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确立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中心任务。深入推进电力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高水平电力安全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是电力行业肩负的重大使命。深刻认识电力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

首页 > 火电 > 火电产业 > 评论 > 正文

章建华署名文章:深入推进电力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024-06-04 09:53 来源:中国电力报 作者: 章建华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确立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中心任务。深入推进电力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高水平电力安全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是电力行业肩负的重大使命。

深刻认识电力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意义

当前,我国能源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积极稳妥推进,能源结构快速转型,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对电力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

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动力源泉,电力是应用最为广泛的能源,电力安全攸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推动电力行业更好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对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必须始终把确保电力安全可靠供应摆在重要位置,不断完善电力安全治理体系,持续提升电力安全治理能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可靠的电力支撑。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迫切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电力系统集发、输、供、配、用于一体,机械、电磁和网络过程相互影响,牵一发而动全身。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加快建设,电力系统装机结构、运行特征、控制基础等发生深刻变化,相关安全理论、方法和技术创新迫在眉睫。唯有主动识变应变求变,针对性提升电力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才能有效防范化解风险,保障新型电力系统的安全建设和安全稳定运行。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新能源产业是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发展新能源涉及风电、光伏、储能等一系列新技术新产业,必须进一步建设好新能源基础设施网络,推进电网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和智能微电网建设。但随之而来的一系列更为复杂、防控难度更大的安全风险挑战,也对电力安全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必须加快推进电力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保障新能源安全发展,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筑牢电力安全“底色”。

准确把握电力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原则

深入推进电力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遵循行业发展规律,准确把握好三个重要原则。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电业为人民,不断满足人民对电力安全、稳定、充足供应的需求是电力安全工作的根本目标。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才能牢牢把握电力安全治理的目标和方向。我们要始终坚守人民立场,准确把握电力安全工作的民生属性,持续提升电力惠民利民水平,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生产生活用电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

坚持系统观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对各领域发展的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电力系统是一个整体,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好源网荷储各要素和规划、设计、建设、运行等各阶段工作。我们要从国家安全、能源安全的大局出发,落细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要求,系统研究分析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对电力安全的影响,加强顶层制度设计,积极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安全治理体系,稳步提升治理能力,为电力系统安全转型保驾护航。

坚持守正创新。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经过长期不懈努力,特别是新时代以来,我国电力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电力安全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体制机制、工作流程和经验做法,我们必须总结好、传承好、发扬好。随着新能源的跃升发展、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等,电力系统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电力安全将面临诸多新的风险挑战。我们必须把创新摆在电力安全治理的突出位置,加强科技自主创新,加快构建高水平自立自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电力行业基础能力更强、科技创新体系更具活力、本质安全水平更高。

推进电力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点任务

推进电力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项长期任务和系统工程,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既充分认识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久久为功打好持久战,又实事求是务实解决当前突出问题矛盾,聚焦用力打好攻坚战。

着力增强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驾驭能力。随着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和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大量接入电力系统,“双高”特性日益显著,系统抗扰动能力呈下降趋势,这些变化对我们驾驭电力系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要进一步加强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特性研究,完善大电网安全风险管控体系,推动源网荷储安全共治。要严格落实《关于加强新形势下电力系统稳定工作的指导意见》,强化系统安全稳定和供电充裕度的系统论证,提高规划设计阶段系统稳定分析深度,加快推进网架补强工程。要修订完善电网抵御自然灾害设防标准,加强电力应急体系和应急力量建设,切实增强电网韧性,积极应对极端自然灾害带来的严峻挑战。

聚焦提升重大事故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成效。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重要要求,组织开展好能源电力系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通过实施一批基础性“人防、技防、工程防、管理防”措施,针对性解决一批长期困扰行业安全的基础性、根源性问题。突出防范群死群伤事故,深入开展电力建设工程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严厉打击转包、违法分包、审批手续不全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快推动电力安全治理向事前预防转型,推动实现从管理向治理、从单一因素管控向系统性治理、从遏制事故发生向全面提升本质安全水平转变。

持续夯实电力安全治理基层基础工作。要发挥技术的基础支撑作用,强化安全技术体系建设,加快智能化、无人化等先进技术在电力安全领域的推广使用。健全完善安全管理体系,结合新形势、新要求、新标准,开展安全规章制度“立改废释”,规范安全生产行为,提升科学管理水平。全力打造“和谐·守规”的电力安全文化,强化安全意识培养,规范安全行为习惯养成,推动构建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安全文化建设长效机制,有效发挥安全文化的引领作用。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落实“三管三必须”要求,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行业监管责任、属地管理责任落实,构建齐抓共管工作体系,确保安全责任链条无缝衔接、层层压实。

加快推进电力安全治理重大课题研究。今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也是研究谋划“十五五”规划工作思路的重要一年。我们要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扎实做好“十四五”电力安全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围绕新型电力系统安全治理体系建设、跨省跨区输电通道安全、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理顺电力安全监管体制等重点领域开展分析研究,提出“十五五”电力安全治理的工作思路、关键任务和重大举措,做到谋定而后动。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6月是全国第23个“安全生产月”,电力行业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能源安全新战略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各项活动,以推动电力安全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践行“两个维护”,以电力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成效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作者为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