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甘肃岷县寺沟乡多纳村盘路河社,42岁的王灶喜打开电视,专心注视着屏幕,十七大开幕式的直播让他兴奋不已。这是他第一次在自己家的炕头,“同步”关心着国家大事。要不是“户户通电”工程的实施,如今的他可能还同自己的祖辈一样,每个夜晚都生活在黑暗之中,更别说看电视了。与他一样,通过“户户通电”工程,我省有10.47万户、45万农民家里通了电,看到了电视,生活由此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1 一项民心工程   2007年9月1日,定西市“户户通电”工程竣工仪式在岷县寺沟乡多纳村盘路河社举行。现场张灯结彩,乡亲们脸上堆满笑容,这笑容发自心底,那么自然

首页 > 综合 > 正文

甘肃省“户户通电”计划2008年底前基本完成

2007-11-07 13:10 来源:www.chinapower.com.cn 
  10月15日,甘肃岷县寺沟乡多纳村盘路河社,42岁的王灶喜打开电视,专心注视着屏幕,十七大开幕式的直播让他兴奋不已。这是他第一次在自己家的炕头,“同步”关心着国家大事。要不是“户户通电”工程的实施,如今的他可能还同自己的祖辈一样,每个夜晚都生活在黑暗之中,更别说看电视了。与他一样,通过“户户通电”工程,我省有10.47万户、45万农民家里通了电,看到了电视,生活由此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1 一项民心工程

  2007年9月1日,定西市“户户通电”工程竣工仪式在岷县寺沟乡多纳村盘路河社举行。现场张灯结彩,乡亲们脸上堆满笑容,这笑容发自心底,那么自然,那么质朴。 

     12岁的王西霞笑得有些害羞:“有了电,在电灯下写字,听说还可以看电视。”记者问她见过电视吗?她摇头。“那电视是什么东西?”她还是茫然地摇头,满脸期待满脸疑问地望着记者。当记者想向她描述什么是电视时,才发现在我们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东西要向王西霞讲个明白,竟是那么费劲———告诉她就像家里的炕头上摆了个小电影,可她依然不明白,因为12岁的她甚至连电影也不知道是啥。

     32岁的王井中笑得特别憨厚:“有了电,村上也会有小钢磨了,不用再赶着牛车到10里地之外去磨面了。我的孩子可赶上好时候了,从小就能看到电灯!”

     52岁的张转转笑得更是舒心:“以前到乡上去的时候,见过电灯,看得人眼热!没想到老了老了,自己家里也点上了电灯,以后夜里做针线活,再不受煤油灯的熏了!”

     ……

     岷县寺沟乡多纳村盘路河社,46户人家,190多人,人人都在笑。实际上,定西市的所有农村都告别了无电时代,人人脸上都洋溢着同样幸福的笑容。

      2006年,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国家电网公司适时推出了“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的农电发展战略。

      2006年6月16日,国家电网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刘振亚与时任甘肃省省长的陆浩彼此紧紧地握住了对方的手,在兰州共同签署了《甘肃电网“十一五”发展会谈纪要》和《甘肃省户户通电工程建设会谈纪要》,甘肃省大电网延伸“户户通电”工程就此在陇原大地上轰轰烈烈地展开了。省委、省政府把“户户通电”作为一项民生问题高度重视,在2007年甘肃省“两会”上,徐守盛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基本完成“户户通电”任务列为为民办的“12件实事”之一。

  2 投资10.59亿,企业付出巨大

  甘肃的“户户通电”工程任务十分艰巨,在国家电网公司经营范围内,有114.7万无电户,而甘肃就有10.47万户,约占10%。而且甘肃地域狭长,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在全国来讲是“户户通电”的重点也是难点,用于工程建设的资金需求十分惊人。

      采访中,省电力公司有关负责人说,作为企业投资是讲回报的,然而在“户户通电”工程上,甘肃省电力公司做的完全是一个“亏本的买卖”。2006年、2007年,甘肃省电力公司在电网建设资金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投资10.59个亿在“户户通电”工程上,户均投资达到1万元,为此企业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因为尚未通电的农户大多在偏远山区,且不说埋杆架线需要跋山涉水,耗资巨大,即使在实现通电后,因较长距离的输电线路所造成的线损也十分惊人。无电户居住偏远,经济条件有限,用电基本局限于照明。户均投资1万多元实施“户户通电”工程,永远也无法收回成本。而且,每户每年还要花费100多元的服务和维护费用,因此电力公司每年还要为他们垫付上千万元的费用。然而,作为一项民心工程,企业不能单从经济上考虑问题,更应该从社会效益的角度出发,为那些祖祖辈辈生活在大山里的人们送去光明,让他们看到外面世界的精彩,与城里人共享现代生活。

  3 15386公里电网,每天20000人施工

  立秋之时,记者乘车来到天祝藏族自治县的赛拉隆乡,崎岖的山路两旁群山拥翠,绿草如茵,牛羊成群。海拔3000多米的青山绿坡间白云缭绕,山顶白雪皑皑。

     在皮袋湾村半山腰的牧民包吉福家门口,忙碌的电力职工正攀在电线杆上接线入户。天祝县电力局送配电安检所所长孔繁仁忙得满头大汗,他已经一个月没回家了,他说:“这里气候变化无常,我们得和老天拧着干,不然就没法保证工期了。”工作负责人王银山接过话茬:“有一天,身上的雨衣穿上脱下折腾了5回,比模特还换得勤!”

     如果天祝的“户户通电”工程施工队员是在与天斗,那么陇南“户户通电”就堪称与地斗了。

      陇南山大沟深,施工人员常常是立十几基电线杆,架设数里线路只为了给山上一两户村民通电。9月底,记者来到陇南成县,跟随施工队伍一起上山,我们艰难行进2个小时后才到达施工点。远远就听见整齐的劳动号子,循声望去,只见十几个人抬着一根长长的水泥电线杆在陡峭的山坡上艰难前行。

      这里的大山十分陡峭,道路湿滑,植被茂盛,现代化的工器具根本派不上用场。施工队长小张告诉我们,这里电杆要上山完全靠人抬,一根长8米、重600多公斤的电线杆需要十五六个人合力才能运到山上,往往花费一天的时间才能运到。记者还听队员们说,有一次好不容易把一根杆子运到山上,可是到了才发现电杆出现了一道细细的裂纹,只能报废了,几个铁打的汉子都禁不住哭了。

      傍晚,记者和施工队员一起徒步下山,峰回路转,前面一条清澈的小溪淙淙作响,队员们不约而同地跑到小溪前俯下身子,急切地喝起了冰凉的溪水。记者这才想起,一下午,虽然大家挥汗如雨,但没有看到一个人抽空喝上一口水,看着他们把嘴探进溪水,驴饮一般,记者忽然感到莫名的酸涩,这是一群多么可爱的人啊!

     据了解,从2006年6月“户户通电”工程开工到今年10月26日,仅用16个月的时间,甘肃省电力公司新建10千伏线路4652公里,新建0.4千伏10734公里,共计架设线路15386公里。建设新增配电变压器2376台,容量76652千伏安,使全省14个市州、87个县区大电网延伸范围内户通电率达到100%,全省户通电率达到99.7%,全省14个市州、87个县区基本实现了“户户通电”目标。在甘肃“户户通电”的高潮阶段,每天有800个施工点,2万多人奋战在施工一线,他们战天斗地,全力以赴,豪气万丈,几乎在每一个施工点都有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4 历时16个月,提前一年完成

  按照省政府和国家电网公司签署的《关于共同推进甘肃省农村“户户通电”工程建设会谈纪要》,甘肃“户户通电”计划在2008年底前基本完成。

      经过电力人的艰辛努力,2006年12月20日,兰州、金昌、嘉峪关、平凉、张掖五市率先在全省实现了“户户通电”。今年10月26日,定西、天水、白银、甘南、武威、酒泉、临夏、陇南、庆阳9个市州大电网延伸“户户通电”工程胜利完成。至此,甘肃省大电网延伸“户户通电”工程建设任务全面竣工,甘肃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村电网诞生了,这比原计划提前了一年。

      甘肃省电力公司作为国家电网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作为中央在甘的大型骨干企业,在甘肃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甘肃全省实现了“户户通电”,结束了落后无电地区点灯靠油、磨面靠驴、加工饲料困难,没有电力作动力的历史。

      正如省电力公司总经理肖创英所说,每一个无电村的农民都盼望早一天通电,他们的心愿正是我们电力职工的心愿,再难、再忙、再累,我们也会竭尽全力,哪怕提前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完成工程,对他们来说也是意义重大。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