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25日,由中国水泥网主办,中材节能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盛合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川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协办,成都四通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湖南湘电长泵长一制泵有限公司、连云港市万达电站辅机厂赞助的第七届余热发电峰会25日在杭州正式召开。行业协会领导、技术专家以及水泥企业、玻璃企业、设备制造及总包企业等300多人参加了本次峰会。2011第七届余热发电峰会现场座无虚席浙江省经信委电力处处长金友华致辞南方水泥常务副总裁李树海致辞中材节能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胡也明致辞中国水泥网CEO邵俊致欢迎辞   &nbsp

首页 > 会议 > 正文

2011第七届余热发电峰会召开全过程纪实

2011-03-28 21:07 来源:中国水泥网信息中心 

  2011年3月25日,由中国水泥网主办,中材节能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盛合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川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协办,成都四通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湖南湘电长泵长一制泵有限公司、连云港市万达电站辅机厂赞助的第七届余热发电峰会25日在杭州正式召开。行业协会领导、技术专家以及水泥企业、玻璃企业、设备制造及总包企业等300多人参加了本次峰会。

2011第七届余热发电峰会现场座无虚席

浙江省经信委电力处处长金友华致辞

南方水泥常务副总裁李树海致辞

中材节能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胡也明致辞

中国水泥网CEO邵俊致欢迎辞

     

     

中国建材联合会专职副会长徐永模也出席了本次余热发电峰会并作主题报告。徐永模解读了行业十二五规划,他认为水泥产业发展动向有这四点:一是向生态环保型产业发展;二是开发水泥新用途;三是延伸产业链,支撑水泥主业发展;四是加强水泥混凝土应用技术研究,提升水泥附加值。

随后,他谈到中国水泥工业需要重新定位,要摘掉黑帽戴“绿帽”,即从高能耗、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转变为绿色环保产业。水泥行业的产业形态将形成三位一体,即“矿业-窑业-制品业”,或者说“集料-水泥-混凝土”。最后徐永模在谈及中国水泥发展前景时说,2011年预计GDP增速8%,十二五期间平均7%,说明水泥市场仍将保持一定增长。

中国建材联合会专职副会长徐永模

接下来,中国水泥协会副会长曾学敏作了《喜看“十一五”,笑迎“十二五”》的报告。

曾学敏说,2010年水泥产量18.8亿吨,其中年产 500万吨以上的有65家企业。她表示,在十一五期间,水泥行业技术结构调整任务基本完成,新型干法快速发展;大企业集团快速扩张,行业集中度迅速提高;技术创新及装备大型化带动了装备大量出口;在节能减排方面,成效卓著,硕果累累。

面对十二五,曾学敏认为水泥行业发展依然存在诸多问题:节能减排任务艰巨;环境制约压力很大;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存在政策体制上的障碍;企业管理,人才培养跟不上行业快速发展的需要。虽然有这些问题,但是十二五仍是水泥发展的机遇期,预计2015年国内水泥需求量约为22亿吨。

她还表示,余热发电是行业的骄傲,余热发电市场前景广阔。

中国水泥协会副会长曾学敏

上海盛合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张高佐在会议上向参会代表分享了卡琳娜动力循环的工程应用。张高佐说,卡琳娜循环工程应用的技术关键有四点:精细的循环计算;性能准确的热交换器;高效的汽轮发电机组;专业的安装、调试团队,合格的运行人员。目前卡琳娜循环在工程上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太阳能发热发电,地热发电,提高火电厂循环热效率,冶金、石化、煤化工、建材和其他工业领域的低温余热发电等方面。

南方水泥有限公司总工陈幼荣就南方水泥早起建设的余热发电项目在改造实践与分析作了相关分享。陈幼荣认为余热发电技术改造目的是为了更加充分利用余热,提高吨熟料发电量。

下午,新台泥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贵州)总经理何云峰与我们分享了贵州台泥水泥余热发电的应用。

在何云峰总经理报告演讲结束后,上海盛合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工刘忠楼提出了一些关于国内水泥余热发电的一些建议。比如:新建的水泥生产线要预留余热发电机组接口;搭建技术深入交流平台;水泥生产工艺流程与余热发电要有机结合;从国家节能产业发展的层面搭建技术创新实践应用的平台。

上海川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锡明作了《“坎昆会议”后的CDM国内碳减排》报告。陈锡明说,目前企业面临的减排挑战主要有国家的指标约束、行业的自律规划和企业的社会责任。他在报告中提出了这样一个新思路:低碳已经成为时尚,而且还将是一项资产。对水泥企业来说,管理的好,减排的二氧化碳也可以成为企业的新收入。

在新思路的话题后,中国水泥备品备件网总监斯俊讲述了现代电子商务服务余热发电产业的相关信息。斯俊表示,目前传统方式采购备品备件存在的交易弊端有:交易模式传统,价格不透明,贷款无法及时收付,交易地位不平等,质量无法保证,买卖双方交易黑幕等。中国水泥网备品备件网的出现,将为水泥生产企业提供了优质的服务,并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价格透明化。中国水泥备品备件网还将提供网络在线招标平台。

南京凯盛开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副总侯宾才作了《工业余热发电技术》报告,与参会人员共同探讨和分享了水泥、钢铁工业中的余热发电技术应用。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发展与科技环保部副主任兼节能环保处处长黄导是“专家互动答疑环节”前的最后一个演讲报告者。他总结了前面所有演讲人员的主题报告,提出了“十二五余热发电技术之路如何走”的问题。他认为,需要充分发挥调动各方的力量,共同研究行业的未来技术发展。

黄导提出,为进一步提高二次能源和资源循环利用效率,各企业需要与供热企业合作,扩大余热利用范围;利用高炉或焦炉消纳社会废塑料等,发挥钢铁企业的社会功能;与电力企业合作,开展“共同火力”发电等建议。黄导还说:“十二五时期,我国钢铁工业节能减排、环境和保护工作将面对低碳经济及更严格的污染物标准等新形势、新压力,由单一技术、单一工序节能减排技术向系统集成优化转变,力争在重点技术领域有所突破。”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发展与科技环保部副主任兼节能环保处处长黄导

精彩的技术报告环节结束后,会议进入了热烈的专家互动答疑环节。台上的七位专家以一句话总结了本次余热发电峰会,并就余热发电行业的发展进行展望: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发展与科技环保部副主任兼节能环保处处长黄导:“加强集成优化创新合作,使余热发电市场好看又好吃。”

中国水泥协会副会长曾学敏:“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新的亮点和看点。希望余热发电拓展到更多的行业,拓展的国际上,祝明天的余热发电做的更好,盛况更大。”

中材节能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胡也明:“希望余热发电与水泥生产要结合好。早日看到卡琳娜循环的实际运用效果。”

上海盛合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张高佐:“全力以赴,把余热发电发展成为好看又叫座的技术。”

新台泥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贵州)总经理何云峰:“一起为低碳努力。”

华润水泥控股有限公司运营部电气副总工洪光海:“把中国余热发电技术发展成为世界的标杆。”

南方水泥有限公司总工陈幼荣:“使余热发电技术进一步为水泥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做出贡献。”

互动答疑环节的各专家领导

互动答疑环节专家合影

第七届余热发电峰会在“中材节能之夜”为主题的晚宴中,圆满成功地落下了帷幕。

中材节能之夜晚宴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