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在国家数据局联合多部门举办的第七届数字中国峰会上,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一区域一集控”项目荣获“最佳成果十佳解决方案”。“十四五”以来,国家能源集团坚持多元化、快速化、规模化、效益化、科学化发展新能源,截至2023年底,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装机规模达9623万千瓦。随着规模的快速增

首页 > 发电信息化 > 评论 > 正文

“一区域一集控”让新能源管理“天涯若比邻”

2024-05-27 14:56 来源:国家能源集团 作者: 马俊虎

5月24日,在国家数据局联合多部门举办的第七届数字中国峰会上,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一区域一集控”项目荣获“最佳成果十佳解决方案”。

“十四五”以来,国家能源集团坚持多元化、快速化、规模化、效益化、科学化发展新能源,截至2023年底,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装机规模达9623万千瓦。随着规模的快速增长,遍布全国各地的新能源场站交通不便,点多线长,新能源管理也面临新的挑战。在新疆,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场站遍布天山南北,南北跨度1500公里,东西相距最远1200公里,曾经日常管理都成为难题。如今,运行人员坐在乌鲁木齐的集控室里就能控制全疆各地的场站,这就是“一区域一集控”带来的好处。

2022年,国家能源集团启动新能源“一区域一集控”项目,建成投运22个区域集控中心,建设“全容量、高可靠、可调节、多元化”的区域集中监视控制系统,区域集约化管控模式逐步在全国范围推广。截至2024年5月,“一区域一集控”项目共纳管风电场370个,风机20907台;光伏电站103个,光伏发电设备42345台,构建“采得尽、看得见、管得住、用得好”的海量新能源实时数据体系,81万测点数据实时入湖。全集团可远控范围达93.3%,可调度权转移省区数量增加至18个,全集团可调度省区范围达60%,集控运行工作取得实效。

该项目发挥集团产业资源协同优势及加强一体化管控,适应新型电力系统需要,从“源随荷动”向多种能源解耦运行的方式转变,向风光火储一体转变;促进了体制机制创新和管理方式变革,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效能。湖南区域发挥区域统一调度能力,统筹风光水火一体化生产运行情况,结合省内市场形势对省间电力现货交易进行分析判断,优化交易策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2023年共成交电量2800万千瓦时,较去年增长38.7%,市场占有率15.88%列全省第一。

区域集控中心聚集区域内运营主体,耦合火电、可再生能源发电、电力营销等电力业务,贯通电力生产-运检-营销全链条业务流程,探寻煤电与可再生能源联营方式,促进电力产业业务协同创效。广东等省区率先实践整合存量资源,拓展增量效益,延展电力产品和综合性服务解决方案,成为区域能源统筹中心,推进电力产品的精细化开发利用,实现价值创造。

集团新能源集控产品实现了对外推广和落地,为晋能集团山西区域新能源集中监管、中信泰富内蒙古锡林浩特区域管控、中煤集团陕西榆林区域监管和中核集团贵州区域智能电站提供全生命周期系统建设。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