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15日,第十七届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大会暨展览会(SNEC2024)在上海举办。金风科技以“风光储氢、绿动无限”为主题,携创新产品及解决方案亮相展会,全面展示其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多元化实践成果。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深刻变革,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系统中的比重逐年攀升。风、光、储、氢等可再生

首页 > 风电 > 风电整机 > 企业 > 正文

金风科技亮相SNEC2024,聚焦风光储氢融合发展

2024-06-17 10:21 来源:金风科技 

6月13-15日,第十七届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大会暨展览会(SNEC2024)在上海举办。金风科技以“风光储氢、绿动无限”为主题,携创新产品及解决方案亮相展会,全面展示其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多元化实践成果。

微信图片_20240617101504.jpg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深刻变革,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系统中的比重逐年攀升。风、光、储、氢等可再生能源的融合发展,已成为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和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关键。金风科技作为全球可信赖的清洁能源战略合作伙伴,主动匹配行业发展趋势,打造一系列高质量产品及解决方案,为新能源产业长远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微信图片_20240617101509.jpg

此次参展,金风科技全新发布的新一代液冷储能系统GoldStack2.0成为展会的一大亮点。该产品历经3个月电芯测试周期、60+项关键过程管控及20+项极端环境安全试验的严苛考验,具有高安全性、高经济性和高可靠性。与上一代产品相比,单舱系统容量提升34%、单位面积容量提升3%、系统设备成本降低3%、电站占地面积降低22%。为使储能系统特性深度匹配环境特征,适应高海拔、高盐雾、高风沙、高寒、高热等各类极端环境,金风提供定制化储能解决方案,差异化调整材料及选配设备,全面满足市场需求。

微信图片_20240617101513.jpg

与此同时,金风科技还在SNEC2024上全面展示了其在清洁能源生产、储存、转化及应用领域的最新实践成果。

在能源生产领域,金风科技凭借全球领先的风电技术与产品,已实现全球累计装机超119GW,逾51000台运行风电机组遍布世界。本次大会,金风特别展示了海陆大兆瓦“捕风利器”——GWH221/230-8.X~11.XMW陆上旗舰平台、GWH252/266-16.XMW海上旗舰平台。金风构建风机、场端和云端三位一体全领域技术体系,同时应用构网型技术,有效保障电网安全,增加客户收益,从而为深远海风电整体解决方案提供支撑。此外,覆盖超低风速到高风速全场景的高可靠性智能化机组,以及智能化、高效率、专业化的运维服务,将为“千乡万村驭风行动”的广泛落地提供坚实保障。

微信图片_20240617101517.jpg

在能源储存领域,秉持“储能即服务”理念,金风科技致力于打造更安全、更经济、更可靠的储能产品,为客户提供涵盖电站运维、电网辅助、电力交易的24小时储能运维服务,最大限度提升储能系统可用率和度电收益。2023年,金风科技储能业务迎来高速发展,全年出货量超3GWh,并以3.4GWh的储能系统中标量位列行业第四。当前,金风储能产品已在全国范围内近100个项目中投入运行。

微信图片_20240617101521.jpg

在能源转化领域,金风科技整合可再生能源发电、氢能、化工技术以及一体化设计、EPC、运维等服务模块,形成可再生能源化工整体解决方案,为“氢”新时代注入强大绿色动力。依托金风科技深厚的风电业务积累,该方案为氢能制备提供稳定、独立的绿色能源支撑,确保制氢的高效率和高收益。同时,方案在能源侧、电源侧、生产侧进行整体调度优化,凭借“风、光、储、氢”统一成熟的管理体系和技术支持体系,减少弃风、弃光调度,有效保障交付与服务质量。在绿氢耦合应用方面,金风正在建设全球最大风电制氢耦合制绿色甲醇项目——兴安盟风电耦合制50万吨绿色甲醇项目,将为航运巨头马士基集团提供绿色燃料,为全球港航业低碳转型提供动力。

微信图片_20240617101525.jpg

在能源应用领域,金风科技继续深化“三减碳+一平台”解决方案,通过数字化能碳管理平台,在用能侧、供能侧和交易侧减碳,实现贯穿全过程的能源管理和碳排管理,为企业创造碳减排最佳经济性路径。面向新型电力系统构建零碳解决方案,推动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融合发展,目前已推动超550个零碳项目在港航物流、钢铁冶炼、石油石化、数据中心、养殖农业等行业全面落地。

微信图片_20240617101530.jpg

金风科技始终致力于推动清洁能源发展与应用,通过探索风、光、储、氢一体化的聚合优势,为全球伙伴提供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展望未来,金风科技将继续坚守“可持续 更美好”的未来社会能源愿景,以技术创新为动力,推动清洁能源供给的平滑性、经济性和安全性不断迈上新台阶。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