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今年全国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枯的影响,我国水电发电量同比增速呈下降趋势。7月份水电发电量698亿千瓦时,同比下降了11.2%,但环比仍然保持增长态势。靠天吃饭的“水电”在降雨量偏低的情况下环比还能继续增长,这与我国近年来水电的快速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随着三峡水电站,葛洲坝水电站等大型水电站陆续竣工,数目众多的“无立项、无设计、无验收、无管理的‘四无’小水电站也如雨后春笋般矗立起来。
不久前,央视《经济半小时》刚刚曝光“舟曲数千无证水电站疯狂上马”事件,现在“神农架小水电‘大跃进’”又进入媒体的视野。为何我国频频出现小水电无证上马现象,由此引发的环境问题已经渐渐隐现,想必“明眼”的人也能早看出气“疯狂”背后的端倪,但却仍然止不住水电站建设的脚步,小水电站数量继续再增加。那么,急速发展小水电背后除了“金钱”利益外,是否还有其他原因支撑着小水电站继续疯建呢?
神农架一名环保管理人员甘萍这样说“小水电站解决了边远山区用电问题。”1993年,甘萍结婚那会儿,当地点的还是煤油灯,直到1999年,村民集资建起40千瓦的“袖珍水电站”。“通了电,大家欢欣鼓舞,女人们在灯下掰苞谷米,到凌晨1点钟还舍不得睡觉。”小水电站解决了神农架的用电问题,对神农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而且神农架因蕴含巨大的生态价值,是全国率先申请绿色财富核算试点,却也同时是国家重点贫困地区之一。顶着巨大的生态资源,拥有强烈脱贫欲望的神农架就把脱贫的手伸向了保护措施相对较宽松的水电行业。投资小、风险低、运营成本低、经济效益又好,让神农架对小水电站的热情“一发而不可收拾”,“争气”的小水电站也没有让神农架的人民和政府失望,不但解决了当地的用电问题,也救活了神农架的财政,就在去年,神农架的地方财政收入首次突破了亿元。
神农架现在“树木不能砍,野生动物不能捕,湿地不能开发”,环保部门要大力保护神农架,让神农架长期“一木独木”的产业彻底终结,地方工业经济大幅度划坡,职工下岗,农民减收,神农架人要生存,在保护与生存之间,神农架不得不选择后者。
小水电站跑马圈河,解了神农架的“近渴”,也增加了神农架的“远忧”,这无异于“饮鸩止渴”,国家层面已经祭出了整治小水电的重拳,却未能对神农架小水电的管理、开发起到刹车作用。神农架人貌似合理的“原因”,究根结底还是一个“钱”字,老百姓的脱贫动力以及官员的政绩考核体系,让水电建设成了神农架保护与发展这对矛盾下的现实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