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保障和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是须臾不可忽视的“国之大者”。2014年6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国家发展和安全的战略高度,准确把握国内外能源发展大势和规律,创造性地提出了“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为新时代我国能源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推动能源事业发展,安全高效是

首页 > 火电 > 火电产业 > 企业 > 正文

哈电集团:当好能源安全新战略践行者 助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2024-06-14 09:48 来源:哈电集团 作者: 邹海雷

能源保障和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是须臾不可忽视的“国之大者”。2014年6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国家发展和安全的战略高度,准确把握国内外能源发展大势和规律,创造性地提出了“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为新时代我国能源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推动能源事业发展,安全高效是根本要求,绿色低碳是鲜明特征,电力装备是主要力量。10年来,作为我国电力装备制造业的领军企业,哈电集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践行能源安全新战略,坚定不移推进能源消费革命、能源供给革命、能源技术革命、能源体制革命,深化国际合作,助力我国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为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贡献了哈电智慧和哈电力量。

消费向绿,供给提质,大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能源消费更加绿色,节能降碳的生产制造方式加快形成。10年来,哈电集团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源安全、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等重要论述,不断优化公司发展战略,先后出台了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纲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行动方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案等战略性指导文件30余个,以绿色低碳理念融合、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发制造节能降碳为重点,不断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推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的思路举措和生动实践。

相继制定《哈电集团“十四五”节能环保发展规划》《哈电集团绿色车间评价标准》《员工绿色安全行为手册》等文件,持续完善节能减排管理制度体系,组建公司安全生产、职业健康、环境保护委员会,从思想和行动层面不断持续夯实绿色制造基础。完善绿色供应商管理制度,将绿色采购理念融入采购和供应链管理全过程、各环节,3家企业入选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名单。全面实施绿色工厂改造,淘汰处置生产制造高能耗设备10000余台,主要生产型企业已全部通过国家级绿色工厂认证。立足打造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加快推进数字化车间、生产线、加工单元建设,公司多个场景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智能制造优秀示范场景。坚持用绿色电力制造绿色产品,以绿色电力改造助力节能减排,因地制宜安装光伏发电设备2500千瓦,近三年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年均降低5.9%、二氧化碳排放量年均降低17.6%。

与此同时,优化生产工艺,针对新改扩项目采用先进成熟的节能环保技术装备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大力开展节能环保技术研发和应用,大型炉窑改造、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等项目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固废危废从产生、运输、贮存到处置的全链条管控力度持续加大,进一步提升污染物排放管控能力。

能源供给方式的多元化,为高质量发展铺就绿色底色。10年来,哈电集团始终聚焦保障国家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坚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发展方向,在服务新型电力系统、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中不断研发制造更加清洁低碳、更加安全高效的发电装备。特别是2022年以来,公司聚焦主责主业加大投入力度,围绕产业基础再造建设了抽水蓄能基地、主氦风机基地、高温气冷堆基地,为推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奠定了基础,累计提供绿色低碳发电机组近3367万千瓦、高效节能电机近31万台。

火电机组实现装备跨越式升级,在煤炭清洁利用及能效提升方面取得积极成效。百万千瓦灵活高效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应用于大唐雷州、赣能丰城、国能清远等电厂,调峰、降碳效果显著。从国内在建最大煤电项目内蒙古上海庙超超临界百万千瓦汽轮发电机组项目,到西北地区最大调峰火电项目甘肃电投常乐项目等等,应用了哈电集团先进技术的火电机组,正将清洁电力输送给千家万户。投运进入倒计时国能盘山升级及延寿改造项目,改造后两台机组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超过35万吨。

大力发展非煤能源,积极稳妥发展水电、核电、光热发电、压缩空气储能等清洁能源。自主研制百万千瓦白鹤滩水电站右岸8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世界最大充电宝”丰宁抽水蓄能电站为北京冬奥会提供全绿色电能;自主研制的全球首台高温气冷堆螺旋盘管式直流蒸汽发生器,全球首台大功率、高温热态电磁轴承结构主氦风机成功助力“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投入商业运行;参建的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国家试验示范项目实现高质量投运……一批批“哈电制造”的清洁高效能源装备,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供了强劲动力。

创新引领,改革攻坚,着力推动能源技术发展

瞄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一项项技术突破、一个个创新成果落地,彰显出哈电集团不断攀升的创新能力。10年来,哈电集团坚持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实施“科技领先行动”,搭建了“一中心四平台”创新体系,在攻克“卡脖子”关键技术方面持续深耕细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容量高水头水轮发电机组、高稳定性抽水蓄能机组、超超临界二次再热锅炉技术等多项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3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奖励184项,为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促进提升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经过持续攻关和积累,多项新能源技术和装备制造水平已达到世界领先。自主研制的百万千瓦白鹤滩水电站项目攻克了20余项世界性技术难题,水轮机最优效率高达96.7%,习近平总书记致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发电的贺信中指出“白鹤滩水电站实现了我国高端装备制造的重大突破”。采用白鹤滩精品机组的研制模式,单机容量40万千瓦、700米超高水头的阳江3台抽水蓄能机组已全部高质量投产发电,水电装备技术发展持续领跑。灵活高效二次再热超超临界百万千瓦发电机组,660兆瓦超超临界褐煤锅炉,高效超超临界、超低能耗、超低排放“三超”燃用低热值煤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陆续成功应用;参建的世界首例高位布置汽轮机在国华锦界电厂成功投运,并获“国家优质工程金奖”;“5MWe超临界二氧化碳锅炉”入选“世界先进清洁能源装备”榜单,新型低碳煤电技术持续创新。1300兆瓦级自主化核电发电机实现技术突破,中广核太平岭首台自主化核电发电机正式进入生产制造阶段,核电装备自主化水平上不断攀升。先进电机、高端阀门、数字孪生等领域不断取得技术突破,填补了一批电力装备领域技术空白。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改革步履永不停歇。哈电集团坚持把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作为一项全局性、战略性、引领性重大任务来抓,以建设世界一流装备制造企业为目标,将深化改革作为企业推进管理提升、加快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抓实重点任务、抓住核心问题、抓准关键环节,围绕产业发展和数字化转型深化组织机构改革。巩固提升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果,“双百行动”“科改行动”考核取得优异成绩,电机公司、佳电股份、阀门公司入选创建世界一流专业领军示范企业。持续强化公司治理,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全面提升精益管理水平,深化开展“三级书记抓质量”,不断激发企业内生动力。

共享机遇,互惠共赢,着力加强国际能源合作

10年来,哈电集团坚定“走出去”战略,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立足主责主业,恪尽职守,模范履行央企责任,广泛开拓海外工程承包及电力设备市场,为沿线国家提供电力解决方案,累计实现海外正式合同签约额1000多亿元人民币,产品出口到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坚持以精品工程打造中国名片,大力支持“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电力基础设施建设,一大批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标志性工程加速落地实施,连续10年入围“全球最大250家国际承包商”榜单。总承包的迪拜哈斯彦项目是世界首台实现双燃料满负荷供电的电站项目,创造了中资公司首次以投融资和总承包模式进入中东电力市场的先例,2023年荣获英国安全委员会颁发的国际安全奖;厄瓜多尔美纳斯水电站项目采用清洁能源,每年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9万吨以上,推动了厄瓜多尔能源格局的变革,使当地清洁能源发电占比达到90%。目前,高效清洁的气电、水电、新能源以及非电力业务已成为哈电集团国际市场开发的核心目标,传统煤电业务依赖程度正大幅度降低,转型发展绿色能源、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成效凸显。

哈电集团在在承建国际项目时,也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带动当地就业中厚植民生福祉。在阿联酋,为迪拜哈斯彦项目施工区内的28850株珊瑚移植到适合生长的临近海域,保护濒危珍稀物种鹰嘴海龟繁殖;在厄瓜多尔,美纳斯水电项目为当地创造了近2700个工作岗位;在墨西哥,为曼萨尼约项目所在地捐赠2092棵特有果树,并对发现的野生动物进行救助和迁移;在苏丹,为当地援建学校、幼儿园,修建体育场,让孩子们尽情奔跑、乐享童年;在巴基斯坦,与当地民众共抗洪水,唱响新时代的中巴友谊之歌。

面向未来,哈电集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坚定走能源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道路,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能源绿色转型中彰显“大国重器”“顶梁柱”责任担当。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