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大、收益慢、积压资金,中小水电站从昔日“抢手货”变身今天“烫手山芋” 3月26日,昆明淅淅沥沥下了一天雨。 浙商陈矗磊开车疾行在滇西的高速公路上。 这一次,他不再像一年前一样为了一场迟来的春雨而担惊受怕、焦躁不安。“我手中的水电站股权已经全部转让出去,5000万元的投资全部收回,没亏一分钱。”陈矗磊语气中异常平静。 陈矗磊,只是浙江“炒电团”中的一员。 今年以来,炒房团、炒煤团、炒棉团、炒糖团、炒胶团……这些社会热点的背后,都离不开江浙等东部民间资本的身影。现在,随着省内各州市数十个水电站陆续挂牌出让,昔日跑马圈河的江浙“炒电团”开始淡出人们的视野

首页 > 水电 > 水力发电 > 评论 > 正文

江浙“炒电团”忍痛割爱 云南中小水电站上演“转让潮”

2011-03-28 11:42 来源:云南网 
投资大、收益慢、积压资金,中小水电站从昔日“抢手货”变身今天“烫手山芋”

3月26日,昆明淅淅沥沥下了一天雨。

浙商陈矗磊开车疾行在滇西的高速公路上。

这一次,他不再像一年前一样为了一场迟来的春雨而担惊受怕、焦躁不安。“我手中的水电站股权已经全部转让出去,5000万元的投资全部收回,没亏一分钱。”陈矗磊语气中异常平静。

陈矗磊,只是浙江“炒电团”中的一员。

今年以来,炒房团、炒煤团、炒棉团、炒糖团、炒胶团……这些社会热点的背后,都离不开江浙等东部民间资本的身影。现在,随着省内各州市数十个水电站陆续挂牌出让,昔日跑马圈河的江浙“炒电团”开始淡出人们的视野。

转让电站属稀缺资源

5000万投资一分未亏

“那是一场百年不遇的旱灾。做水电站也要靠天吃饭啊!”陈矗磊接受采访时掐指算来,他在云南扎根已经20年。

陈矗磊十多岁就凭着一手木匠手艺从家乡温州乐清远赴广西谋生,从一名木匠,到经营一家小小的家具厂,再到成为广西、山东等地几家家具厂的老板,用了整整10年。1990年,积累了一定资本后,通过云南亲戚介绍,便把生意的主战场搬到了云南。

眨眼又是十年,陈矗磊完成了第二个财富积累阶段,在云南的家具贸易、建材等生意,顺风顺水,已牢牢站稳了市场。

2000年前后,国务院批准“十五”期间在全国建设400个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回报率极高的小水电建设迅速吸引无数资本进入。2003年,云南省也出台了关于加快中小水电发展的决定,鼓励国内外有诚信、有实力的投资者和民间资本参与我省中小水电开发。

“预期7-8年就可以收回投资。”陈矗磊和几个同在云南投资的亲朋商量后,也觉得有利可图。

按照最初的想法,投资小水电站符合国家政策导向,又掌握了比较稀缺性的资源,应该没什么风险。正常情况下,小水电站的运营周期在50年以上,起码有40年以上的纯盈利期。

2003年,陈矗磊筹集了5000万元启动资金,成立了云南省大理云龙利源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和西能集团,开发了“云龙县孙足河流域梯级开发”、“两岔河电站”等三个小型水电站项目,总投资1.3亿元。3年后,三个水电站陆续建成,进入正常运转期。

“2010年百年大旱来临之前,水电站的收益一直很稳定。”5年来,水电站的盈利还算是符合陈矗磊的预期,每年有1200多万元的发电总收入,除去20%-30%的运营成本,净利润超过800万元。尽管运营后陈矗磊发现,投资成本回收期起码需要12年,比原先预计的7年长了不少。他说,从这个角度看,这是一项成功的投资,这是他多元化经营迈出的重要一步。

陈矗磊告诉记者,2009年10月以来,老天就像在跟人赌气似的,再也不下雨了。他的3个小水电站,除了起初陆陆续续零星发电以外,不久就只能关停了。

虽说水电站在正常丰水期和枯水期发电量本身就存在20%-30%的差别,但2009年丰水期的雨量已经不尽如人意了。陈矗磊感觉到了某种不祥。他说,水电站2008年的发电量是900万度,基本在平均水平,到2009年就锐减到500万度,“去年下半年至今只发了几十万度电。”

数据显示,2010年1-5月,云南省的缺电率达30%,电力缺口达30亿千瓦时。这也表明,暂时关停的水电站远不止陈矗磊一家。

据他所知,在云南投资小水电的温州人少说也有100多家,每家的损失以500万元计算的话,整个损失超过5亿元。

陈矗磊明白,水电站投资大、收益慢、积压资金严重,不太适合民营资本介入。

最大民营电站转手

上市公司接盘

2003年前后,云南小水电进入发展高峰期,不少民营资本投资小水电。从事小水电投资7年的毛大勋,见证了小水电从昔日的“香饽饽”蜕变成如今的“鸡肋”。

2002年,在浙江丽水景宁做蘑菇起家的毛大勋,联合了老家一些投资者开始到西南投资小水电。2003年6月,他们在云南注册成立了红石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公司注册资本1.2亿元。当年开工建设,电站装机4×20000千瓦,年发电量3.8亿度,工程总投资4.02亿元。该水电站是云南最大的民营水电站。

不过,云南一位接近红石岩公司实际控制人毛大勋的知情人士告诉记者,2003年,毛大勋联合另外9位浙江老乡共同投资红石岩水电站,“投资方筹资30%,另外70%靠银行贷款。”2004年,国家出台调控政策,装机在5万千瓦以下的小水电站贷款受到限制。为了完成建设,毛大勋又多方筹资,最终将水电站建成发电。

去年上半年,市场传出上市公司广安爱众拟以1.91亿元“豪赌”云南民营水电站,四川广安爱众拟收购毛大勋等10名自然人股东所持云南红石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72.09%的股权,股权收购总价合计19135.10万元。但是,2009年,红石岩公司营业收入只有4337万元,较2008年减少21%;2008、2009年分别亏损1731万元和2730万元,同期财务费用均超3360万元,对营业收入的占比高达60%以上。目前,该公司资产负债率为84%。经评估,收购标的对应的账面值为5436万元,广安爱众拟以1.91亿元收购,溢价约2.5倍。

2010年6月17日的股东大会上,大股东对云南滇池补水工程对洪石岩电站发电量的影响提出了质疑,一些媒体对红石岩公司的价值提出了疑问,公司此次股东大会否决了该项议案,要求继续做好论证工作。

时隔4个月,在2010年11月的临时股东会上,广安爱众通过了收购红岩石公司51%股权的议案,股权收购总价1.18亿元。他们给出的理由是,经过聘请专业权威机构反复论证,红石岩公司的价值合理,符合公司做大做强水电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战略,前景可观。红石岩由于特大干旱、财务费用偏高和管理经验不足造成的亏损,公司控股红石岩后,通过专业化管理和资金支持,红石岩的经济效益值得期待。

弃“水”从“房”

两水电站苦寻“婆家”

这两天,云南省又有两座水电站拟转让。金马甲资产与权益交易服务平台显示,其中,云南省芒市一座水电站的股权拟以整体转让的形式以2亿元的价格挂牌,挂牌有效期从2011年3月7日至2011年6月6日;保山市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拟将旗下的保山一座水电站的股权以2000万元的价格挂牌转让,有效期为2011年3月7日至6月6日。

芒市的水电站的转让方为四川省某家房地产开发公司。该水电站于2009年开始发电,总装机为21000千瓦,共有机组两台,每台机组的装机容量为10500千瓦。该水电站目前的月均发电量为1200万度,电量并于南方电网,平均电价在0.2元,流量为207,水头为42。

转让方企业有关人士透露,因公司目前转向四川省投资开发房地产业务,需要部分资金,故转让部分云南的经营性资产。根据评估,该水电站的评估价值在2亿元左右。尽管如此,具体价格还有面议的空间。

拟转让的云南省保山水电站2010年开始发电,基本情况为:水头为1.35;落差为 220米;渠道长为 7.6公里;发电机组为三台,每台800千瓦,共2400千瓦。电站的年发电量为1200万度;平水期电价为0.167元,枯水期电价为0.207元;水源是溶洞水,对常年运行没什么影响。

对于急于出手该水电站股权的原因,这家保山市房地产企业有关人士透露,公司的主营业务为房地产开发,因需集中资金上马一个房地产开发项目,须将该水电站的股权进行转让。

7年前小水电红火时,原先在浙江、福建、广东等地的商家在云南等西南地区狂圈小水电。尽管业内无法掌握外来投资者的具体数量,但可以明确的是,仅2004年一年内,浙商在云南圈下的小水电项目就达50多家,总投资规模超过了100亿元。由于各路资金追捧,原本投资3000元一千瓦的小水电,逐渐被“炒”到了近7000元。

云南一位从事小水电中介的毛先生说,去年以来,云南水电站市场交易比较活跃。今年1月,临沧永康河五座水电站的开发权(总装机容量为71700kW)转让,湖南投资商最终以1.8亿元的价格收入囊中。随着大量恶炒资金涌入,小水电投资成本不断提高,每单位千瓦装机容量的投资,从几年前的3000-4000元,激增到现在的6000-9000元,很多项目的利润率降到10%以下。有数据显示,目前在云南、四川、重庆等地运营的小水电站,有90%处于亏损状态。

“任何行业都一样,如果资本进来一窝蜂地炒,那么这个行业肯定会玩完。小水电的‘虚热’是人为炒出来的。”毛先生提醒投资者,不要期望小水电是暴利行业,发展成熟后,这个行业的平均利润率约为5%-6%,大约10-12年才可以收回投资成本。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