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能源安全新战略为指引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江毅能源电力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血脉”,能源保障和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是须臾不可忽视的“国之大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能源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并于2014年6月创造性提出“四个革命、

首页 > 火电 > 火电产业 > 评论 > 正文

中国华电董事长江毅署名文章

2024-06-28 12:59 来源:中国电力报 

坚持以能源安全新战略为指引 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江毅

能源电力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血脉”,能源保障和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是须臾不可忽视的“国之大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能源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并于2014年6月创造性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为推动新时代能源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十年来,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能源安全新战略为指引,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聚焦能源安全保障和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充分发挥央企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华电力量。

深入推动能源消费革命,着力节能降碳,让电力服务更加优质高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必须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我国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转变能源消费方式,大幅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以年均约3.3%的能源消费增长支撑了年均超过6%的国民经济增长。2023年,我国清洁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6.4%,煤炭消费比重下降到55.3%,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提升至28%。

作为中央能源骨干企业,中国华电坚持把节能降碳贯穿于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着力提升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服务能源消费绿色化、低碳化。坚持节能优先,推进改造升级。中国华电每年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节能降碳改造,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应用,2024年以来重点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着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十年来,中国华电积极推进煤电“三改联动”和超低排放改造,节能降碳(通流)、灵活性、供热改造容量分别完成881.5万千瓦、2882万千瓦、3191.5万千瓦,供电煤耗累计降低20克/千瓦时,常规煤粉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完成率达到100%,累计减排二氧化碳11.55亿吨,“经济含碳量”显著降低。服务客户需求,推进多能服务。中国华电积极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带来的用户侧新变化,以综合能源服务为牵引,持续抓好虚拟电厂、绿电交易、电能替代等,加快向多能服务、民生服务和生态服务转型。中国华电在上海建设投运的迪士尼分布式能源站项目,作为国际上唯一一个由第三方供能的“国际旅游度假区”天然气分布式项目,实现了冷、热、电、压缩空气四联供,分布式利用率达85%以上,比传统模式提高大约1倍。抓好电碳融合,推进绿色消费。中国华电把满足用能行业日益增长的低碳转型和绿色电力消费需求作为重点,积极推动绿色消费,是全国唯一连续4年参与北京、张家口冬奥场馆绿电交易的企业,是张家口奥运场馆绿电第一大供应商,是全国碳市场第二个履约期首个100%履约央企。2024年以来,中国华电推行在办公楼宇用电、煤矿和科工企业生产用电购买内部绿电绿证方式加大绿色电力消费。

中国华电将大力推进节能降碳和绿色消费,不断创新商业模式,积极向用户侧和客户端发力,服务生产方式绿色转型,进一步提升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有效释放清洁能源的环境效益和绿色价值。

深入推动能源供给革命,着力绿色转型,让能源保障更加安全低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能源供给革命,要建立多元供应体系。十年来,我国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增加高质量有效供给,深入实施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等一系列战略举措,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突破30亿千瓦大关,其中风电装机增长近5倍、光伏发电装机增长30多倍,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达到50%以上;全国年发电量增长76%,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大幅增加,2023年约占全社会用电量的三分之一。历史性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非化石能源发展领跑全球,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成效显著。

中国华电以“为美好生活赋能,为绿水青山添彩”为使命,保障能源安全,加快绿色发展,拓宽发展场景,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十四五”末新能源装机将达1.04亿千瓦,清洁能源装机占比力争达到60%。彰显保供担当,提升可靠供给水平。中国华电勇担能源保供使命,坚决维护国家能源安全,全力以赴战高温、抗冰雪、防台风、战洪水,圆满完成能源保供任务,发电量、供热量增幅位居同行前列。自能源保供以来,没有发生缺煤停机事件,没有出现因设备事故影响电网安全事件,有效满足了电力、热力和民生需求,充分发挥了“顶梁柱”作用。加快低碳发展,提升绿色供给水平。中国华电坚持把水风光电作为“十四五”发展的最强增量,大力推进西北沙戈荒、西南水风光、沿海海上风电、东中部集中式和分布式、东北“新能源+”等基地化、集群化开发建设,着力构建“3+N”风光电空间布局。十年来,公司新增发电装机1.02亿千瓦,增长了91%,其中清洁能源装机新增7300万千瓦,增长了近2倍;新能源装机新增5000万千瓦,增长了近8倍。截至目前,公司发电装机容量2.16亿千瓦,其中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51.8%,较2013年提高21个百分点。公司在新疆主导开发的全国首个“沙戈荒”大基地610万千瓦外送通道新能源项目加紧建设,建成后每年可新增绿电142亿千瓦时。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在金沙江上游、中游等流域建设了一批大型水电站和水风光一体化项目。拓宽应用场景,提升多元供给水平。中国华电把握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规律,创新发展方式和商业模式,加强与地方政府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对接交流,扩大携手共进的“朋友圈”,拓宽“新能源+”应用场景,推动光伏发电和传统多业态的深度融合。世界单体最大的华电天津海晶100万千瓦“盐光互补”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创造了“水上光伏发电、水面蒸发制卤、水下水产养殖”的新模式。此外,中国华电投资建设的海南华林文昌100兆瓦农(渔)光互补一期项目全容量并网,标志着海南省最大的“光伏+生态澳龙养殖”项目投产。

中国华电将充分发挥能源央企“顶梁柱”“压舱石”作用,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坚持以可再生能源为主攻方向,坚持风光水火储氢一体化发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提高能源供给质量,确保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深入推动能源技术革命,着力创新驱动,让发展动能更加强劲有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瞄准世界能源科技前沿,聚焦能源关键领域和重大需求,合理选择技术路线,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强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强化科研成果转化运用。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特高压输电、先进核电、新能源技术、百万千瓦水电等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为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提升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华电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四个面向”,强化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向能源技术创新要动力、要效益,努力把能源技术及其关联产业培育成带动我国产业升级的新增长点。建体系,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加强党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领导,成立科技创新委员会,强化科技创新顶层设计,在决策、管理、支撑、布局和队伍等方面构建“宝塔型”科技创新体系,制定出台科技创新指导意见、专项提升行动方案、统筹管理工作指引等一批制度。深化产学研用融合创新,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创新主体深度合作,推动建设“水圈科学与水利工程”“清洁高效透平动力装备”“机器人技术与系统”3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分室,组建燃机、氢能、工业软件、人工智能等4个领域创新联合体。建成国家能源分布式能源研发(实验)中心、火力发电系统能效检测技术实验平台等多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强攻关,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立足国家所需、两链所困、产业所趋,集聚优势资源力量强化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争当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链长”。积极承担重大攻关任务,在国内率先构建起电力全谱系“华电睿”系列国产自主可控电力工控产品,有力促进能源电力固链补链强链。大力推进燃气轮机关键技术和核心部件自主化攻关,成立燃机技术公司,投产首台套全国产化F级50兆瓦重型燃机,自主研制的E级燃机一级动叶成功挂机运行验证。勇攀科技高峰,西藏DG电站取出世界最长三级配碾压混凝土芯样并入藏国家博物馆,标志着我国具备了在高寒高海拔地区修筑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的成套成熟施工技术。促融合,大力推动产业创新。强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构建延伸“氢”“储”“碳”“智”等能源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建成国内首个飞轮+锂电池复合储能火力发电联合调频项目,完成国内首台兆瓦级PEM电解水制氢装置开发及应用,高质量投产辽宁华电铁岭25兆瓦风电离网储能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华电内蒙古包头20万千瓦可再生能源制绿氢示范项目,积极研究推进“新能源+氢储氨醇”一体化发展。

中国华电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认识科技的战略先导地位和根本支撑作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以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重点,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着力建设燃机、氢能、工控软件、人工智能等一批高水平创新平台,推动AI+能源深度融合发展,不断提升能源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水平,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深入推动能源体制革命,着力深化改革,让资源配置更加科学有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能源体制革命,打通能源发展快车道。我国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推动实施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获得电力”、煤电容量电价、绿色电力证书等一批重大改革成果落地实施,改革红利惠及广大企业和消费者,能源行业治理方式和发展方式发生重大转变。

中国华电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用好改革“关键一招”,积极融入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和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着力通过改革解决发展中的难题,电力资源配置效率和企业发展动力活力不断增强。坚持党的领导,完善公司治理体系。全面落实“两个一以贯之”,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分层分类编制党组织前置研究事项清单范本,科学界定党委(党组)“定”和“议”的职责范围,形成以公司章程为统领、以“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各治理主体议事规则等为支撑的公司治理制度体系。充分发挥董事会作为公司治理核心的功能作用,出台深化子企业董事会建设专项行动方案,完善董事会规范运行制度体系,高效落实董事会职权。聚焦价值创造,深化营销体系建设。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构建完善“统一管控、分级授权、高效灵活”的新型市场营销体系和完整高效的售电公司、报价中心、发电企业“三位一体”运营体系,代理电量由432亿千瓦时增长至1900亿千瓦时。积极参与全国碳市场政策制定和试点示范工作,提前完成全国碳市场2021、2022年度碳排放配额清缴,助力碳市场稳步发展。强化考核激励,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积极构建以战略为引领、关键业绩指标和重点任务为核心的考核机制,实施登高奖励、揭榜奖励、即时奖励、科技创新激励政策等专项奖励机制。全面实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管理人员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度实现100%全覆盖。持续推进用工市场化改革,构建“1个平台+3个核心系统”人才市场体系,构建起“人岗匹配、优胜劣汰、进出通畅、灵活高效”用工机制。科学设置授权放权,优化总部、直属单位和基层企业三级管控,有力推动企业运转效率和管理效能提升。

中国华电将把握新型能源体系与新型电力系统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入推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完善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体制机制,持续加强电力技术创新、市场机制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积极培育储能、虚拟电厂等新兴主体,有效支撑电力系统源网荷储协同互动,加快推动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

深入推动能源国际合作,着力共建共享,让“一带一路”更加繁荣美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度参与国际能源治理变革,推动建立公平公正、均衡普惠的全球能源治理体系。我国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务实推进大国能源合作,推动建立“一带一路”能源部长会议、国际能源变革论坛等合作交流平台,打造出水电、新能源等一批重大出口成果,在国际能源领域话语权影响力大幅提升。

中国华电主动服从服务国家外交大局,以“一带一路”合作为重点,全面深化国际能源合作,高标准建成一批具有显著经济社会效益的标志性项目和工程,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登高望远,加快发展步伐。深耕印尼、越南、柬埔寨等亚洲国家市场,积极开拓中东欧、拉美等地区能源项目。截至2023年底,中国华电境外业务遍布“一带一路”合作34个国家和地区,境外装机规模突破500万千瓦,较“十三五”末增长144%,是东盟最大的发电运营商。坚持产业协同,推动“合力出海”。以境外投资、工程承包、技术服务为主要发展模式,深化产业链上下游合作,通过自行开发及合作开发,以EPC、BOT等多种模式开展一批重大项目,形成可持续发展格局,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层次和深度不断拓展。华电玻雅电源项目从设计、施工到监理全部采用中国技术、中国标准,设备国产化率达90%以上。坚持合作共赢,打造华电样板。中国华电建成投产的额勒赛下游水电站有效缓解当地电力供应紧张局面,被柬埔寨前首相洪森称赞为“中国人民送来的珍贵礼物”。华电越南得乐风电项目每年可为当地提供电量约6.12亿千瓦时,为地区能源转型注入新活力。依托重点工程、“小而美”项目,有力带动我国先进技术、装备和标准“走出去”。中国华电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坚持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巩固拓展“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推动构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共赢新模式,共同分享中国式现代化和世界发展进步给能源行业带来的新机遇新红利。

中国华电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论述,深入实施能源安全新战略,创新奋进、奋勇争先,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清洁低碳能源企业,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为共建清洁美丽的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原标题:中国华电党组书记、董事长江毅署名文章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