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储逆变器这一核心系统中,功率器件堪称电能高效转换与精准控制的“核心枢纽”,其性能表现直接决定了光储系统的整体效能、运行稳定性以及经济性。随着全球能源结构向低碳化、智能化加速演进,光储市场对功率器件的效率、可靠性、经济性提出了更高维度的技术需求。这种需求正促使产业不断推进技术迭

首页 > 储能 > 储能系统 > 储能变流器 > 企业 > 正文

技术壁垒“芯”突破,华太电子引领光储逆变器高效变革

2025-04-27 08:38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 作者: 攸宜

在光储逆变器这一核心系统中,功率器件堪称电能高效转换与精准控制的“核心枢纽”,其性能表现直接决定了光储系统的整体效能、运行稳定性以及经济性。随着全球能源结构向低碳化、智能化加速演进,光储市场对功率器件的效率、可靠性、经济性提出了更高维度的技术需求。这种需求正促使产业不断推进技术迭代升级,成为企业间争夺技术制高点、赢得市场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

超级结IGBT产业化应用,引领性能突破

传统光储技术主要依赖PWM逆变等硬开关技术,但开关损耗成为高频小型化方案的重要制约因素,导致电能转换效率难以突破96%的瓶颈,尤其在高频工况下,能量损失进一步加剧。此外,工频变压器和分立器件的庞大体积限制了光储产品的小型化、轻量化发展,难以适应分布式储能、便携式设备等新兴应用场景。同时,在恶劣环境下的稳定性问题以及海外芯片巨头在MCU等核心器件市场的垄断,进一步制约了光储行业的自主发展。

面对这些挑战,业内对光伏逆变和PCS转换效率的关注度持续提升,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探索新型半导体材料的应用,如导入SiC技术,用来作为硅MOSFET或IGBT的替代方案。

在华太电子副总经理黄安东看来,要突破光储效率瓶颈,不能仅仅依赖于新型半导体材料的应用,还需要从多个关键方向进行综合突破。首先,要优化电路设计,通过采用先进的拓扑结构和控制算法,提高电路的效率和稳定性。其次,要改进封装技术,采用更小的封装尺寸和更高效的散热设计,降低封装损耗和提高散热性能。最后,要加强系统集成,实现各个部件之间的深度协同和优化,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率和性能。

作为一家拥有半导体产业链多环节底层核心技术、多领域布局协同发展的平台型公司,华太电子凭借其在射频系列产品、功率系列产品、专用模拟芯片、工控SoC芯片、高端散热材料等领域的深厚积累,成功构建了涵盖6kW光伏逆变器产品方案、功率模块封装测试及模块定制化服务的完整技术生态体系。其首创的超级结IGBT技术不仅极大提升了产品的转换效率,还使得华太在该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黄安东表示,超级结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功率器件技术,虽然早有研究,但其产业化之路却充满挑战。华太电子深知超级结技术的巨大潜力,通过几年的潜心研发,成功攻克了多个技术障碍,实现了超级结IGBT技术的产业化应用。

在器件层面,华太电子针对超级结IGBT的漂移区设计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优化材料配方和工艺参数,成功降低了芯片的导通压降和开关损耗。同时,华太电子还创新性地采用了加速空间电场建立速度的机制,进一步提升了器件的开关速度,使得超级结IGBT在高频工况下仍能保持高效稳定运行。据黄安东介绍,与对标产品相比,该款产品在静态导通损耗方面降低了10%,动态开关损耗降低了15%,整体转换效率更高。

在工艺层面,华太电子攻克了超级结IGBT制造过程中的一系列技术难题,包括晶圆处理、薄膜沉积、离子注入、退火处理等关键环节。通过不断优化工艺流程和参数控制,华太电子确保了超级结IGBT的一致性和可靠性,为大规模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华太电子的650V和1200V超级结IGBT平台已经发布并成熟,实现了从研发到量产的跨越。这一平台的成功建立,不仅标志着华太电子在超级结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更为其向更高电压等级演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产品应用层面,华太电子从市场需求出发,针对户用储能、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等多个领域,开发了多款基于超级结IGBT的功率模块和解决方案。这些产品不仅性能卓越,而且具备高可靠性和长寿命的特点,赢得了客户的广泛赞誉。

此外,华太的IGBT本身具备耐高温的特性,能够在175°的高温环境下稳定工作,同时产品还内置了散热模块,进一步增强了产品的散热性能和可靠性。这种高可靠性的设计使得产品能够在各种恶劣环境下长期稳定运行,减少了用户的维护成本和使用风险。

打破海外MCU垄断,产品服务新兴市场

于ESIE2025储能展惊艳亮相的华太电子6kW光伏逆变器便采用了其上述超级结IGBT技术,不仅提升了产品的转换效率,还通过优化电路设计和采用先进的封装技术,使得产品在有限的体积内实现了更高的功率输出。

相较于国内外同类产品,华太电子的6kW光伏逆变器具有显著的核心竞争优势。一方面,华太的产品采用了自主研发的双核M7 MCU,主频高达300MHz,拥有强大的函数功能运算能力,能够实现高效的控制策略,不仅提高了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更打破了海外芯片巨头在MCU领域的垄断地位。

另一方面,华太的产品在成本控制上表现出色,其经济型系列产品的性能比对标产品高出10%,而成本却低不少;高性能系列产品的周期内平均能耗比对标产品降低40%,这使得华太的产品在市场上具有极高的性价比。

目前,该产品已通过IEC 62109、UL 1741等国际认证,重点布局海外市场,特别是在中东、拉丁美洲、印度等第三世界国家,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黄安东介绍,针对中东、拉美、印度等新兴市场电力系统薄弱、电力供应不稳定的现状,华太电子的6kW光伏逆变器通过其高效转换、灵活安装和经济实用的特性,精准对接了当地用户的需求。产品价格区间精准匹配了当地用户的经济承受能力,同时又能为用户提供可靠的电力支持,带动家电设备的稳定运行。

全产业链布局,助推行业发展

华太电子深知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在器件、工艺到后续的产品应用方面布局了大量的专利,形成了坚实的知识产权壁垒。这不仅保护了华太电子的技术成果,更为其在全球市场的竞争提供了有力支持。

华太电子在储能领域展现了深厚的技术实力与丰富的实践成果,其产品涵盖了“芯片-模组-系统”三级验证体系。

其中,瑶华封测模块采用了先进的封装技术,具备优良的热管理和电性能,能够支持高功率、高效率的应用场景,为其他产品的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广泛应用于射频、大功率模块和储能系统,确保长时间高负荷运行的稳定性。

在产品方面,华太电子推出了逆变器控制卡,兼容IP21混合机和IP65并网机,搭载双核ARM Cortex-M7处理器,支持24个PWM通道、4个ADC模块和3个CAN-FD接口,可提供灵活的控制与数据采集。此外,该控制卡还支持免费IDE和管脚配置工具,能够有效简化设计与开发过程。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光伏逆变器和储能系统,且晶圆原产地为中国,供应链安全可靠。

同时,华太电子还推出了HAB0116/HAB0117模拟芯片。该芯片支持16/17串电池电压测量,精度可达±2mV,电流检测精度为±20uV,同步测量功能可显著提升监控精度。其集成了电荷泵和均衡MOS,最大均衡电流可达80mA,有助于优化电池管理。此外,该芯片还支持10通道NTC温度检测,精度为±2°C,并集成了2路LDO供电和1路RTC电源管理,保障系统稳定运行,适用于两轮车锂电池包、电动工具、储能系统和户外电源。

此外,华太电子还带来了HF450R12D2Y1、D3Y1等功率模块,进一步完善了其在储能领域的技术布局。

通过全产业链垂直整合,华太电子实现了从材料研发到系统集成的技术闭环。公司不仅在功率器件领域取得了突破,还在模拟芯片、MCU等方向深耕,形成了完整的解决方案。

为了进一步推动超级结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华太电子还积极参与了储能联盟和知识产权论坛等组织,与业内同行共同探讨技术发展趋势和市场前景。黄安东强调,华太电子希望通过知识产权联盟的方式,将超级结技术共享给更多的公司,推动整个产业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未来,华太电子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超级结技术向更高电压等级演进。同时,华太电子还将不断优化产品性能和成本结构,为全球客户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功率器件解决方案。

原标题:技术壁垒“芯”突破,华太电子引领光储逆变器高效变革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