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三天的浓雾像挥之不去的幽灵纠缠著华北电网。这对于处在冬季大负荷重压之下的电网无疑是雪上加霜。12月4日,云开雾散。华北以运行平稳、供电可靠的优良业绩再次显示了自己的实力。
据气象数据显示,自今年12月起华北地区进入一年中的大雾高峰期。1日开始,华北大部分地区一直被大雾笼罩。在大雾覆盖中的华北电网,同时也受到冬季大负荷的重压。自11月11日始,华北电网最大负荷连创历史最高记录。11月25日,华北电网最大负荷达到4675万千瓦,与去年冬季最大负荷4008万千瓦相比,增长了16.64%。京津唐电网今年冬季最大负荷达到2169万千瓦,与去年冬季最大负荷1959万千瓦相比,增长10.72%。其中,北京冬季最大负荷达到796万千瓦,同比增长2.31%;尤其冀北5市的冬季最大负荷均突破了夏季最大负荷。自此,冬季大负荷的序幕陡然拉开。
大雾对电网危害极大,会降低线路绝缘水平,极易致发生污闪。但是,华北电网经受住了这次大雾的考验。为了提高抗雾害能力,打造坚强的华北电网,全网职工进行了长期、艰苦的努力。2003年以来,华北电网有限公司就安排了2560万元防污闪专项资金,用于京津唐电网62座变电站、77条输电线路的加强绝缘工作。公司重点组织完成了的500千伏托-源-安线路外绝缘调整工作,累计完成786基线路杆塔,8900余片绝缘吊瓶的清洁、更换。大同与保定两个超高压运行单位,克服了高山大岭以及人员缺少的各种不利因素,采取各种有力保障措施,在极短的停电检修时间内安全、高效的完成了工作。通过一个雷雨季节的实践检验,处理过的杆塔没有发生一起跳闸故障,在提高了线路耐雷水平的同时也提高了防污水平,确保了西部送电通道的安全可靠性。
在今年新建的500千伏与220千伏输变电工程中,生产与基建部门密切配合,在污秽严重地区以及重要变电站与线路,把防污工作关口前移,基建上注重提前预防,认真做到设备防污有余量,确保了防污工作不欠账。
今年华北地区降水量偏高,冬季出现雾淞天气、浓雾天的几率高,霜冻期也将会有较长持续时间。尤其是北京、河北地区气候分界线处较为明显,当温度处于零度上下变换时,很容易造成绝缘瓷件的污闪和融冰闪烙。华北电网有限公司已做好了充分的事故预案,以创建“一强三优”电网为龙头,确保安全可靠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