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SNEC第十七届(2024)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落下帷幕,天合元氢碱性电解水制氢装备及光储氢一体化解决方案引发市场高度关注。设备稳定运行是行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展会期间,天合元氢总裁段顺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目前大型绿氢装备产品的实际运行还有一些问题存在,所以产品的性能稳定

首页 > 氢能 > 制氢 > 电解水制氢 > 企业 > 正文

完美收官!2024SNEC天合元氢有话说

2024-06-17 16:40 来源:天合元氢 

今天,SNEC第十七届(2024)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落下帷幕,天合元氢碱性电解水制氢装备及光储氢一体化解决方案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截图20240617163329.png

设备稳定运行是行业发展的首要任务

截图20240617163615.png

展会期间,天合元氢总裁段顺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目前大型绿氢装备产品的实际运行还有一些问题存在,所以产品的性能稳定是目前行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尤其应该在电解槽宽负荷工况、氢氧纯度保障、频繁启停适应性方面下功夫。目前氢能行业缺乏相应的标准,产品在细节处理的差异化对装备整体的影响也缺乏实际案例的支持,但从目前实际应用案例上分析来看,由于电解槽的总装工艺差异导致的故障占比超过50%以上,可以通过提高总装工艺水平来降低电解槽故障率。

正是基于对产品质量高稳定性的考量,天合元氢重金在扬州打造全球领先的智能化、数字化、系统化的生产基地。目前厂房已全部完成,正在进行设备入场和调试,预计今年内可达成投产。基地采用国内领先的AGV全自动化产线,包括机框精制、自动化激光焊接、电镀产线,配备了先进的AI视频监控系统、工业控制网与智能物流系统,并自建了电镀产线。同时还配备20MW的出厂测试平台,保证每台设备在出厂前都能进行通电产气等测试。

通过对总装工艺现代化、精细化的过程管理,天合元氢着眼于设备质量稳定、性能稳定、交付能力稳定,为未来全球氢能产业做好最充分的准备。

坚持创新材料研发、加快产品迭代

截图20240617163713.png

展会期间,天合元氢副总裁卞铁铮博士发表了演讲,他提到,天合元氢通过对核心材料进行创新研发,对槽体结构进行改良设计,来提升碱性电解槽的产品稳定,保证技术领先。

目前碱性电解槽的效率较低,电流密度普遍在3000-4000A/㎡,30%以下低负荷运行不稳定、频繁启停响应速度慢等现象成为行业痛点,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升级迭代。天合元氢通过对电解槽小室结构进行改良,对内部流场进行精细化设计,采用创新性的隔膜,自研开发高活性和比表面积的催化剂,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使电解槽在较高电流密度下,仍能实现30%负荷工况下持续运行8小时以上,满载情况下电耗稳定在4.2-4.3kWh/Nm3。

光储氢”协同发展 构建能源新生态

截图20240617163820.png

展会上,天合元氢解决方案中心负责人巴海涛向到场的嘉宾介绍了天合元氢“光储氢”一体化解决方案的思路和进展。他说道,随着绿氢应用的不断深入,除了产品本身的可靠安全之外,系统控制手段和整体解决方案,也成为设备厂商的必备能力。

天合同时布局了光伏、储能、氢能三大业务路线,正是基于对未来绿电消纳场景的实际应用所做的长远战略规划,也将在这一发展路径上深耕研发,推出更加智能化、数字化、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未来基于安全可靠设备的光储氢系统将会成为工业领域低碳转型和支持绿电消纳的主要路径之一。

着眼全球市场布局本土化服务

截图20240617163906.png

未来,天合元氢着眼全球氢能市场,积极建立国际合作桥梁,与多个国内外大型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从电解装备应用与工艺包开发、光储氢系统工程设计、绿氢一体化项目开发等多个领域展开密切合作,积极布局在全球各地本土化的服务中心。

氢能原料和能源的双重属性决定了其全球化的特点,天合元氢对氢能产业的发展和布局有着长远的战略规划,将在技术创新与项目开发层面携手国内外企业共同推动绿氢产业高质量发展。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