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务院一纸《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的下发,使得北煤南运、蒙电外送,也逐渐由梦想照进现实。
政策保障了运力,“蒙煤就能运出来,价格也会有保障,”相关行业分析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只是由于内蒙古煤炭热值相对偏低,有了运力,煤质方面的限制还是有的。”
政策保障运力
解决窝电问题
“政策为蒙煤、蒙电的外送提供了运力上的保障,能运出去一定程度上也保障了煤电的价格。”国金证券煤炭行业分析师郝征认为。
内蒙古作为国内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2010年的煤炭产量首次突破7亿吨,达到7.82亿吨,居全国首位,同比产量增加1.8亿吨左右,增长幅度达30.2%。目前,内蒙古煤炭探明储量达7414亿吨左右,是全国煤炭储量最多的省份。
丰富的煤炭资源为内蒙古进行火力发电提供了便利,也正因为此,当上半年南方多省频繁出现拉闸限电现象时,内蒙古却出现窝电困境。
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为内蒙古解决窝电窝煤困境提供了极大地的政策支持。未来5年,国家将安排建设蒙煤南运新通道,把蒙电外送列入国家电网整体规划中。
看来,在不久的将来,内蒙古将会免受运力不足困扰,但有了运力,“低煤质对蒙煤的发展还是有一定的限制的,”相关行业分析师对记者表示,“内蒙古多数地区煤炭的热值在2000大卡到3000大卡左右,还需要通过技术手段提高煤炭的热值。”
多家央企提前部署
抢占先机
受国务院发展内蒙古相关《意见》出台的利好消息影响,昨日,内蒙古板块内多个个股普涨,集体飘红。其中,亿利能源、平庄能源涨幅均超5%以上。
而记者也发现,自“十二五”规划中透漏出支持内蒙古经济发展的意向后,多家央企国企已经提前在内蒙古部署多个能源项目,及早抢占先机。
如2011年1月份,国家能源局批准了《内蒙古上海庙能源化工基地开发总体规划》,国电双维内蒙古上海庙能源有限公司将重点开发内蒙古上海庙煤电一体化一期工程(2×1000MW机组)项目。而国电双维内蒙古上海庙能源有限公司是国电电力与中国双维投资公司的合资子公司。
而大唐集团也积极在内蒙古寻找发展机会,2011年4月9日,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根据协议要求,大唐集团公司将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在煤炭、火电、煤化工、新能源、铁路等多个领域共同开发。
“这些项目都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西电东送战略规划,有利于内蒙古自治区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促进蒙煤、蒙电的开发。”大同证券研究所于洪表示。
“对于有实力的企业,受益较多。”郝征则对记者指出,“只是真正看到成效还得过个2到3年,也就是在2013年,相关企业在业绩上的表现会非常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