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环保民企易主国资深水海纳并非个例,近年来,环保行业出现了多家上市公司易主国资的现象。...兴源环境和深水海纳的实际控制人将转变为国资,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环保民企所面临的困境。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环保行业收入和利润普遍下滑。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环保民企面临类似的困境,即业绩低迷、公司阶段性资金紧张等问题。出于长远的发展引入战略投资者,环保民企控制人主动转让股权变现是主要的易主原因。事实上也是如此。...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环保企业尤其是环保民企如何在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中生存和发展,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将易主的环保上市公司而言,易主或许只是一个开始,未来的道路依然充满挑战。
相较于资金、技术等有天然优势的央国企,环保民企面临的生存压力不言而喻。随着环保产业的发展,未来环保企业或将应对更加复杂、更加惨烈的竞争局面,如何做战略布局,如何合纵连横等等,都极大考验环保企业的功力。
北极星环保网注意到,近期全国多地一大批40年期特许经营项目释放,主要涉及污水处理、垃圾处理领域。这得益于“115号文”和“17号令”的发布和实施。...民营企业应当抓住机遇,积极参与到特许经营项目中来,通过创新和差异化竞争,发挥自身灵活性和创新性的优势,与国有企业形成互补,共同推动环保产业发展。
“十三五”中后期,数家大型环保民企因为过去几年激进的投资策略遇上了资金链风险,为了活下去不得不“委身”国企,转身一变成为了国企阵营,目前大型环保民企的阵营已经大幅削弱。...目前环保行业的主要竞争者包括这样几类:一是全国性环保国企,二是地方性环保集团,三是部分新入局的央企,四是全国性环保民企,五是地方小型国企和民企。
此外,从2018年ppp暴雷开始,环保民企因资金链短缺问题“投奔”国企央企的现象屡见不鲜,我们认为在地方政府缺钱的大环境下,民企仅靠自身力量想实现持续的规模增长是比较困难的,更加理想的发展路径之一应是从技术的角度切入
3、资本收缩单纯的用钱赚钱的时代已经在和环保民企说拜拜。当下的大环境,对于绝大多数出身“普通家庭”的环保民企来说,用资本拉动增长既不现实也是高风险的动作。在资本层面的收缩已经成为环保民企的无奈之举。
关于未来的大趋势,之前的文章其实也有提到,这里再提一句:太长期的不说,就十四五而言,环保国企的方向,地盘越大,腰杆越直,环保民企方向,技术好产品硬服务好,如此才能在十五五到来时还留在牌桌上。
这听起来多少会让民企打工人们有些不爽,但从全局来看,要想顺利完成政府定的环保大目标,加杠杆是必经之路。有朋友可能会说,不加杠杆,难道就做不了环保?...01 系统性风险后遗症 内耗剧增,业绩不振2018、2019是环保行业民企的至暗时刻,紧接着2020新冠疫情爆发。
2020年6月,发改委、生态环境部等6部委印发《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节能环保企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从市场环境、金融政策等12个方面鼓励环保民企发展。...目前环保板块资产负债率处于历史最高位,企业加杠杆能力遇到瓶颈;而板块营收同比增速处于2011年以 来历史最低位置,本轮再融资放开,有望激发环保民企新一轮扩张式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