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重庆市发改委回复了人大代表关于加强重庆市源网统筹规划,保障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建议。重庆发改委表示,下一步,市能源局将根据新能源增长规模和利用率目标,科学制定重庆市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提升方案,促进调节资源优化配置。同时,配合华中能源监管局加快建设与新能源特性相适应的电力市场体制,配合市发展改革委加快推进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共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详情如下:
重庆市能源局关于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099号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杨蕴华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重庆市源网统筹规划,保障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1099号)收悉。经与市经济信息委、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林业局及国网重庆电力共同研究办理,所提事项已全部采纳。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强化规划引领事项
为推动全市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市能源局会同有关部门,围绕处理好新能源与传统能源、全局与局部、政府与市场、能源开发和节约利用“四对”关系,统筹规划全市新能源开发建设。一是制定专项发展计划。依据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编制了“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科学合理确定发展目标。结合电网消纳能力、区县项目储备及前期工作情况,制定年度新能源开发建设方案。二是摸清资源底数。开展全市风电和光伏发电资源普查评估工作,充分挖掘开发利用潜力,促进新能源统筹开发。三是加强电网规划管理。推动万州平湖—涪陵五马500千伏线路等主网架项目增补纳入国家“十四五”专项规划并开工建设,进一步提升渝东南、渝东北地区新能源送电主城都市区负荷中心输电通道能力,我市新能源消纳率保持100%。
下一步,我局将结合“十五五”规划编制,提前启动新能源规划研究,做好全市新能源发展与电网、电力发展规划的衔接,统筹平衡集中式与分布式新能源的发展需求,同步指导电网企业做好配套的电网改造升级和投资计划,推动源网协同发展。
二、关于加快项目建设事项
为做好新形势下新能源消纳工作,市能源局高度重视源网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项目前期、核准和建设工作,着力提升电力系统对新能源的消纳能力。一是加快推动电网项目前期工作。及时印发《关于将2023年新能源开发建设项目配套送出等工程增补纳入“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的通知》等文件,确保年度新能源开发建设项目的配套送出工程同步纳规,督促发电企业提前对接电网企业做好配套送出工程衔接,统筹确定新能源项目及配套送出工程的建设投产时序。二是提速配套送出项目建设。对电网企业建设有困难或建设时序不匹配的新能源送出工程,允许双方协商一致后,发电企业投资建设新能源配套送出工程。三是优化考核激励机制。印发《关于2023年度新能源项目建设情况通报的函》等文件,高频调度新能源项目建设,及时通报工作进展,定期督导执行进度滞后项目,2024年全市新增新能源装机超150万千瓦。
下一步,我局将持续推动新能源及配套电网项目加快建设,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建立台账清单管理,结合项目推进“时间表”,严格打表推进、高频督导调度,推动源网同步建成投运。同时,督促指导电网企业优化工作流程,缩减接网办理时限,采取“线上受理”“一次告知”等方式受理接入电网申请。
三、关于完善政策市场机制事项
为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发展,我市加快完善相关政策市场机制,引导储能等调节性资源有序健康发展。一是加强系统调节能力建设。会同市内电力企业科学测算年度新能源利用率目标,开展调节能力需求分析,因地制宜布局燃机发电、抽水蓄能、新型储能等电源,推动綦江蟠龙抽水蓄能电站提前7个月投产,建成合川双槐等储能项目超150万千瓦,计划2025年投运两江燃机二期等超300万千瓦的天然气发电项目,全面提升区域电力系统应急响应能力。二是推动辅助服务市场规则制定。配合华中能源监管局编制印发《重庆电力调频辅助服务市场运营规则》,逐步建立以调节效果为导向的市场机制,激励储能等经营主体参与我市电力市场。三是加快完善新能源入市政策机制。积极配合市发展改革委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建立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
下一步,市能源局将根据新能源增长规模和利用率目标,科学制定我市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提升方案,促进调节资源优化配置。同时,配合华中能源监管局加快建设与新能源特性相适应的电力市场体制,配合市发展改革委加快推进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共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此答复函已经王祖勋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及时通过人大代表全渝通应用代表议案建议场景进行评价。
重庆市能源局
2025年5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