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型电力系统中,构网型储能技术是提升电网支撑能力的关键技术。构网型储能不仅可以进行快速调频和动态调压,而且能够实现惯量响应和阻尼控制。采日能源自主研发的组串式PCS构网方案,有效满足构网型储能大规模应用需求,成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核心技术之一。

架构革新:从“集中管控”到“一簇一管理”
目前,构网型储能大多采用集中式PCS构网方案,通过大容量PCS集中管理多个电池簇,具备结构简单、投资成本低的优势,然而集中式构网方案中单台故障往往会导致整个子系统无法运行,给运维造成极大压力。针对集中式构网方案的弊端,组串式构网方案应运而生。
采日能源自主研发的组串式PCS构网方案将直流侧的并联转化为交流的并联,采用“一簇一管理”设计,每台PCS独立控制单簇电池,实现分布式管理。该方案颠覆传统直流侧并联结构,将电池簇与PCS单元逐一对应,实现“直流侧独立管理+交流侧并联输出”的分布式架构,让每簇电池独立运行于最佳工作点,避免集中式方案中“木桶效应”导致的整体效率损失,让运维更加灵活简单。


控制技术:实现虚拟同步机与动态阻抗匹配
组串式PCS构网方案中,多机并联同步是保障系统稳定运行的核心技术挑战。采日能源组串式PCS构网方案通过虚拟同步机(VSG)算法模拟同步发电机特性,使PCS具备惯量响应(10ms内提供3倍无功电流支撑)和阻尼控制能力,有效抑制宽频振荡,增强新能源并网的稳定性。
同时,该方案通过调节PCS输出阻抗特性,采用虚拟阻抗环,抵消线路参数差异导致的功率不均,有效解决多机并联时功率分配的偏差。组串式PCS还可在5ms内完成惯量响应,实现毫秒级有功/无功动态平衡。这些特点让组串式PCS构网拥有出色的构网型主动控制能力,保障储能电站的弱电网支撑和孤岛运行,在电网故障时仍能持续供电。


采日能源组串式PCS构网方案不仅是一种设备升级,更是对电力系统从“集中式刚性控制”转向“分布式自主协同”的运行逻辑重构。随着虚拟同步机算法、分布式控制架构与高速通信技术的深度融合,组串式架构能够实现比传统同步发电机更精准的同步性能,未来将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细胞级单元”,推动能源系统向高韧性、自组织、可进化的方向跨越。
原标题:采日能源组串式PCS构网方案,引领新型电力系统的革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