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贯彻内蒙古通辽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促进型建筑工业化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在城镇建筑中推广太阳能光伏分布式一体化应用,实现就地生产和消纳。通辽市住房和城

首页 > 碳管家 > 碳排放 > 循环利用 > 报道 > 正文

通辽:扩大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的应用规模

2025-09-18 13:28 来源:通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为进一步贯彻内蒙古通辽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促进型建筑工业化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在城镇建筑中推广太阳能光伏分布式一体化应用,实现就地生产和消纳。通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积极推动建筑光伏一体化建设。

一是因地制宜地推进太阳能、浅层地热能、空气能等新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减少民用建筑对常规能源的依赖,充分利用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有效降低建筑能耗;二是鼓励具备条件的新建、改建、扩建及改造的建筑加装太阳能光伏系统,推广空气能热泵、污水余热、工业余热等清洁能源在建筑中的使用,进一步减少民用建筑对常规能源的依赖,稳步提升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的替代率;三是推动政府投资新建的公共建筑采用太阳能光伏一体化建设,以学校、医院和机关办公建筑等公共建筑为重点,同步配套建设光伏设施,大力推广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

位于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内蒙古民族大学图书馆”项目,被规划为三星级绿色建筑,总建筑面积达5.4万平方米。在设计过程中,为了高效利用当地的可再生能源,项目团队进行了深入调研和分析。鉴于通辽地区日照充沛的独特优势,最终决定采用光伏技术为图书馆供电。根据PVsyst数据库的数据,当光伏组件倾角设定为10°时,太阳能年总辐射量介于1508.05至1580.41千瓦时/平方米之间,预计年均发电量可达10.87万千瓦时。

位于通辽市甘旗卡镇的“中建材通辽矽砂工业有限公司甘旗卡砂矿年产30万吨光伏砂及20万吨低铁长石生产线项目墙体和屋顶光伏”项目,其生产线项目总投资达1.8亿元,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总投资为0.3亿元,总建筑面积为3.06万平方米。主体车间幕墙部分采用了铜铟镓硒薄膜发电玻璃,而屋顶部分则使用了碲化镉薄膜发电玻璃,具备弱光发电和无热斑等显著优势,充分展现了未来低碳建筑中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该项目通过将产业链源头生产线与下游产品相结合的设计理念,致力于打造成为通辽市分布式光伏发电的示范项目之一,为通辽市的节能减排和能源结构优化提供有力支撑。

下一步,通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将持续扩大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的应用规模,强化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力度,积极鼓励具备条件的新建、改建、扩建及改造建筑加装太阳能光伏系统,全面推进我市分布式光伏资源的开发利用,优化能源供给结构,助力经济社会实现全面绿色低碳转型。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