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上海市南供电公司调控中心人员通过配电自动化系统监测到,上海华电闵行虹梅南路全影型隔声棚1.35兆瓦光伏建筑一体化分布式光伏项目——客户侧10千伏华电上中路、放鹤路光伏电站运行平衡。该项目于4月30日并网,是将交通设施与光伏电站融合的创新性示范项目,为城市存量空间低碳转型提供了实践

首页 > 输配电 > 配电自动化 > 评论 > 正文

上海虹梅南路高架“隔声棚+光伏”项目落地 电网接入全程保障

2025-05-19 08:38 来源:国家电网报 作者: 王芮 张孟趫

5月14日,上海市南供电公司调控中心人员通过配电自动化系统监测到,上海华电闵行虹梅南路全影型隔声棚1.35兆瓦光伏建筑一体化分布式光伏项目——客户侧10千伏华电上中路、放鹤路光伏电站运行平衡。该项目于4月30日并网,是将交通设施与光伏电站融合的创新性示范项目,为城市存量空间低碳转型提供了实践样本。

为加快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上海市交通委提出“交通+光伏”的融合发展思路,通过在既有或新建交通设施上加装光伏设施,实现能源结构优化。此次并网的示范项目选取已通车的虹梅南路高架全影型隔声棚,利用顶面2.6万平方米的空间建设光伏发电系统,总装机容量1420.64千瓦,分上中路段和放鹤路段两处,以“全额上网”模式接入市南电网。项目实现“一路两用”,在保障交通功能的同时开辟空间利用新路径。

市南供电公司组建专项团队,针对高架周边复杂电网与交通环境,多次现场勘查后制订最优接入方案。客户经理全程跟踪设计审查、设备验收等环节,通过高效审图与压缩周期,推进项目加速。在政企协同机制下,该公司建立会商制度,联合市区两级发展改革委、交通委、道运中心等部门组建工作组,累计召开协调会15场次,解决了施工许可、交通导改等关键问题。建设团队制订“一路一策”文明施工方案,克服高架下方保护区施工难的限制,采用“人工探挖+机械微挖”方式,在车流量密集区域完成掘路施工,实现复杂环境下的精准作业。市南供电公司技术团队依托配电自动化系统建立全维度监测体系,确保光伏电站并网后能持续安全稳定运行。同时,该公司完成配网系统图绘制与通道调试,通过“三遥联调”确保电站信息完整可控。

经测算,该示范项目年发电量约150万千瓦时,可满足500余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需求,同时年可节约标准煤约460吨,减排二氧化碳1257吨,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提升。该项目的成功实践,为超大城市利用交通设施空间发展新能源提供了可借鉴模式。据介绍,市南供电公司将强化电站侧技术支撑,进一步探索“交通+光伏”融合场景,助力构建绿色低碳的城市能源生态。


原标题:上海虹梅南路高架“隔声棚+光伏”项目落地 电网接入全程保障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