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9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勇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启动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印发了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标志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已完成总体设计并正式启动。关于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你想了解的有哪些?我们的专题将一一给你答案。
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是为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减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所采用的市场机制,通过设定碳排放配额总量和交易排放配额的方式来实现节能减排。
![]() |
|
中央政府 |
|
• | 制定配额分配方案 |
• | 制定核查技术规范 |
• | 制定排放报告管理办法 |
![]() |
|
地方政府 |
|
• | 数据审定 |
• | 报送和核查配额分配企业履约 |
• | 监督清缴等 |
![]() |
|
排控企业(纳入交易体系行业中的企业) |
|
• | 根据减排成本和配额价格采取自身减排,或在市场购买配额 |
• | 定期汇报排放数据,接受审查和审定 |
• | 定期按照实际排放清缴配额 |
2011年 10月 |
![]() |
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和深圳七个省市作为试点,开展碳排放交易工作。 |
2013年 6月 |
![]() |
深圳率先启动碳交易,中国碳市场交易序幕就此拉开。七个碳市场试点于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间陆续开市,截至2017年9月累计配额成交量达到1.97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约45亿元人民币。 |
2015年 9月 |
![]() |
习近平在《中美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正式宣布,将于2017年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 |
2016年 |
![]() |
碳市场从“试点”走向“全国”的关键年度 |
1月 |
![]() |
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切实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重点工作的通知》,对全国碳市场建设作出统一部署,明确参与全国碳市场的八个行业,分别为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电力、航空。 |
3月 |
![]() |
碳市场从“试点”走向“全国”的关键年度 |
6月 |
![]() |
国家发改委改革专题会议提出要加快推进碳排放交易制度,全国碳市场正式进入快车道。 |
2017年 12月 19日 |
![]() |
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正式启动。 |
未来目标 |
![]() |
2020年力争建成制度完善、交易活跃、监管严格、公开透明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实现稳定、健康、持续发展。 |
中国碳交易试点省市
碳市场覆盖排放量(单位:百万吨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