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各地高校采取多项措施积极促进毕业生就业
进入初冬,全国高校毕业生2009年求职大军渐渐形成。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将有610万应届毕业生步入社会,比2008年增加50余万人。一方面是就业市场上求职需求的进一步放大,另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用工紧缩正波及全球,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正面临巨大挑战。日前,本报记者从部分高校了解到,为了帮助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在教育、人事等部门出台一系列措施的同时,各高校正采取多项措施积极应对“就业难”这一特殊考验。 强素质 健心态提高核心竞争力
“今年我们专业的就业形势特别‘冷’。”四川大学2005级本科生王启标,从本学期开学就和同学一起踏上了找工作之路。因5·12汶川大地震和近期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四川大学今年的毕业生就业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据了解,今年四川大学毕业生总人数约1.6万余人,其中本科生8000多人。目前电子、经济、水利等专业的就业形势较为严峻,文科类专业情况基本与往年相同。热动力、核工程为代表的承担国家基础建设、重点建设项目的大型国有企业的用人需求量仍然呈现较为明显的增长态势。
针对当前偏紧的就业形势,四川大学制定了针对灾区学生的《灾区毕业生关爱行动计划》,对灾区毕业生进行重点指导、重点服务、重点推荐,努力帮助他们提高综合素质、心理承受能力和求职竞争力,通过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等方式,帮助这些学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
考虑到毕业生在找工作过程中因承受巨大压力而产生迷茫、困惑,或者因个人心理调节能力较差而出现各种情绪问题,北京外国语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在今年11月开通了毕业生服务热线,对有这类问题的学生进行疏导,避免少数同学因负面情绪严重而影响其求职和就业的现象发生。
为帮助毕业生全面提升就业核心竞争力,中国矿业大学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和就业指导队伍建设,实现就业指导的专业化、专家化。学校通过大学生就业论坛、大学生职业技能测评与训练中心、大学生就业指导卫星专网等多种形式为毕业生提供职业规划测评、信息查询、远程面试、团体辅导等。 请进来 走出去打造“民心工程”
连续5次被评为“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的扬州大学,坚持把大学生就业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学校每年参照各专业就业情况及时调整下一年度的招生计划。在课程设置方面,通过开展毕业生对学校培养与就业工作意见的调查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质量的反馈,以此为学校调整课程结构提供参考。
首都师范大学也把毕业生就业当作检验教学成果的“民心工程”。学校通过创办充满活力的职业发展协会,举办内容丰富、极富成效的就业指导月等活动,将用人单位请进学校,推进就业工作。
北京理工大学面对新的形势,一改过去的“只管进口,不问出口”的做法,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及时总结毕业生就业情况,并将有关情况反馈给教学、培养部门。教务处、研究生院等教学、培养部门及时根据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修订培养计划、更新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帮助毕业生提高就业能力。
鉴于目前全球金融危机给毕业生就业工作可能带来的各种负面效应,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适时启动了跨国公司合作计划,他们通过拜访知名会计师事务所、高盛、渣打银行、加拿大皇家银行、瑞士银行、摩根斯坦利等金融单位及其他重要全球五百强企业,洽谈合作意向,有力推动了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现在,不少传统用人单位甚至将该校毕业生的生源情况作为制定本单位2009年招聘计划的重要依据。 先就业 再择业引导学生“平常心”
前不久,苏州大学对本校2008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占总数46.8%的同学从大学三年级开始考虑职业问题。有1—3年职业规划的同学占22.8%,没有规划,“走一步看一步”的有120人,占14%,还有80位同学对规划没有概念,感到茫然。
专家指出,在目前就业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毕业生及时调整就业期望值、合理定位,保持良好心态显得十分重要。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地面武器与机动工程专业2005级学生庄德升,毕业后已经签约重庆望江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他告诉记者,他从一进大学开始,就注意考虑自己的职业规划,他现在下定决心,到哪儿就在哪儿扎下根、扎好根。“先就业,再择业”正在为大学生们所接受。已在云南某能源企业找到工作的中国矿业大学机电专业毕业生杨照方说,“现在就业形势很不乐观,我觉得,我们大学生最需要的就是对自己有个清晰的定位。”
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鹿伟告诉记者,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需要将个人成才和国家需要结合起来,要有准确的自我定位,在就业中摆正心态、不要好高骛远,同时目标不要定得过于死板,不要将自己限制在某一专业方面,更不能把就业的范围局限于某一地域。
国家高级职业指导师、苏州大学教授张才君认为,促进高等学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必须解决几个突出问题:首先是高校的结构与专业结构的调整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高等学校的自身结构要与社会的实际需求相适应,国家要进行宏观调控。高等学校内部专业设置要与社会实际需要相适应。同时高等学校在调整专业设置基础上,必须要使教学内容适应社会的实际需要;其次是要正确使用好就业率这个指挥棒;三是要切实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最后,高校要做好人才预测工作,争取把握就业市场脉搏。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