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广东清远印发推进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提质增效工作方案,其中指出,加快推动工业窑炉、锅炉、压缩机、泵、电机、变压器等重点用能设备系统节能改造,推广应用先进节能降碳技术、工艺、装备和产品。其中还提到,加快工业互联网、物联网、5G、千兆光网、工业边缘数据中心、高性能智算中

首页 > 输配电 > 保护与控制 > 政策 > 正文

广东清远印发推进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提质增效工作方案

2024-05-16 08:50 来源:清远市工信局 

5月15日,广东清远印发推进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提质增效工作方案,其中指出,加快推动工业窑炉、锅炉、压缩机、泵、电机、变压器等重点用能设备系统节能改造,推广应用先进节能降碳技术、工艺、装备和产品。

其中还提到,加快工业互联网、物联网、5G、千兆光网、工业边缘数据中心、高性能智算中心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工业企业内外网改造,鼓励大型集团企业、工业园区建立各具特色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原文如下:

清远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印发清远市推进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提质增效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和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根据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印发的《广东省推进工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提质增效工作方案》和市有关方案要求,加快推动工业企业开展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清远市推进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提质增效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清远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4年5月10日

清远市推进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提质增效工作方案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高质量发展大局作出的重大部署。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根据《广东省推进工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提质增效工作方案》(粤工信技改函〔2024〕6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切实树立“大技改”理念,将技术改造作为坚持制造业当家,提升制造业质量效益水平的重要抓手,以扩大生产能力、提高产品合格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生产效率为主要目的,以工业产业“百千计划”为引领,以传统制造业为重点,以节能降碳、超低排放、本质安全、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绿色化发展为重要方向,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聚焦有色、家具、轻纺、电子、食品饮料、钢铁、石化、建材、化工、医药等重点行业向更高层级、更高质量发展,提升重点行业新质生产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024年,推动超过260家工业企业开展技改和数字化转型;到2027年,工业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0%、75%;重点行业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基本退出、主要用能设备能效基本达到节能水平,本质安全水平明显提升,创新产品加快推广应用,先进产能比重持续提高。

二、主要任务

围绕扩大生产能力、提高产品合格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生产效率等目标,聚焦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的“先进设备更新行动、数字化转型行动、绿色装备推广行动、本质安全水平提升行动”等重点任务,实施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扩能增量、提质增品、降本增利、提效增值等四大重点行动,全力提升技改数字化转型的质量和效益。

(一)聚焦重点行业,实施扩能增量行动。

1.开展技术改造赋能提升活动。积极配合全省技改重点任务细化落实具体活动。联合银行开展“技改服务地市行”活动,加强技改政策的宣贯和技改企业服务。支持引导工业企业运用数字化技术、智能化装备改造提升现有产业链供应链,大力推广制造业企业数字化“链式改造”模式。推动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分行业、分场景打造一批数字化转型示范项目,支持建设“走进十行百县”等品牌活动。

2.推动工业领域规模设备更新。重点推动铜材加工、铝材加工、稀有金属、农副食品、现代制鞋、智能家居、改性材料、汽车零部件、电子电路、纺织、电动自行车、石化化工、动力电池、生物发酵等行业更新一批高技术、高效率、高可靠性的先进设备;推动石化化工、医药、电子等行业围绕设计验证、测试验证、工艺验证等中试验证和检验检测环节更新升级一批试验检测设备;推动石化化工老旧装置改造升级,按照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要求加快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推动安全应急和环保战略性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培育安全应急和环保产业,实现全市应急与环保产业规模持续增长,集聚效应逐步显现,创新能力显著提高。

微信图片_20240516084836.png

3.推动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落实绿色工厂梯度培育管理实施细则,发挥绿色工厂在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中的导向性作用。根据我市产业特色建立市级绿色工厂培育库,积极推动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带动园区内、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创建绿色工厂,打造一批具有先进典型示范绿色工厂。

4.加强技改优质企业培育。积极开展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工作,做好单项冠军企业政策宣传,积极组织开展国家及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推荐工作,积极争取国家及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政策资金支持;组织开展创新型中小企业评价、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推荐工作;积极发动组织企业参加省开展的“大手拉小手”活动,加强大中小企业融通对接。

5.推动中小微企业示范创新。积极开展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申报工作,引导平台基地加强技术改造服务支持。开展投资理论与方向、技术改造相关政策解读、企业经验分享等培训。

(二)围绕重点细分行业,实施提质增品行动。

6.推动设备更新试点工作。围绕大规模设备更新提出的重点方向,按照省级试点工作要求,在摸清木质家具和电子专用材料行业改造现状和痛点堵点的基础上,制定整体解决方案,探索细分行业通过改造实现提质增效的有效路径。加快智能家居领域标准体系建设,开展从单品智能到设备互联再到场景互通的基础标准研究和标准应用示范,对家居场景涉及的多产品开展跨领域融合标准研制。推动电子专用材料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

7.加强品牌和质量建设。落实“广东制造”质量品牌提升工程,支持企业以卓越质量为目标建立先进质量管理体系,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开展QC(质量管理)成果发布,推广宣传一批工业企业质量品牌成长优秀实战案例。落实国家在重点用能行业重点领域发布的节能降碳、环保、安全、循环利用等相关标准,引导企业对标先进标准实施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提升产品质量。

8.实施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组织企业积极参加国家十大类纺织创新产品培育推广活动,打造广东纺织行业名品方阵。组织企业积极参与“三品”全国行广东站活动及“百千万工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成果展,支持有条件县(市、区)创建国家“三品”战略试点示范城市。

9.加快食品工业提质升级。积极推动南部食品制造、北部种植养殖产业融合发展,加大广东省食品工业培育试点县培育建设力度,指导开展食品行业数字化转型、设备更新,促进食品工业提质扩需。

10.激发工业设计和创新动力。推动设计创新,发挥工业设计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的引领作用,持续实施《工业设计赋能清远行动计划(2022-2025年)》,组织企业参加省工业设计大赛,举办清远市“市长杯”工业设计比赛,开展省(市)级工业设计中心申报认定工作,推进工业设计粤东粤西粤北行专项行动,举办工业设计师培训,工业设计进企业、进园区、进院校活动,面对面帮助企业解决工业设计方面的问题。支持企业研制推广一批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加快推动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

(三)加强金融和政策支持,实施降本增利行动。

11.争取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政策支持。落实国家和省级企业技术改造奖励及再贷款金融政策等,鼓励推荐符合条件的优质项目积极争取相关支持,加大对工业企业设备更新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放大作用,大力推行“政府贴息、银行让利、保险增信、租赁补贴、风险共担”的技改金融政策,积极引导金融资本参与技改。

12.降低制造业企业发展成本。强化企业服务,结合我市实际,出台《清远市贯彻落实〈广东省降低制造业成本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实施意见》,全力推动降低制造业税费、用电、物流、融资和社保等成本,提升制造业企业竞争优势。

13.支持企业绿色循环发展。落实国务院有关意见要求,推动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和新能源汽车退役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用好省级绿色循环发展专项资金。支持鼓励再生资源利用企业提标升级,积极申报国家规范条件企业。加快应用固废处理和节水设备,升级工业固废和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设备设施,面向石化化工、钢铁、建材、纺织、造纸、皮革、食品等已出台取(用)水定额国家标准的行业,推进工业节水和废水循环利用,改造工业冷却循环系统和废水处理回用等系统,更新一批冷却塔等设备。

(四)围绕产业创新平台培育,实施提效增值行动。

14.推动企业加快技术创新突破。鼓励支持企业积极参与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平台载体培育建设,促进产业链上中下游协同创新、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快突破产业链关键共性技术;至2027年新增培育超4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一批创新型中小企业。

15.发挥典型引领示范作用。贯彻落实广东省工业技术改造“百企千项”示范行动,结合本地区产业优势,积极推荐技术改造标杆企业,梳理展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推进技术改造工作的经验做法,加强同行业技改典型案例复制推广,引导行业企业主动对标行业先进、加快技改步伐。至2027年全市培育示范企业10家以上,典型重点技术改造项目30个以上。

16.深化企业智能制造发展。推广应用智能制造装备和软件,以“机器换人、数据换脑”推动制造业全流程智能化,加快建设智能工厂。深化人工智能技术在生产制造等场景融合应用。积极培育广东省智能制造生态合作伙伴,建设智能制造公共技术支撑平台。借助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盟广东分盟作用,搭建智能制造系统集成技术研发、行业应用、供需对接和市场推广公共服务平台。

微信图片_20240516084839.png

17.推动数字化赋能产业发展。开展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专项行动,推动建设供需对接公共服务平台,优选和发布符合中小企业需求、性价比高的数字化产品和解决方案,引导供需双向精准对接,围绕各地重点产业推动中小企业抱团转型。加大工业软件推广应用力度,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全行业全链条的普及应用,推动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普及跃升。加快工业互联网、物联网、5G、千兆光网、工业边缘数据中心、高性能智算中心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工业企业内外网改造,鼓励大型集团企业、工业园区建立各具特色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微信图片_20240516084841.png

18.持续提升能源利用效率。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绿色装备推广行动,加快钢铁、建材、有色金属、家电等行业生产设备绿色化改造。落实《广东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对照《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能效先进水平、节能水平和准入水平(2024 年版)》,以能效水平提升为重点,鼓励工业企业开展节能诊断和能效对标,加快推动工业窑炉、锅炉、压缩机、泵、电机、变压器等重点用能设备系统节能改造,推广应用先进节能降碳技术、工艺、装备和产品。严格落实能耗、排放、质量、安全等强制性标准和设备淘汰目录,依法依规淘汰不达标设备。

微信图片_20240516084844.png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实施工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提质增效行动,各县(市、区)要摸清工作底数,主动对接项目需求,强化服务指导,要建立完善工作推进机制,统筹资源要素,对照本方案研究制定细化举措、抓好推进落实,加强供需对接,围绕大规模设备更新领域,聚焦制造业领域重点设备生产企业,摸清主要设备供给情况;做好宣传指导及项目跟踪服务,为企业开展设备更新等技术改造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二)加强政策保障。各县(市、区)要提前储备一批高质量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项目,积极争取上级相应专项资金支持。强化省级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撬动作用,提高使用效益,通过设备奖励、保险增信、贴息等多种方式,支持本地区企业加快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

(三)加强政银企合作。落实好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专属金融支持政策,密切与银行、保险、融资租赁机构等合作,向金融机构推荐有融资需求的技术改造重点项目。引导金融机构聚焦设备更新、技术改造、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等创新金融产品。

(四)加强要素保障。鼓励地方加强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要素资源保障,将技术改造项目涉及用地、用能等纳入优先保障范围,对不新增土地、以设备更新为主的技术改造项目,推广承诺备案制,简化前期审批手续。各县(市、区)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牵头负责本地区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工作组织实施,要完善工作机制,做好政策解读,加强协同配合,建立重点项目库,推动各项任务落实落细。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