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地方经济腾飞插上翅膀
――访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张羡崇
本网记者 赫然
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继续蔓延,对国内经济影响不断加深。作为电网企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安全、可靠、优质、经济的电能,责任重大。3月2日下午,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电力公司总经理张羡崇刚刚抵达北京,就在会议驻地热情地接受了记者采访。他说:“我们必须积极应对形势变化,全面调整电网发展思路,走安全健康科学发展之路,建设坚强吉林电网,为地方经济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服务大局 吉林电网发展快
谈起吉林电网建设,张羡崇兴致勃勃地告诉记者,近年来,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立足服务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深入贯彻落实吉林省政府与国家电网公司签订的电网建设发展协议,不断加大电网投入,加快电网建设步伐。“十一五”以来,吉林省电网建设投资已累计达到145.1亿元。到2008年底吉林电网共有500千伏变电站7座,变电容量880.1万千伏安,500千伏输电线路2088.44公里;220千伏公用变电所61座,变电容量1184.6万千伏安,220千伏输电线路8233.25公里;省内已形成500千伏和220千伏主干网架,9个市(州)220千伏电网中的长春、吉林和延边电网已形成“双环网”结构,其它地区电网将逐步向“双环网”过渡。
他说,吉林省能够发展到今天这样即将完成覆盖全省并与南北两省相联的500千伏坚强电网,实现电力交换能力和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显著提高,电网供电能力和运行可靠性明显增强的良好框架,完全是国家电网公司和吉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协调努力的结果。在此基础上省电力公司积极投入抓发展,一步一个脚印地向新型电网迈进。
经济发展 电网建设要求高
“当然,吉林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电网建设发展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张羡崇说道。2008年吉林省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424亿元,同比增长16%,增速高于全国平均增长率7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三。2009年,吉林省提出地区生产总值保持12%的增长速度,预计2010年全社会用电量将超过650亿千瓦时。电源快速发展需要电网建设及时跟进。2008年底全省发电总装机容量为1300.08万千瓦,到2010年吉林省装机总容量将达到2309万千瓦,电源的持续大规模投产,电网建设任务十分艰巨而繁重。
张羡崇向记者道出了他们将面临的挑战:目前,吉林省500千伏电网仍存在薄弱环节,白城、延吉地区存在不同程度的窝电现象。220千伏电网仍需完善,一些地区存在电压过低、N-1方式下满载、过载问题。部分66千伏线路、尤其农村电网66千伏线路长,导线截面小、T接的变电站较多,不利于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部分农电线路存在严重卡脖子现象,不能满足供电需求。这些问题的存在,更使得加快电网建设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而迫切。
应对危机 坚强电网信心足
应对金融危机,信心比什么都重要。张羡崇表示,为确保电网发展为国家经济服务,为地方经济繁荣保驾护航,公司要求全体员工树立信心,为达成建设坚强电网目标,为国家保增长、促发展贡献全力。
据张羡崇介绍,走健康发展可持续之路,建设坚强吉林电网将主要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快引进特高压,提高电网优化配置能力;二是加快电源配套送出工程建设,满足吉林省电源发展需要;三是推动各级电网协调发展,满足经济社会用电需要。四是实施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提高电网装备水平。
到2010年,吉林电网将建成500千伏变电站12座(2005年底仅有4座),变电容量1780.1万千伏安,线路长度3618.44公里;220千伏变电站74座,变电容量1616.6万千伏安,线路长度9287公里。形成以梨树~合心~包家~东丰为枢纽,向四周辐射覆盖全省8个地市州的500千伏坚强电网,并分别通过4回500千伏线路与辽宁和黑龙江电网相联。届时,电力交换能力和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将显著提高,电网供电能力和运行可靠性明显增强,一定会为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