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7项规范分别是水泥企业能源计量数据转换为碳排放数据计量规范、电力行业碳计量技术规范数字化碳计量审查、电力行业碳计量技术规范数字管理平台建设、电力行业碳计量技术规范数据可信认证、电力行业碳计量技术规范区域电网碳排放因子实时监测
电力碳排放因子(以下简称“电碳因子”)反映了电力系统中用户单位耗电的含碳量,是开展电力碳排放核算的重要参数,也是核算产品生命周期电力间接碳排放的基本依据,其覆盖范围和随时间变化的特性对核算产品碳足迹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具体包括燃料燃烧、煤炭生产、碳酸盐使用、熟料生产以及能源用作原材料、废水和固废处理、农业生产等直接排放因子,以及净购入电力等隐含排放的间接排放因子,涉及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以及含氟气体等温室气体。
具体包括燃料燃烧、煤炭生产、碳酸盐使用、熟料生产以及能源用作原材料、废水和固废处理、农业生产等直接排放因子,以及净购入电力等隐含排放的间接排放因子,涉及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以及含氟气体等温室气体。
详情如下:关于发布2022年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的公告生态环境部、国家统计局组织计算了2022年全国、区域和省级电力平均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全国电力平均二氧化碳排放因子(不包括市场化交易的非化石能源电量)
生态环境部、国家统计局组织计算了2022年全国、区域和省级电力平均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全国电力平均二氧化碳排放因子(不包括市场化交易的非化石能源电量),以及全国化石能源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供核算电力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时参考使用
另一方面,创新能源数据主题域标签体系,国网重庆电力基于能源数据分类分级标准和数据资源目录,优化能量折算系数、碳排放因子、能源低位发热量等基础数据管理,依据能源数据间关联逻辑,提炼形成“电—
目前,大连供电公司通过“三化促五强”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建设,初步形成全要素、均衡化的“风光火核储一体化”能源基地,地区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降至0.2吨/兆瓦时以下;源网荷储安全充裕水平不断提升;绿电消费增长显著
将绿证纳入企业碳排放和电力排放因子核算具有重要意义。...今年以来,我们先后就生态环境部制定的水泥和铝冶炼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全国碳市场扩容方案等研提意见,反馈绿证参与企业碳排放和电力排放核算的具体路径,以及扣除绿证对应电量电网排放因子的有关考虑。
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以下简称“电力碳排放因子”)主要衡量单位用电量对应的碳排放水平,是电力碳排放核算的关键参数。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我国能源电力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明显,电力碳排放因子持续下降。
,实现电力碳排放因子逐年动态核算。...Ⅱ类间接碳排放,主要来源于行业使用电力、热力产生的间接碳排放量,其中电力间接碳排放因子与区域电源结构密切相关,即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越高,电力碳排放因子越小,可以根据区域电源结构的变化
以湖北省碳排放数据管理相关重要平台为依托,建设科学规范的碳排放因子数据库、产品模型库和基础数据库线上平台。...平台首先覆盖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模型库、排放因子库、基础数据库,逐步扩大覆盖的产品范围;对标国内国际产品碳足迹数据质量要求,建立数据处理标准流程与规则,支撑本土化数据库的建设。
借鉴国际经验,尽快建立我国碳排放核算规则及标准,形成含电力碳排放因子、碳足迹因子在内的因子体系,推动国际互认;推动建立我国碳排放因子的国际认定和更新机制,实现“我披露你更新”,及时体现我国碳减排成效。
碳服务亟需升级事实上,自2020年提出双碳目标后,我国在行业企业、项目产品等碳排放统计核算上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涉及行业众多、数据量大且复杂,在数据采集和验证的准确性、碳排放因子的确定、碳排放计算的一致性等方面仍存在实施层面的难点
此外,《方案》还明确了建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推进先进技术应用和新型方法学研究、加强国际合作等重点任务,为碳排放统计核算提供技术支持。...企业方面,重点是健全企业碳排放核算方法,有序推进重点行业企业碳排放报告与核查,同时研究非化石能源电力碳排放计算方法,以及碳捕集利用封存、碳汇等抵扣方法,加强和完善企业碳排放管理。
月编制完成《沿海地区新型电力系统试点园区绿电接网消纳规划研究报告》,提高绿电就近就地消纳能力,促进园区出口产品碳足迹及区域内碳排放因子有效降低,形成沿海地区绿色低碳产业、战略新兴产业的集聚效应。
目前,数据库已积累新能源汽车、纺织、造纸、钢铁等多种产品的碳足迹以及全省电力、热力碳排放因子等20余条本地化数据,并内置70余个产品工序模型,为企业开展碳足迹核算提供了基础能力支撑。...煤电机组改造工作进展顺利,电力装机结构持续优化。清洁电力入浙进展顺利,白鹤滩至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建成投产;甘电入浙±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前期工作有序开展。
《方案》提出,要建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库,定期更新全国及分地区电力平均排放因子和化石能源电力排放因子,尽快公布一批主要能源品类和重点基础产品碳排放因子,制定发布产品碳足迹核算国家系列标准和规则,加强产品碳足迹核算能力建设
2024年,碳配额基准值为0.7822吨二氧化碳/兆瓦时,按2.7725吨二氧化碳/吨标准煤当量的碳排放因子测算,发电煤耗在282克/千瓦时以内的煤电机组可获得免费配额,部分企业需要有偿排放。
一、主要目标到2025年,国家及省级地区碳排放年报、快报制度全面建立,一批行业企业碳排放核算标准和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发布实施,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基本建成并定期更新
尽快公布一批主要能源品类和重点基础产品碳排放因子,定期更新全国及各省级地区电力平均排放因子和化石能源电力排放因子等。七是推进先进技术应用和新型方法学研究。
,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基本建成并定期更新,碳排放相关计量、检测、监测、分析能力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一、主要目标到2025年,国家及省级地区碳排放年报、快报制度全面建立,一批行业企业碳排放核算标准和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发布实施,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基本建成并定期更新
方案提出,到2025年,国家及省级地区碳排放年报、快报制度全面建立,一批行业企业碳排放核算标准和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发布实施,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基本建成并定期更新
方案提出,到2025年,国家及省级地区碳排放年报、快报制度全面建立,一批行业企业碳排放核算标准和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发布实施,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基本建成并定期更新
集团公司将在能源主管部门及行业协会的指导下,为建设可再生能源非电化利用项目数据库及行业碳排放因子数据库做出贡献,促进零碳能源证书交易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非电化应用,助力双碳目标实现。...零碳能源证书核证机制是绿色电力证书制度的重要补充,是可再生能源绿证交易机制的重要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