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历史、定位和党组领导方向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五大发电集团的发展格局与路径也具有十分鲜明的特色。国家能源集团为了承担起“能源供应压舱石”的使命,在国家能源集团的业务版图中,煤炭与煤电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国家能源集团自诞生之日起,便以4.29亿吨的核定煤炭产能和1.67亿千瓦的火电装机成为了

首页 > 火电 > 火电产业 > 企业 > 正文

五大发电集团,五种格局、五条路

2025-01-21 08:35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 作者: Zoey等

受历史、定位和党组领导方向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五大发电集团的发展格局与路径也具有十分鲜明的特色。

国家能源集团

为了承担起“能源供应压舱石”的使命,在国家能源集团的业务版图中,煤炭与煤电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国家能源集团自诞生之日起,便以4.29亿吨的核定煤炭产能和1.67亿千瓦的火电装机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公司和全球最大的火力发电公司。如此庞大的它,凭借其在煤炭、煤电上断层领先,也被赋予了“能源供应压舱石”的使命。

因此,在这些年的发展中,国家能源集团始终坚持以煤炭保能源安全、以煤电保电力系统稳定。2024年,国家能源集团实现煤炭销量8.5亿吨、发电量1.26万亿千瓦时、供热量5.7亿吉焦、铁路运输量5.7亿吨,分别占据了全国1/6、1/8、1/8、1/9的份额,履行了其担当能源基石、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首要职责。

而除了“能源供应压舱石”,“能源革命排头兵”也是国家能源集团发展的一大使命。

2024年,国家能源集团提出加速推进“三个联营”产业体系建设,将战新产业新增为“联营”的关键产业深化布局,可再生能源发展提速进位: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超40%,提前一年实现“十四五”目标;水电装机突破2000万千瓦实现跨越式增长,常规水电在建规模824万千瓦、位居全国第一;新能源装机突破1.2亿千瓦,投产规模创下历史新高。

未来国家能源集团的路又将如何走?

从长远来看,结合《国家能源集团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国家能源集团将首先谋求新能源及煤电两个重点领域高质量发展,推动可再生能源规模质量发展,推动新一代煤电优化升级。

从短期看,结合最新工作会内容,2025年国家能源集团将从着力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着力担当能源安全“压舱石”,着力增强可持续发展后劲,着力提升“五个价值”,着力提高治企兴企能力,着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建强干部人才队伍七个方面发力。

国家电投

同样重组而来的国家电投由于具备深厚的清洁能源基因,其发展始终以绿色低碳为核心。

2024年,国家电投坚持以清洁能源为增量主体,保持清洁能源开发的力度、投资强度。截至2024年底,国家电投清洁能源装机1.93亿千瓦,占比达到72.71%。

在2024年做大增量时,国家电投制定实施了“均衡增长战略”,即坚持规模增长和投资能力均衡匹配,传统产业和创新业态均衡发展,电源品种和区域布局均衡优化,存量提质和增量做优均衡推进。

因此,截至2024年底,国家电投集团在建核电机组达8台之多;海上风电装机在鲁保持第一、在闽实现零的突破;2台66万煤电机组投产,多个百万机组煤电项目进入建设高峰期;羊曲水电站“一年三投”,实现全容量投产发电;绿氢制备规模创目前国内之最,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形成规模化推广方案,交通强国试点累计推广换电重卡超5万辆,布局充换电站超1200座......

而除了做大清洁能源增量,2024年国家电投亦走出了一条向存量要效益、向内改革的发展道路。

具体来说,2024年,国家电投首次提出了“发电业务度电成本同比降低1分”的发展目标,度电成本、新能源板块度电成本明显下降;完成总部组织机构改革,推动总部部门由20个压至18个、服务保障中心由21个减至9个;按照“一业一企”推进专业化机构改革,重组组建工程公司(山东院)、电投综能、能研院、经研院,重新定位中央研究院;实现新能源区域集中营销、集中监控、集中运维。

如今,对于2025年的增量,国家电投也划定了新的目标:清洁能源装机比重力争达到75%以上,在2024年同比提升2.82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再提升2.6个百分点;新能源核准、开工、投产目标将持续保持高位,新能源投产规模预计同比增长3%,力争再创历史新高。

那么,2025年具体要如何做?国家电投在年度工作会上表示,要系统深化管控改革,完善更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要加力推动“均衡增长战略”落地,全面提升发展质量效益;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勇当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排头兵;要统筹发展和安全,牢牢守住不发生重大风险底线;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党的建设,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

华能集团

国家能源集团重组之前,华能集团在体量上堪称原五大发电“老大哥”。作为全球装机容量第二大的发电集团、国内最大民生供热企业,华能集团亦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为首责,连续三年煤炭产量突破亿吨大关,并于2024年发电量、供热量、煤炭产量再创历史新高。

不过,作为我国第四家拥有核电运营资质的发电央企,华能集团于2024年初便提出要“更加注重以新能源和核电为重点的战新产业发展”。

因此,在新能源方面,华能集团坚持把基地型规模化清洁能源基地开发作为主攻方向,大力推动基地型规模化开发建设,2024年纳入国家首批风光大基地项目全部投产,新能源装机突破9500万千瓦,低碳清洁能源装机过半达到51.8%。

在核电方面,2024年,华能集团核电版图的起点——华能石岛湾核电基地扩建一期工程开工。作为华能首个完全自主建设的大型压水堆核电项目,石岛湾一期的开工也成为了华能集团核电自立自强的重要标志。至此,华能集团规划建设的山东石岛湾、海南昌江、福建霞浦三大核电基地开发格局也全面形成。

对于未来,华能集团仍然要构建新能源、水电、核电为三大支撑的转型发展格局。具体到2025年,华能集团则在工作会上明确,要围绕安全生产开创新局面,围绕转型发展实现新跨越,围绕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围绕深化改革取得新成效,围绕经营效益再上新台阶,围绕党的建设得到新加强。

大唐集团

大唐集团拥有在役最大火力发电厂和丰富的风光资源,近年来深入实施“两个联营”战略。

2021年,在推动新能源大基地开发的背景下,由于大唐托克托电厂所在的内蒙古风能太阳能资源富集,适合风电、太阳能大规模开发和高质量发展,加之托电煤电外送通道的裕量,大唐蒙西托克托200万千瓦新能源外送项目被纳入了国家第一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项目清单,该项目也成为了国家首个利用既有火电通道打捆外送新能源多能互补项目。

2024年,随着大唐蒙西托克托200万千瓦新能源外送项目全容量并网,以及大唐托克托发电至呼和浩特长输供热项目一期工程的投运,世界在役最大火电厂实现了从单一煤电向“风光火热”综合供能的跨越转变,并向着千万千瓦级“风光火储热”综合能源基地前进。

2024年全年,大唐集团利润总额、年度新增装机容量、总装机规模等也取得历史性突破。

2024年这些成绩的取得被视为是过去四年接续努力奋斗的结果——2021年初,由邹磊组成的大唐集团新一届党组提出打造“绿色低碳、多能互补、高效协同、数字智慧”的世界一流能源供应商的发展愿景,作出开启“二次创业”新征程的重大战略部署。

而面对已经到来的2025年,大唐集团将围绕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深化改革、强化创新、优化结构,推动存量增效、成本领先、增量做优、晋位升级,奋力推进“二次创业”向纵深发展。具体来说,则是要持续扛牢保供首责,持续深化提质增效,坚持两端发力,深入推进科技创新,持续改革体制机制,持续深化中央巡视、国家审计整改。

华电集团

2024年,华电集团聚焦能源安全保障和绿色低碳发展,更加注重“扩绿”,加快提升企业增加值和功能价值;更加注重“提质”,加快提升经济增加值和品牌价值;更加注重“增新”,加快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和增加值占比。

2024年,华电集团全面完成了2022-2024年年度和任期目标,经营、发展绩效创历史新高。

在差异化上,华电集团以其原有的分布式能源布局优势,积极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带来的用户侧新变化,以综合能源服务为牵引,持续抓好虚拟电厂、绿电交易、电能替代等,加快向多能服务、民生服务和生态服务转型;坚持把水风光电作为“十四五”发展的最强增量,大力推进西北沙戈荒、西南水风光、沿海海上风电、东中部集中式和分布式、东北“新能源+”等基地化、集群化开发建设,着力构建“3+N”风光电空间布局。

2025年,华电集团提出要着力抓好扩大有效投资,加紧推动绿色低碳转高质量发展;着力抓好经营提质增效,有效助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着力抓好创新驱动,加快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着力抓好深化改革,高质量完成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目标任务;着力抓好风险防范化解,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着力抓好党的建设,凝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 来源: 北极星电力网 作者: Zoey等 )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