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望于2010年7月底正式与美国VX CAD/CAM软件公司签订协议,斥资千万美元收购该公司的VX CAD/CAM软件知识产权以及研发团队,据悉这是中国CAD行业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收购,也是中国CAD行业第一次拥有了一流的3D技术,最新发布的中望3D2011则是在全面消化VXCAD/CAM公司技术基础之上研发而成。
中望CAD/CAM中国区总经理刘玉峰近日接受了媒体专访,详细解读了中望收购与消化技术历程并对CAD行业前景做了展望。
为什么收购美国的CAD公司?
VX在美国是赫赫有名的软件公司,VX的背后老板是实力雄厚的SNK,这是一家靠钢铁起家的日本企业,市值超百亿。VX名气并不在于功能和市场营销,而是“他们的建模理念非常先进”。刘玉峰形容VX“拥有一个V8 的发动机,但是放了一个奥拓的壳子”。在他看来,这款软件尽管由于缺乏市场营销,在商业上迟迟未获成功。但从根子上“有好的基因”,而且“功能模块齐全”。
VX公司在08年金融危机时经营状况一直不太好,他们在全球范围内寻找买家。当时,他们的要价远远高于后来的成交价,与中望达成的成交价也低于很多和中望竞价的CAD同行企业。但最终VX选择了中望,他们看到中望,希望借这家中国CAD企业,把VX的技术推向世界。他们自认为“VX拥有世界级的技术”但一直没有“是世界级的地位”。
消化技术与文化融合最为关键
软件企业中,最有价值的不仅仅是一行行代码,而是写代码的程序员。和中望公司二三十岁的年轻程序员不同,VX公司的程序员有的头发花白,大多有二三十年的软件工作经验。所以,收购这家公司很容易,但消化VX公司多年积累的技术就绝非易事了。
刘玉峰透露,就在收购伊始,中望公司就已经组成了一个数十人组成的3D研发团队,他们针对不同的模块进行专项研究。“有人研究显示的东西,有人研究内存的部分,有人研究建模,有人研究装配,做了不同的小组,我们从收购的前一年就就已经在做这个准备了”。现在,尽管中望的3D产品还没有太多销售额,但研发比例已经远远超过2D产品。
让刘玉峰自豪的是,在最新发布的3D2011版和之前的版本最大的一个区别就在于:全部的新功能完全由中国人开发,“这其中没有一个工程师是美国人”。而经验丰富的美国工程师都在修改几何内核,让美国的内核与是跟中国大型企业需求对接。
在过去两年收购和消化技术过程中,中望公司想尽一切办法加速产品融合。VX公司每个月都会派几名工程师去中望的广州总部进行沟通,而中望也派工程师去VX在弗罗里达的总部,一呆就是三个月,就为了把VX的技术尽可能消化。为了让中美两地的工程师同步工作,中望有一部分工程师10点上班,晚上很晚下班,只为保持和美国工程师的沟通。
刘玉峰介绍,VX的工程师大多是功成名就的人,“他们住很好的房子、开很好的车”,但他们不担心中国人“偷师学艺”“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他们更关心自己曾经付出心血的产品,在中国人手中发扬光大,走向世界。
中望3D合作伙伴与移动战略
7月6日的发布会上,中望的合作伙伴金蝶和科盛展示了与中望合作的成果。刘玉峰介绍,由于拥有“国内唯一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集成内核”,中望3D的用户不乏IT业的名企业,“苏州明基公司的分部就是中望3D的用户”。现在,中望3D产品已经有数十家合作伙伴。
中望也在积极关注移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发展。联想2011年推出了乐pad,早在一年之前就给给中望邮寄了样机,希望中望测试乐Pad之上与3D软件的运行状况。刘玉峰很看好CAD在平板电脑的市场,但他认为,平板电脑上的CAD关键不在于增加功能,而在于“做减法”,关键需求不在处理,而在于“交流”。
“移动绘图也是一个大的市场的趋势,比如一个造船企业,有的工程师就是在产的顶部有的工程师就是在船的下部,他就需要对一个工艺的怎么安装进行一个图纸的交互,以前就是说用一些通讯设备用图纸来对,现在可以用移动的绘图的方式来解决”
刘玉峰并没有透露移动产品,只是表示已经开始规划,“但现在还不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