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舸争流,奋楫者先。
2024年进入最后一个月,决战四季度的号角已全面吹响。中国华电系统各单位纷纷开足马力、奋勇争先,在大型风光电基地、燃机、水电、高效清洁煤电等多个领域,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多点开花,开工、投产等捷报频传,为全年目标任务的圆满达成注入了澎湃动能。
全国“首个、首次”
展现“走在前列”引领姿态
在能源转型与技术创新的前沿阵地,中国华电近期连续取得多项突破,为新能源发展贡献了多个全国“第一”的里程碑式成果。
全国首个风光互补一体化运行试点示范项目——宁夏华电灵武风光互补一体化运行试点示范一期195MW项目于10月30日并网发电。该项目是全国首个利用已建成风电场站土地资源、送出线路建设的“风光互补”光伏项目,通过新技术、新方法实现高效的发电效率,有效提高土地资源和电网送出通道利用率,为解决目前新能源风电的随机性、间歇性等问题、进一步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中国华电”方案。
国内首个工业天然气掺烧绿氢科技示范项目——内蒙古华电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在包头市达茂旗实施的工业天然气掺烧绿氢科技示范项目于近期点火成功,创下三个“最”,即国内最早实现工业天然气掺烧绿氢并运用于工业供能、实现工业天然气与绿氢最高掺烧比例、2000吨/年的最大绿氢掺烧规模。
在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方面,11月22日,由中国华电自主研制的“华电睿翼”F级燃气轮机透平一级动叶顺利通过48小时试验验证,实现国内首次挂机运行。这也是继中国华电自主研制的E级燃气轮机透平一级动叶实现国内首次挂机运行后的又一次重大技术突破。
此外,在地处青藏高原的青海,华电青海格尔木一期2×660MW煤电项目1号锅炉首根钢架完成顺利吊装,标志着这个世界海拔最高的容量最大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安装工程正式拉开序幕。
在东南沿海的福建,达到国内火电机组深度调峰最优秀水平的华电福建可门三期2×1000兆瓦清洁高效煤电项目5号机组于11月29日正式投入商业运营,为迎峰度冬再添了强有力的能源支撑。
在齐鲁大地,山东省“十四五”重型燃气机组示范项目——华电章丘2×400MW级燃机热电项目6号机组168小时试运行一次成功,创下国内同类型机组首次点火到168小时试运行结束最快记录,顺利实现“一年双投”目标任务。
全力打通“堵点”
提出华电“新方案”
10月31日,在“沙戈荒”里“种太阳”的华电人有了新的成就,内蒙古华电腾格里“沙戈荒”能源基地项目光伏一期100万千瓦工程成功并网发电,为圆满完成集团公司2024年打通“堵点”专项劳动竞赛任务迈出坚实的步伐。
在同一天的河北承德丰宁满族自治县,华电丰宁100MW牧光储氢一体化项目竣工并网发电。该项目克服点多面广、连续降雨等诸多不利因素,历时174天顺利完成送出线路等艰巨任务,成功打通“堵点”实现并网。借绿生金、探索“牧光储氢”多能互补能源利用模式,如今,在这片3500亩的广袤草原上,一排排蓝色的光伏板,犹如草原上竞相绽放的“太阳花”。
最高海拔达4000米、高原高寒缺氧、雨季施工降效、地形复杂、大件运输困难、征地面积大且分散,面对一系列困难,华电人无所畏惧、创新奋进,逐一打通“堵点”,充分发挥“高原追光”党员先锋队书记领衔项目作用,高质高效实现当年开工、当年建设、当年投产目标。11月18日至19日,中国华电在凉山州盐源县境内的三个光伏项目共51万千瓦投产,至此,中国华电建成四川省最大在运风光一体化基地。
在年度收官的关键时刻,中国华电系统各单位坚定信心,创新奋进、奋勇争先,全力以赴打通“堵点”“难点”问题,推动推动新能源项目建设提速、提质、提效。云南陆家垭口190MW光伏发电项目、西藏2024年首个当年备案并投产的光储项目——华电西藏色尼甘丹康桑光储电站等相继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韶关市曲江樟市二期150MW光伏项目首批并网成功、华电黑龙江区域巴彦二期100MW风电项目首台风机胜利完成吊装、蓝山大源75MW风电项目首批风机成功并网发电……一个个重点工程按下了中国华电绿色发展快进键。
满弓紧弦再加力
按下建设“加速键”
天山脚下,丝绸路上,在素有“中国风谷”之称的达坂城,白色“大风车”与远处的山脉交相辉映,绿色能源为这片古老的荒凉山地注入新的底色。35年前,中国第一个大型风电场在这里诞生。今天,华电人依然深耕于此,履践致远。仅仅在取得核准后的133天,新疆华电达坂城50万千瓦风电项目首批5.4万千瓦成功并网发电,再次压实新能源项目建设“进度条”,刷新高质量、高标准、高速度的工程建设“加速度”。
在海南区域,“百日攻坚”行动气势如虹,推动台风“摩羯”灾后复产复建工作蹄疾步稳,目前已实现任务过半。文昌项目成为台风“摩羯”中心区受损的百兆瓦级光伏电站中,第一个实现恢复并网和复产复建进度最快的项目。
在四川和西藏交界的金沙江上游川藏河段,正在建设中的世界级水电工程——中国华电金沙江拉哇水电站大坝填筑现场施工正酣,日填筑量突破3.3万立方米,但大坝上却少有施工人员,只见新能源坝料运输车在自动加水后将坝料运输至指定区域,无人碾压机群在仓面来回穿梭作业,运输及碾压设备上安装的卫星定位系统、毫米波雷达正通过局域网将现场施工数据实时传送至拉哇水电站智能建造中心,智能建设为提升大坝整体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插上“智慧翅膀”。目前大坝累计填筑量突破1000万立方米大关,填筑高度攀升至125米,提前两个月完成年度任务目标,向着2026年首批机组投产发电目标稳步迈进。
山河之间,绿潮翻涌。从风光互补的宁夏灵武,到绿氢掺烧的内蒙古草原;从青藏高原的超超临界煤电项目,到东南沿海的清洁高效煤电基地;从“沙戈荒”里的光伏海洋,到智能化建设的水电工程,华电人正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奋战四季度,全力保目标”的坚定决心,打通了一个又一个“堵点”,提出了一个又一个“新方案”,按下了一个又一个“加速键”,推动着中国华电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疾驰向前。
原标题:奋战四季度 | 华电这些项目捷报频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