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9号文),提出了以“放开两头,管住中间”为体制框架的新电改方案。
在新电改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双轮驱动下,市场顶层设计不断完善,电力现货市场建设不断加快,电力商品属性被逐步还原并细化,电力市场体系与电价结构逐渐完善,各类电源在系统中的功能定位发生转变,在市场价格的引导作用下
结合2015年新电改以来的增量配网改革政策,可以预见配电网的投资也将会迎来一波热潮。其次,配网的所有权、运营权、调度权,都是电力系统中较为核心的权力范畴。《行动方案》中要求“全面推进调度方
01售电市场洗牌,生存挑战加剧2015年的新电改如同春风化雨,激发了售电市场的活力,使得各路资本纷纷涌向售电市场。...数据来源:国网区域交易中心02传统盈利模式难以可持续发展新电改至今已经9年,我国电力市场建设稳步有序推进,多元竞争主体格局初步形成,市场在资源配置的过程中作用明显增强。
我国新电改自此拉开帷幕。
新电改九年,电力市场建设“从0到1”至今已取得诸多优异成绩。
结合2015年新电改以来的增量配网改革政策,可以预见配电网的投资也将会迎来一波热潮。2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能源安全和新能源技术的集体学习更是让电网投资热潮的潜力发挥到了最大。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电联新媒”将持续关注新电改九周年的转变与收获,以及下一阶段改革面临的重点任务。...在全国两会热烈召开之际,新一轮电改迎来了9周年生日。
(新电改8年丨聚焦监管、溯源、放开三个维度,全方位构建煤、电市场运营监管格局)可以清晰地看出,在放开电力上下游价格的同时,国家打出了一系列稳价保供政策组合拳,既明确煤炭价格合理区间,也明确了合理区间内煤...将煤电改为两部制电价机制,一方面通过容量电价回收固定成本,体现煤电容量支撑调节价值,保证系统有效容量长期充裕;另一方面通过电量电价回收变动成本,与现货市场报价反映单位边际成本保持衔接。
新电改以来,我国电力现货市场取得了哪些重要经验?还有哪些“硬骨头”要啃?下一步努力方向有哪些?电联新媒今日起开辟新专栏【电力现货地方志】进行全面盘点。
新电改拟通过加快构建有效竞争的电力市场结构和市场体系,鼓励更多的市场主体参与交易,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输配电价改革才是新电改第一要务在2015年公布的电改9号文中,明确了“近期推进电力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对进一步电改,推进“双碳”都有利。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说,输配电价间接影响了电网投资和建设布局。科学、合理地理顺、明确输配电价,可以让电网投资更合理,对新能源消纳、电力保供、可再生能源替代都有积极意义。
自电改启动以来,如何有机衔接中长期市场与现货市场、实现电力市场稳定并反映电力的商品价值属性一直是十分重要的课题。...(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能源报” 作者:杨晓冉)随着电改的不断深入和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推进建立“中长期交易规避风险,现货市场发现价格”的电力市场体系日益迫切。
今年是我国新一轮电改的第八年,同时也是碳市场启动的第三个年头。业内专家向《中国能源报》记者介绍,以煤为主的资源禀赋决定了我国的电力生产和消费结构,也决定了电力行业必然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主力军。
在当前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谱写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之际,总结回顾新电改8年来输配电价改革取得的成效,结合新形势新要求,展望未来输配电价改革趋势具有重要意义...新一轮电改以来,国家发改委建立起输配电价体系,形成了“1+4”(1个通用的输配电成本监审办法、4个针对不同层级电网的定价办法)的输配电价政策框架。
现在,欧盟已放弃了“颠覆式”的新电改方案,使得德国能源界终于松了口气。德国过去的实践证明,短期市场目前的机制不仅有利于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甚至可以说是正当其时,所以否决“颠覆式”的改革是可以预见的事情。...2虚拟交易枢纽机制市场设计并不是一种万无一失、万能的解决方案,因此,欧盟电改草案中建议的“虚拟交易枢纽”机制旨在弥补短期和期货市场的不足。
电改初期的权宜之计已阻碍现阶段发展记者了解到,售电公司结算权归电网企业是电改初期的“权宜之计”。...拥有结算权才能体现出市场主体身份业内人士均认为,将结算权归还售电侧是大势所趋,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电改的彻底性。
在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和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下,电改还有哪些难啃的硬骨头?又将出现哪些新契机?本期开始,本报推出“新电改 新动向”系列报道,深度探讨电改热点。...增量配电改革七年来,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成效。
湖北成为“中发9号文”印发后的第一批参与新一轮电改的省份之一,时至今日,新一轮电改已经走过8年,笔者有幸自始至今全程参与了自2015年以来的电改工作,深深感受到新一轮电改取得的巨大成效——上游“电煤”套上
截至目前,新一轮电改取得哪些成绩、存在哪些问题?在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背景下,电力体制改革又将走向何方?...2015年3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这份被业内称为“9号文”的文件,正式拉开了新一轮电改大幕。
(来源:微信公众号“电联新媒” 作者:赵克斌)自电改9号文发布实施以来,电力市场化进程已势不可挡。...在本轮电改启动8周年到来之际,对电力市场进行不同角度的回顾与展望是非常必要和有意义的。电力商品的特性决定了电力市场的特性电力市场的特殊性。
2015年3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电力体制改革纲领性文件《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开启了中国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八年来,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初见成效,多元竞争格局初步形成
2015年3月15日,“中发9号文”的横空出世,为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确立了大政方针,改革如火如荼进行,我国电力市场开始由计划运行机制向市场运行机制转变,到如今,电改已经走过了8个年头,一路艰辛的同时,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作为“电力”这个新商品的主要销售载体,售电公司在新电改中应运而生,主要作用是充当发电企业与广大电力用户的中间环节、电力系统优化配置的润滑剂,通过市场化竞争降低代理用户的用能成本,提升用电企业用电管理水平...售电市场的发展不仅有效较低了用户的购电成本,培育了用户的市场意识,更是推动电改还原电力商品属性、将选择权交还给用户的两大初衷得到初步实现。
着眼于新时代发展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创造性地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能源安全新战略,着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2015年3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