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7日,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第六届(2024)风资源技术交流会在北京召开。本届会议由金风科技承办、鉴衡认证中心与瑞科科技协办,来自风电开发商、整机厂家、设计院、科研高校、第三方机构、测风厂家的专家围绕“捕风、识风、驭风”,创新测评技术,创新场景应用,为风电项??目高质量开发贡献精细化输入等相关主题展开研讨。
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陈秋华在致辞中强调了风资源对风电行业的重要性。目前,风资源技术仍然面临着诸多的挑战,比如项目开发节奏的加快以及开发场景的多元化,复杂地形及多变气候条件下的风资源评估仍然存在一定的难度,风能的预测准确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他呼吁行业加强技术创新、标准创新和产业链协同机制创新,共同提高风资源技术水平,为风电行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金风在风资源领域拥有长期、深入的技术研究与项目实践经验,风能研究院过去十余年不断深耕区域风特性、流体仿真、气象模型等风电基础学科方向,并积极搭建御风之道、标准解读会、行业大咖分享等系列行业交流平台,将持续为风电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陈秋华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委会副秘书长田野表示,风资源评估贯穿风电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关键环节,精准高效的风资源评估对我国风电项目决策、设备研发与项目顺利运行至关重要,是实现风电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自2018年起,风能专业委员会连续举办风资源技术论坛、风资源精细化论坛等活动,就折减系数、尾流、低风速、沙戈荒、大基地、深海漂浮式、千乡万村等行业热点难点问题展开专题研讨,成效显著,促进了风资源领域技术交流、推动了行业技术进步与协作。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田野
风能专委会委员、瑞科科技总经理宋军作了风能专业委员会风资源技术评估的相关工作汇报,风资源技术论坛已经连续举办了数届,鉴衡认证、华东院、海装风电、西勘院、协合新能源、金风科技等先后承办,议题既有测风、评估方向的前沿技术碰撞,也有创新应用场景的工具与规则探讨,串联起了行业上下游共同关注风资源技术,推动了国内风资源技术的持续进步和产业秩序的不断完善,未来在风能专委会指导下,该技术研讨平台将持续举办,并转化为论文、标准及行业实用工具。
在演讲环节,14位演讲嘉宾分别对创新测风及风资源分析技术研发、创新应用场景风资源技术研讨以及其他风能资源相关技术研究进行了主题汇报。
Session 1:创新测风及风资源分析技术研发
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风能研究院风资源技术总监王海斌作《基于新质生产力下的风电场精细化测风》报告。他表示金风风能研究院通过对选址、开发和设计不同阶段的测风分析,提出多种创新测风方案,包含数智化测风设计平台、组合测风技术以及3D扫描雷达测风,逐步形成适合中国风电开发现状的精细化测风技术。
南京牧镭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解决方案主管任鹏飞作《激光雷达在风资源评估中的应用》报告。报告主要介绍了地基式测风激光雷达和扫描式测风激光雷达在风资源评估中的应用,其中,地基式激光雷达测量精度高、层数多的优点。针对复杂地形,可以通过CFD和FCR等技术修正数据偏差。扫描式雷达探测距离更广,适合大区域前期扫描,能够增加前期评估的准确性,同时减少立塔的成本。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可再生院资源研究中心主任马雪韵作《资源评估测风数据插补方法的时空特性研究》报告。报告通过研究不同地形、气候区域下的测风时长、测风月份以及季节性测风规律,推荐根据地形复杂度和大风月设定测风时长,优化数据插补方法,提高资源评估准确性,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协合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技术支持部总经理助理马海鹏作《基于风资源精细评估下的风电机组功率曲线问题探讨及发电量差异研究》报告。他呼吁大家在前期项目评估及招评标时,重视功率曲线的判别分析和修正,理性看待功率曲线折减,客观评估项目发电量,降低项目投资风险,促进风电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Session 2:其他风能资源相关技术研究
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风资源研发工程师陈锐俨作《基于降尺度的风能资源图谱技术研究》报告。报告针对部分风电项目缺少针对性测风的现实需求,采用WRF-CFD降尺度方案生成高精度高分辨率的风资源图谱,并基于实际测风数据对资源图谱进行高效的校正优化,实现了风资源图谱的快速迭代。
北京鉴衡认证中心有限公司风资源高级工程师赵佳丽作《塔影效应对湍流强度的影响分析》报告。她表示测风塔塔影效应分析是风资源评估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报告从地形、风速、湍流强度以及机位湍流多角度分析了塔影效应对湍流强度的影响情况。
上海电气风电集团有限公司风资源专家王瑞明作《大气热稳定度特征的提取与区域特性研究》。报告通过研究Richardson数法、湍流垂直风剪切法、以及常用的温度梯度法三种热稳定度计算分级方法,提取了不同地区测风塔的大气热稳定度特征,并对比了这些方法提取的结果差异。
Session 3:创新应用场景风资源技术研讨——陆上典型区域
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风资源创新研究部 GIS团队TL李亚飞作《基于GIS创新技术的“千乡万村驭风计划”风资源评估赋能应用》报告。报告指出GIS技术通过绘制地图排除限制因素,定位行政村位置,评估风资源、地形、道路、并网条件等,为千乡万村驭风行动提供详实数据支持,筛选优势开发区域,并设计适应环境的风电机组。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风资源主任孙锐作《千乡万村风电开发重难点分析及案例分享》报告。他提出分散式风电的核心挑战在于风电开发思路的深刻转变,而非单纯的技术或建设模式调整。分散式风电更应重点关注风资源特性和电网负荷特性的深入研究与精细化分析。投资企业应积极转型为综合能源供应商,携手设备供应商、咨询设计单位及施工企业,整合资源,构建涵盖建设、检修到运行的全生命周期产业链服务体系,奠定分散式风电发展的基础。
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高级风资源工程师王烙斌作《陕北典型区域风资源特性分析及发电量后评估》报告。报告总结了陕北典型区域的风速、风切变、威布尔分布、风功率密度方面、有效风时数和再分析数据,并表示,已投运点风电场发电量后评估,主要四个步骤:一是还原;二是相关性;三是订正;四是折减。
Session 4:创新应用场景风资源技术研讨——海上、海外
美迪欧动力气象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蒋紫虓作《SARWind技术整合合成孔径雷达数据、数值模拟和机器学习方法降低海上风资源评估不确定度》报告。他表示海上测风成本高昂,单个点位测风不确保可以代表整个关注海域,单纯的数值气象模拟存在较大的不确定度,这对海上风电开发的前期风资源评估带来了很大挑战。SARWind是一种基于合成孔径雷达(SAR)数据,并结合数值模拟和机器学习的海上风资源评估的方法,并已在全球不同海域实际案例上进行验证。
中船海装风电有限公司风资源技术主管王晓理作《基于卫星遥感的海上风资源评估技术》报告。报告指出中国海上风资源极为丰富,未来开发潜力不可估量,同时海上风电面临测风技术复杂、成本高昂等挑战。通过探索采用卫星遥感技术,获取多源卫星数据进行质量控制、时空融合及降尺度技术等手段来提升海上风资源评估精度,促进海上风电场规划及风电机组的合理布局,为海上风电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东方电气风电股份有限公司风资源总监王逸奇作《海上非规则机位排布方式带来的发电量增益》报告。王逸奇指出海上规则机位排布常常造成较大的尾流集群效应,使发电量损失较大。而根据大雁阵列受到的启发,对海上风机非等间距非规则的排布方式进行研究来降低尾流影响,提高整体发电量,也是一种方向。
北京瑞科同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设计院成都分院副院长刘磊作《"一带一路"重点区域风资源模拟数据库准确度研究》。刘磊表示风电出海已是大势所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既是中国的重要合作伙伴,也是全球风电新增装机的重要市场。刘磊通过“一带一路”重点区域近20座测风塔完整年数据重点对东南亚和中亚地区的模拟数据库准确度进行对比,并给出了合理使用建议。
北京鉴衡认证中心风能研究院院长蔡继峰主持的产业链对话上,来自风电开发企业、整机制造企业及设计院的嘉宾代表针对“裸保小时数”“机组大型化风险”“风资源技术的未来方向”等行业热点话题展开了交流,为风资源技术进步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在本次交流会中,由协合新能源集团、鉴衡认证中心联合牵头的“风翼领航杯”风电项目风资源评估精英挑战赛正式启动,协合新能源技术中心副主任梁会森介绍了大赛背景、目的及具体赛事安排。挑战赛聚焦于风电项目精准评估下的前沿技术和方法,鼓励参赛者运用创新的思维和实践能力,提出创新性和实用性的评估方案,为风电项目的投资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原标题:风能专委会第六届(2024)风资源技术交流会在北京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