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风电迈向“更高、更大、更远”,混凝土+钢结构组合的“混塔”方案成为高塔大型风机的主流选择。但必须警惕,混塔结构作为新兴设计,尚缺乏大规模、长周期运行验证,尤其是塔基与过渡段连接部位,长期受风振、沉降、温差影响,极易出现:⚠锚索张力失衡⚠塔筒结构错动变形⚠塔筒螺栓松动与晃动加剧

首页 > 风电 > 风电运维 > 企业 > 正文

惊险!混塔突发“错动”,智能锚索张力计准确预警,风机化险为夷!

2025-07-09 09:20 来源:上海应谱 

随着风电迈向“更高、更大、更远”,混凝土+钢结构组合的“混塔”方案成为高塔大型风机的主流选择。

但必须警惕,混塔结构作为新兴设计,尚缺乏大规模、长周期运行验证,尤其是塔基与过渡段连接部位,长期受风振、沉降、温差影响,极易出现:

⚠ 锚索张力失衡⚠ 塔筒结构错动变形⚠ 塔筒螺栓松动与晃动加剧

这些隐患通常隐藏性强、难以肉眼察觉,若未能提前发现,后果不堪设想。

不久前,某风电场经历了一次寒潮,一个主机过渡段突发错动,多系统提前预警,客户及时干预,风机才成功化险为夷。

三大系统协同,构建塔筒“智能防护网”

该风场共有13台风机于2023年12月底正式投运。

全部风机安装智能锚索张力监测、塔筒智能螺栓系统和塔筒晃度监测系统。三大系统协同联动,数据互为印证,形成风机结构“立体安全网”。

✅ 智能锚索张力监测系统 —— 全天候在线监测锚索张力(原理可见混塔监测技术重大突破:智能张力计实现锚索状态精准预警)

✅ 塔筒智能螺栓在线监测系统 —— 实时监控塔筒螺栓轴力变化和松动严重程度

✅塔筒晃动沉降监测系统 —— 动态感知塔基沉降与结构偏移趋势

传感器安装布点—如图中红色标记所示,均布安装。

监测系统图

现场安装图

锚索张力计

智能螺栓

姿态传感器

预警全过程:数据“说话”,险情浮出水面

2024年2月15日凌晨,该风场所在区域寒潮过境。

全场风机的监测数据都有所波动。

但是HP13F号混塔风机格外不同,在线监测系统多项数据同步显示异常:

5#锚索索力下降最多为118.3KN,并且5#锚索索力存在接近10%跳变。

50#智能螺栓轴力趋势明显跳变

塔筒顶部晃动幅度缓慢增大

多点数据集中暴露,明确指向结构存在严重隐患。

现场排查:锚索预警立大功,揪出真正“病灶”

运维团队根据系统预警,迅速抵达现场排查,最终确认:

▶ 塔筒过渡段混凝土结构发生水平错动!

若不及时发现和处理,后果难以预估。

幸运的是:

✅ 锚索系统“第一时间”敏锐预警✅ 螺栓与塔筒监测提供数据佐证✅ 现场快速校正与加固,彻底消除隐患

风机结构状态恢复,运行安全无虞。

原因揭秘

塔筒错动绝对是严重事故隐患,各风场时有报道。

塔筒错动的原因实在是复杂,可以分专题讨论。

但就基于本起隐患的两个现象

一个是寒潮与锚索轴力突变;

一个是13号机组出现问题,其他机组基本正常。

初步推理,认为外因是寒潮,内因是13机组结构存在缺陷(与其他机组相比)

如有不同意见,非常欢迎各位同仁积极对错动问题进行留言讨论,可以从设计、安装、监测等角度提出你的建议。讨论也不局限本起隐患。

经验总结:混塔锚索监控不可缺位

混塔结构虽设计先进,但:

⚠ 缺少真正长周期运行检验⚠ 结构连接与锚固系统仍存在不可控因素

在此背景下,智能监测成为必不可少的“安全保障”。

结语:看不见的隐患,需要智能锚索7x24小时在线守护

本次塔筒过渡段错动险情,幸好:

✅ 锚索张力系统“开口说话”第一时间示警✅ 多系统协同印证,快速锁定隐患源头✅ 现场高效响应,险情彻底化解

面对日益高塔大型化的混塔风机,实时在线监控、智能化结构预警,是保障安全运行的必备手段。

提前预警,科学运维,才能真正护航风电高质量发展!

原标题:惊险!混塔突发“错动”,智能锚索张力计准确预警,风机化险为夷!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