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邹平市职业教育育人提升行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办学要求,全面展示邹平市职业教育大赛品牌、育人成果、产教融合等方面取得的工作成绩和显著变化,大力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6月24日下午,邹平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

搜索历史清除
首页 >职教 >正文

山东鲁中职业学院初中后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新闻发布会举行

2024-06-25 10:40 来源: 中国山东网 

为进一步推动邹平市职业教育育人提升行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办学要求,全面展示邹平市职业教育大赛品牌、育人成果、产教融合等方面取得的工作成绩和显著变化,大力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6月24日下午,邹平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鲁中职业学院初中后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办学定位、工作举措、发展优势,并回答记者提问。

会议邀请到邹平市鲁中职业学院副院长张斌、邹平市教体局教学业务指导中心副主任李凯、鲁中职业学院招生就业处负责人李玲参加,由邹平市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李伟主持。

新闻发布会现场,邹平市鲁中职业学院副院长张斌介绍了鲁中职业学院办学方面的整体情况。近年来,邹平市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先后7次到学院调研指导工作,3次对职业教育发展作出批示,召开5次专题会议研究职业教育发展问题。在市委市政府支持下,学院坚持特色化办学、品牌化发展,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精细化管理水平,为邹平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技能人才。去年9月,投资13.4亿元、占地500亩的新校投入使用,学院办学条件和办学能力显著提升。站在新起点、谋划新发展,既感到责任重大、又感前途光明、信心满满,将在以下五个方面持续发力,奋力打造县域职教创新发展新高地。

擦亮“大赛”品牌。普教看高考,职教看大赛,职业院校的赛事活动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成果的大检阅,是师生精神风貌和熟练技能的大展示。近年来,学校多次承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山东省“技能兴鲁”职业技能大赛等赛事,并取得优异成绩。学生技能大赛获国赛5金10银6铜,学校先后有90余名同学获得技能免试资格升入本科。教师信息化及教学能力大赛获国赛16金10银11铜,成绩全省中职第一。学校持续以大赛为重要抓手,形成系部有特色、专业有队伍、人人能参与的参赛氛围,不断推动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建,用赛事活动的新成绩助力育人质量的新提升、打造鲁中品牌的新范式。

守牢“安全”底线。学校始终秉承学生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把维护校园安全、确保学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筑牢安全风险防控防线。严格落实学校领导在岗带班、值班人员24小时值班制度。推行“1530”安全教育模式,发布安全提醒警示,执行“日巡查、周检查、月排查、季督查”的风险隐患排摸机制,推动安全监管常态化、长效化。加强宣传教育,组织“安全第一课”、国旗下讲话、安全主题班会等活动,开展法律法规、安全防范、交通安全等专题教育,引导学生增强法治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强化警校联动,充分发挥警力驻校优势,建立健全联合会商、情况通报、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等制度,建设健康、安全、和谐的校园。

扛牢“育人”责任。学校始终将立德树人放在办学治校首位,以思想为先导,以价值为引领,以理想信念涵养匠心匠韵,以责任担当强化技术技能,持续构建完善“三全育人”新格局。红色铸魂融入初心教育,以红色文化、忧乐文化引领理想信念,以课堂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为载体,推动全方位育人;发挥升旗仪式、开学典礼、开学第一课、校园艺术节、重大节日、纪念日的教育和引领作用,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以思政课为主渠道,其他学科教师德育渗透,推进全员育人;组织“非遗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创设邹平剪纸、邹平扎染等多种形式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建设书法、绘画、民间舞蹈等传统文化社团,推进全程育人。

拓宽“办学”路径。学校树立“扎根邹平办职校,围绕产业强专业”办学理念,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围绕县域高端铝、食品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优化整合系部专业,专业设置与邹平支柱产业匹配度超过90%。牵头30余家企事业单位、汇聚省内外铝产业和教育领域“优质资源”和“高端大脑”,组建滨州市铝业产教联合体。与魏桥创业集团、创新集团等规模以上企业建立订单班、冠名班,与中小微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做到既服务县域龙头企业“主动脉”,又服务小微企业“毛细血管”。邹平规模以上企业超过50%的车间主任、技术骨干毕业于鲁中职业学院,学校已经成为邹平经济高质量发展人力资源供给的主渠道。

提升“治理”水平。学校坚持“充分论证、整体谋划、重点突破、有序推进”,扎实推动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坚持党建引领、优化顶层设计,完善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师生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构建“学校章程、基本制度、工作制度、部门规章”四个层级的制度体系,实现治理制度化;坚持共治共建、凝聚育人合力,形成政府、行业、企业、家庭、社会五方共同参与的改革发展咨询研讨模式,在制度修订、专业建设、学校发展等方面献言献策,实现治理多元化。助力学校进一步完善科学的决策机制、高效的执行机制、有效的监督机制,提升治理效能,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

在学校取得丰硕办学成果基础上,根据《山东省教育厅等3部门关于高水平中职学校联合高职院校举办初中后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通知》要求,学校联合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滨州职业学院等9所高职院校,申报涵盖机电类、信息类、汽车类等9个专业群的16个专业1130个指标获批成功。

由高水平中职学校联合高职院校举办初中后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探索,将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体现职业教育的社会定位。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教育改革力度,已经架起了从中职、高职到职教本科或应用型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立交桥”,职教成为升学与就业并重、与普通高中教育同等重要的一种教育类型,进大学深造不再是高中生的“专利”。职校学生不仅一样能圆大学梦,而且因为学习内容与社会需求联系更为紧密,“就业有能力,升学有优势,发展有通道”的优势也更加突出。初中后五年制高职的出现,给初中生带来了更大的选择空间,入学后连读五年,便可拿到由合作高职院校颁发的大专毕业证书。学院从专业建设、招生选拔、实践教学、校企合作育人等方面深入研究、持续改进、创新发展,全面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培养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邹平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水平技术服务和高质量人才支撑。

彰显长学制贯通培养优势。初中后五年制高职采取长学制培养方式,对接高职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师资、实训标准、产教融合进行五年一体化设计。学院按照学生身心发展和能力进阶要求,统筹安排教学活动,实施不间断教学管理,形成学用互嵌、螺旋递进的人才培养路径。公共基础课程设置方面,实现中高职课程无缝对接,有利于持续推进学生专业技术技能的培养;专业课程设置方面,依据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学生基础,逐步增加专业课时和时长,由浅入深地完成课程进阶,实现知识、技能的递进培养、螺旋上升。同时,将劳动教育、职业素养、创新创业教育等融入校园文化活动和一贯制课程教学全过程,更有利于学生素养的提升。五年制贯通培养,学生无须转学校、转身份,由同一办学主体育人,有利于人才培养方案的一体化设计,通过全周期、全链条、全覆盖的“三全培养”,实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高质量提升。

下一步,学校将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全力做好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任务收官工作,在贯通培养模式探究、校企合作创新发展、校园文化品质打造等方面持续提升,为推动全市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中国山东网记者 姚克 报道

课程推荐

活动推荐

畅销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