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天然气利用管理办法》,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同志就《天然气利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答记者问。(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氢云链ID:qingyunliankeji)《管理办法》指出,天然气利用分为优先类、限制类、禁止类和允许类,结合国家发改委今年印发的《产业结构

首页 > 氢能 > 制氢 > 天然气制氢 > 评论 > 正文

国家发改委天然气新政:对氢能“敞大门” 并收紧甲醇及合成氨政策

2024-06-24 10:18 来源:氢云链 

6月19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天然气利用管理办法》,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同志就《天然气利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答记者问。

(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 氢云链 ID:qingyunliankeji)

《管理办法》指出,天然气利用分为优先类、限制类、禁止类和允许类,结合国家发改委今年印发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 年本)》(以下简称“《指导目录》”),氢云链作以下总结:

1、天然气对氢能产业应用“敞大门”。考虑到我国“少气”的基本国情,《管理办法》中优先类应用主要包括终端民用类、基础设施类和交通类等民生和高附加值领域,其中油气电氢综合能源供应项目、终端天然气掺氢示范项目等高精尖天然气安全高效利用新业态为优先类应用。从氢能产业的角度看,天然气与氢能相关的应用场景主要就是综合能源站以及掺氢类应用,这基本可以说天然气对氢能产业应用“敞大门”。

2、新增甲醇产能项目已经难以缺少电解制氢。我国甲醇年产能约1亿吨,其中80%为煤制甲醇,天然气制甲醇、煤焦炉气各约占10%。根据《指导目录》,100万吨/年以下煤制甲醇生产装置被列为限制类,但我国百万吨规模以上的大型甲醇装置产能占比仅有50%。而《管理办法》直接将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甲醇及甲醇生产下游产品装置、以天然气代煤制甲醇项目列为限制类应用。这意味着我国基本已不能新增天然气制甲醇产能以及百万吨以下的煤制甲醇产能项目。

从近两年国内新增的甲醇产能类型来看,新增煤制甲醇产能占比快速下降,焦炉气制甲醇等产能走高,焦炉气制甲醇可近似看做副产气制甲醇,整体的增长空间有限。尤其随着甲醇产能的逐渐集中,较小规模产能面临较大的淘汰风险,但大型煤制甲醇产能投资巨大,往往需要分期投产,这基本意味着大型煤制甲醇项目未来扩产能需要加入电解制氢降低碳排放并实现增产的目的,较为典型的案例就是宝丰能源位于内蒙古在建的300万吨/年大型甲醇制烯烃项目,其中40万吨产能将通过逐年植入绿氢耦合的方式扩产。而新增中小规模的甲醇项目出于降碳增产或者调节碳氢比而难以避免需要增加电解制氢。

3、合成氨相关政策进一步收紧。本次发布的《管理办法》关于天然气的应用政策出现了进一步收紧的情况。根据此前发布的《指导目录》,以天然气为原料的氮肥被列为限制类产业,而《管理办法》则将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合成氨、氮肥项目以及合成氨厂“煤改气”项目均列为了限制类项目。

4、氢发电将成为重要的支撑电源。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同志表示,新能源发电波动性对燃气发电等灵活调节和支撑电源提出了新的需求。近年来,国内燃气轮机发电项目大幅增长,就在6月18日,中国石化首个参股的燃气发电项目在浙江安吉正式开工,重点用做夏季电力的顶峰兜底支撑作用。但考虑到未来整体灵活电力的规模,同时结合国内少气的国情,光靠燃气显然远远不够,氢能有望成为重要的支撑电源。这与各大央企纷纷下场研发重型掺氢燃气轮机的情况相呼应。

综上,随着双碳政策的不断收紧,氢能产业的“政策行情”将至。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同志就《天然气利用管理办法》答记者问时就表示,在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天然气利用各领域发展形势发生较大变化,交通领域特别是乘用车领域天然气燃料面临电、氢燃料等竞争,氢能等新业态发展对天然气的利用方式和发展方向产生影响。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