刘宏德带领着施工二队正在狮豹头乡山岭村进行10千伏池拴线十里分支线路升级改造。由于架设线路位于山区,38根电线杆和金具全部由人工从山下抬到山上,往返一次路程将近10公里。

6月10日,刘宏德和往常一样带着队员往山上运送线杆和金具,当大家坐在草地上休息的时候,刘宏德觉得手臂上隐隐作痛,他捋起来袖子,发现胳膊上爬着大大小小的蜱虫十几个,没吸血的如同小米粒一样,吸了血之后则如同黄豆一般。

“有蜱虫,大家都看看自己有没有被咬。”刘宏德一边大声喊一边去拽自己身上的蜱虫。

蜱虫是一种脊椎动物体表寄生虫,不但吸血还传播疾病,而且一旦被咬只能等它吸饱血之后处理掉,如果硬拉则会带下来自己的皮肉。在施工现场,队员们展开了一场人虫大战。

每天施工前队员们都要扣好衣扣,尽量用毛巾挡住裸露皮肤,并在外衣上洒满驱虫剂。正午的太阳把15米高的电杆晒得滚烫,在电杆顶部,施工队员正挥汗如雨地装横担、拧螺栓、挂悬瓶。连续10天,施工队员每天迎着朝阳开工,身披晚霞收工,终于把38根线杆矗立在了山间,让2600多米长的线路在群山中蔓延,可队员们的身上却留下了无法抹去的伤疤。

“都说军人的伤疤是勋章,咱这也算是勋章吧。”刘宏德笑着说。

作者: 张泓杰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