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17日,常州市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常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3年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以下简称《计划》)的通知。《计划》明确2024年工作计划,是擦亮新能源品牌。聚焦“新能源之都”建设,重点抓好新能源应用推广,加快建设“新能源应用示范工业园区”、“新能源应用示范服

首页 > 储能 > 储能应用 > 电网侧 > 政策 > 正文

江苏常州2024年能源工作计划:加快国信溧阳共享储能电站等项目建设

2024-01-18 09:16 来源:常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17日,常州市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常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3年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以下简称《计划》)的通知。

《计划》明确2024年工作计划,是擦亮新能源品牌。聚焦“新能源之都”建设,重点抓好新能源应用推广,加快建设“新能源应用示范工业园区”、“新能源应用示范服务业集聚区”、“新能源应用示范美丽乡村”。依托4个整县光伏建设试点,着力提升分布式光伏建设规模,加快薛埠镇茶光互补等一批集中式光伏项目建设,争取光伏建设规模达到250万千瓦,强化绿色能源保障,合理布局全市电网侧储能项目,加快国信溧阳共享储能电站等项目建设,力争建设规模达到140万千瓦。积极开展碳达峰行动,争创碳达峰试点城市,探索建设绿色低碳产业链公共服务平台,强化能耗总量强度和碳排放控制,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持续推进钢铁、印染、电镀、涂料产业整治提升,出台《常州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办法》,倒逼产业体系加快转型。

原文如下:

市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常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3年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的通知

各辖市区发改(经发)委(局),常州经开区经发局,委各处室:

现将《常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3年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常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4年1月16日

(此件公开发布)

常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2023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推动经济回升向好的各类挑战,全市发改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532”发展战略,扎实开展“重大项目攻坚突破年”活动,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第一:稳

一是经济运行稳。积极应对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市场需求仍显不足等不利影响,出台《关于稳岗留工提振消费助力经济全面复苏的若干政策措施》,制定20条务实举措,推动全力稳岗留工保运行、提振消费市场添活力、持续减负增效强信心、全面开足马力稳经济。强化经济运行调度,落实省、市月度(季度)经济运行分析交流机制,完成12期全市经济运行监测分析月度专报,全市经济起势有力、整体好转,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省前列、领跑苏南。202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迈上1万亿元台阶;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80.3亿元,增长7.7%,税收占比达86%、全省第一;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左右,增速近两年始终保持苏南第一;实际到账外资超20亿美元,实现进出口总额3184亿元。

二是机构改革稳。平稳、有序、顺利完成国动办机构改革各项工作,科学修订“三定方案”,明确处室设置与职数配置,完成原人防人员整体转隶,档案资料交接等相关工作。优化调整常州市国防动员委员会成员单位,拟制国防动员实施预案,国防动员工作实现良好开局。

三是安全保障稳。组织编制《常州市2023年电力负荷管理预案》《常州市2023-2024年冬季天然气供应应急预案》,有力保障能源供应。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持续推进涉粮巡视问题整改,整改率达98.3%,全力抓好粮食收储轮换,全年累计收购粮食46.5万吨,完成地方储备粮轮换10.91万吨,落实成品粮储备计划1.21万吨。稳步推进人防工程,全市完成工程立项62.33万平方米,新开工51.15万平方米,竣工78.03万平方米,编制《常州“两湖”创新区核心区人民防空控制性专项规划》。扎实开展政府基金风险排查和绩效评价,组织电力、油气管道、人防、粮食行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推进各项安全生产工作落细落实。

第二:强

一是思政谋策强。开展常州市“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把握关键,狠抓重点,以评估抓落实、促发展。聚焦城市能级提升,开展常州市接轨融入上海大都市圈工作研究,完成《常州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2022年度建设运营情况报告》。聚焦“新能源之都”建设,配合参与起草《关于支持常州新能源之都建设的意见》由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绘制“新能源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图谱”,完成《新能源汽车消费相关测算数据情况报告》,研究制订《常州市新能源应用推广财政奖补资金实施细则》,编制《常州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常州市新型储能发展规划(2023-2027)》。

二是资源争取强。积极向上争取各类资源,全年争取中央、省相关资金20亿元,同比增长9%,获地方政府专项债295亿元,同比增长51.4%,创历史新高。积极争取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7个项目投放基金13.1亿元,到位配套资金71.4亿元,组织申报增发国债项目97个,资金115亿元。积极探索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模式,运河五号创意街区项目入选全省盘活优化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典型案例。加强REITs试点项目培育,钟楼区基础设施产业园区、金坛保障性租赁住房列为省级REITs储备项目,常州高新区基础设施产业园区列为省级REITs意向项目。积极申报国家“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项目,纳入省级储备项目49个,纳入国家清单项目4个。争取重大项目建设用地,312国道改扩建、丹金高速、德胜河航道整治工程、南航天目湖校区三期工程等4个项目纳入支持清单,新增用地95.75公顷。全力支持理想汽车扩能,北汽重卡完成新产品备案,莱赛尔、比亚迪零部件项目顺利通过太湖流域战新项目论证,国能常州2✕100万千瓦机组扩建项目顺利开工,国信溧阳储能电站纳入省级电力规划。积极争取国务院、省政府督查激励,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老工业基地改造2个事项获国务院督查激励,固定资产投资、现代服务业等8个事项共获9项省政府督查激励,成绩创历史新高。

三是产业支撑强。常州市新能源产业融合集群入选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示范拟推荐公示名单,新增国家企业技术中心2家、市级工程研究中心35家。新增省高质量发展集聚示范区16个、省级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领军企业15家,入选省“两业”融合试点单位17家,总数全省前列。新增省级产教融合型试点企业26家,推进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经验入选国家发改委《全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典型案例》。助力新能源之都建设,推进新能源应用推广,提高光伏电池见板率,全市光伏新增装机容量68.25万千瓦,全年发电量累计19.89亿千瓦时。

第三:快

一是项目推进快。修订完善《常州市重大产业项目库管理办法》,编制印发《常州市“重大项目攻坚突破年”活动评比办法(2023年度)》,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全年29个省重大实施项目上报投资313.5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28.19%,其中19个新建项目开工率100%;市重大产业项目上报投资1016.78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27.09%;新增入库项目123个,其中超10亿元或1亿美元项目46个,推进中简高性能碳纤维及制品、新运骨干冷链仓储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竣工投产。建立两湖创新区项目库,完善推进机制,166个在库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55.44亿元,投资完成率93.78%。制定辖市区政府投资项目考核细则,助力政府投资项目高质量高标准推进。城市轨道交通二期工程、地铁5号线工程、中吴大道西延智慧快速路工程开工建设,德胜河航道整治工程、常州机场航站区改扩建工程初步设计获批。加快推进政府投资项目、中央预算内项目的竣工验收,完成26个政府投资项目、3个水利项目的竣工验收。

二是数字转型快。开展《常州市“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中期评估,以数字赋能为导向,以场景应用为抓手,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构筑“数字常州”战略优势。扎实推动政府数字化转型,制定《常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数字化转型工作方案》,常州能源管理“驾驶舱”“社会信用监管监测”2个应用场景入选《常州市政府数字化转型特色创新工作2023 年任务清单》,常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监测分析平台上线运行。建立全市经济运行监测数据交流共享机制,依托“政企通”平台开展政策解读、申报指导,推动奖补事项“非申即享”,助力打造数字政府运行体系。

三是改革攻坚快。牵头开展的6项改革任务纳入全市深改工作要点,其中“打造全国营商环境最优城市”“深入推进两湖创新区建设”等2项改革任务被纳入全市重点改革任务,《“一转型”焕发工业基地新生机》获市十大改革名片。溧阳、金坛顺利进入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市、区)培育名单,数量全省第一(全省共20家)。“潜心发展民营经济,培育更多示范典型”经验全省推广,“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应用支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典型经验全国推广。石墨烯小镇、智能传感小镇、南山竹海风情小镇3家单位顺利通过首批省级特色小镇验收命名,数量全省第一。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体制改革、农村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2项试点任务圆满完成。制定出台《常州市重大项目“拿地即开工”实施方案》,全面推行 “拿地即开工”工作机制,累计助力超90个省市重大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刷新项目建设“常州速度”。

第四:优

一是开放合作优。深化“三对口”工作,成功签订《常州市与安康市进一步深化对口协作框架协议》《常州市和盐城市2023年度南北结对帮扶合作协议》《推进常州—盐城结对建设科创飞地合作协议》,落实对口援建帮扶资金3.8亿元。扎实推进“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推出“一带一路”十周年全媒体跨国新闻行动,发布“一带一路”十年逐梦——《新丝路新使者》宣传片,积极推动天合光能境外投资项目落户中阿产业园,成功组织第三届江苏发展大会“常州之芯——两湖澎湃”活动,全年完成境外投资项目备案113个,总额7.56亿美元。成功举办2023年常州创洽会,首次发布龙城金谷三年发展成果。

二是绿色发展优。牵头制定《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常州市对照排查问题清单及改进落实工作方案》,狠抓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编制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省级试点工作方案,全力破解“化工围江”工作经验在央视《新闻联播》报道。完成洮滆片区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试点中期评估,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流域治理工作经验获国家发改委肯定。制定《常州市碳达峰碳中和研究报告》《常州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编制《常州市碳达峰试点城市申报方案》报省发改委评审,成功举办首届双碳服务大会暨碳管理体系合作伙伴大会。出台《节能减排三年行动计划》,截至2023年三季度全市单位GDP能耗下降率达12.22%,位居全省前列,21个年综合能源消费量5000吨标准煤以上项目通过省发改委节能审查,审批通过率100%。瑞赛环保成为国家级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企业。

三是民生保障优。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我市入围全省首批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培育名单。着力推进减负增效,认真落实国家、省清费减负各项政策,预计减轻企业(个人)负担约2亿元。针对住宿餐饮、文体娱乐等商业企业,自来水水价、天然气综合结算价格降低0.1元/立方米,全省率先推出贯彻农产品初加工用电价格政策组合拳,预计为900余家农业加工企业降低用电成本超千万元。先后出台《新能源汽车停放服务收费优惠实施细则》《关于调整常州市主城区机动车免费停放时长和部分停车设施收费标准的通知》《关于调整常州市主城区部分停车设施收费标准的通知》等政策,明确常州市主城区(不含金坛区)普通住宅空置物业收费和室内装饰装修产生建筑垃圾收费要求,市民满意度明显提高。全年平价蔬菜平均让利幅度约35%,平价米油肉蛋平均让利幅度约15%,让利惠民总金额约680余万元。

第五:实

一是党建工作实。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制定《市发改委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实施方案》《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汇编》,举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党性教育培训班,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高质量开展主题教育,成立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坚持在强化理论武装,深入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确保主题教育稳步开局,扎实推进,取得实效。坚持把市委巡察与主题教育结合起来,站在讲政治、讲大局、讲党性、讲规矩的高度,坚决拥护,积极配合,高效高质完成市委巡察各项任务。强化支部建设,机关第三支部荣获市级机关“书记工作室”,重大项目建设促进中心党支部荣获市级机关“特色支部”,《云上数字 链上党建—数字经济综合党委激活发展新动能》获市级机关“融合党建”十佳案例。

二是调查研究实。制定《关于在全委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中大兴调查研究的行动方案》,明确13个重点课题推进落实,深入开展“三访三问三促”活动,组织正反典型案例解剖式调研,完成《常州市碳达峰碳中和研究报告》《2022年常州市股权投资市场发展报告》《2022年常州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领域运行报告》《常州市2022年物流业发展情况分析报告》等一大批调研报告,1项调研成果获省发改委2022年度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瞄准四个聚力提升消费能级—常州争创区域消费中心城市的路径思考》得到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三是工作作风实。制定《2023年度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理清四级党建责任,确保责任落实不留死角。召开落实“四敢”精神动员会暨作风建设大会,表彰先进、树立典型,进一步激励全委上下锻造一流作风、营造一流环境、创造一流业绩,努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优质干部队伍。全年举办7期“发改下午茶”活动,深入了解企业困难问题,针对性地研究建议对策,窗口完成行政审批事项169件,依申请公开103件,均按期办结,无超期,无投诉。认真办理人大建议41件、政协提案57件,满意率100%。

2024年工作计划

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是入围“万亿之城”的开局之年。全市发改系统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激扬斗志,锚定目标、真抓实干,更好展现走在前、做示范的“发改担当”。

一、坚持在统筹研判上下功夫,树好发展“风向标”

一是落实政策驱动。创造性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的若干政策措施》等一揽子政策,牢牢抓住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政策“窗口期”,及时疏通政策落实的堵点卡点,解决企业发展的难点痛点,努力提振发展信心。编制《常州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制定促进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的意见和系列政策,出台总部经济、平台企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形成组合效应、释放政策效能。

二是强化监测调度。抓好“十四五”规划实施年度监测、终期评估,围绕“532”发展战略、新能源之都建设等新目标新任务,加强城市定位、人口问题、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社会民生等重点领域的前期研究,高质量完成“十五五”规划基本思路起草。紧扣高质量考核要求和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年度发展目标,跟踪重点指征性指标,动态评估经济大盘走势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一批苗头性问题,加强调度频次,确保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高度关注投资、就业、物价、外资外贸、房地产市场等关键指标,及时提出务实有效的对策建议,切实提升经济形势分析研判、预警监测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提供高质量的决策参考。

三是考核评定促进。深入研究省高质量考核指标体系变化,学透规则、精准施策,围绕省考核指标和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做好指标分解和传导,通过半年评估、跟踪监测等途径,指导督促各辖市区不折不扣完成全年任务,以市考的高质量力促省考取得好成绩。抓好2024年度星级企业评定,加强对在库星级企业的跟踪监测,从新视角发现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为市委市政府决策参考提供多角度支撑性分析。

二、坚持在项目建设上下功夫,强化经济“硬支撑”

一是以谋扩储。聚焦全市“532”发展战略、“新能源之都”精心谋划储备一批强基础、补短板、增后劲、利长远的重大项目,为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科学编制2024年市级政府投资计划,加快推进REITs项目储备、培育和申报工作,研究出台三年行动计划方案,建立市级REITs项目储备库。建立常态化推介民间投资项目机制,滚动向社会公开发布向民间资本推介的项目清单,让民间资本在我市有更多的好项目可选可投。加强投融资方式研究,针对投资领域中的热点难点,开展投融资模式分析和研究,引导和推动各板块创新投融资模式,促进投资稳定增长。

二是加码提速。优化《常州市重大项目库管理办法》,修订完善《重大项目评比办法》,不断优化“全方位、全流程、全周期”项目管理模式和“周巡查、月调度、季督查”项目推进机制,大力推进时代上汽二期、比亚迪二基地等省市重大项目提速建设,以优质产业项目有效投入引领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进一步加强重大项目建设服务保障的若干政策措施》政策效用,加快推进常泰铁路、盐泰锡常宜铁路、地铁6号线一期工程等项目前期工作,争取丹阳至金坛高速公路、德胜河航道整治工程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

三是靠前服务。密切关注国家政策风向,准确把握窗口期,指导帮助项目单位优化建设方案,提高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央预算内资金项目申报质量。加强对上衔接,及时掌握项目信息,真正实现上级政策第一时间了解,项目信息第一时间知晓,项目材料第一时间提报,争取一批产业、交通、能源、水利、环保、城中村改造、新基建项目纳入国家和省项目清单。深化重大项目建设审批“一件事”改革,常态化开展省市重大项目“拿地即开工”,探索推广更多2.0、3.0版本,为全省“拿地即开工”提供“常州经验”。

三、坚持在做大做强上下功夫,抢占产业“制高点”

一是做强新能源产业。牢牢把握新型工业化这一关键任务,主攻智能制造装备和新能源产业集群,编制新能源战新集群建设方案,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和人才链相互贯通,积极争创新能源国家级战新产业集群。坚持以“整车带动、头部牵引”,围绕新能源核心产业和链主企业,完善本地配套供应链体系,探索建立全产业链集群发展格局,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地。围绕生产性服务业六大领域,做优做强重点龙头企业、总部平台企业,加大产业集聚区培育扶持力度,依托“新能源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图谱”,推动“两业”深度融合,提升产业竞争优势。

二是擦亮新能源品牌。聚焦“新能源之都”建设,重点抓好新能源应用推广,加快建设“新能源应用示范工业园区”、“新能源应用示范服务业集聚区”、“新能源应用示范美丽乡村”。依托4个整县光伏建设试点,着力提升分布式光伏建设规模,加快薛埠镇茶光互补等一批集中式光伏项目建设,争取光伏建设规模达到250万千瓦,强化绿色能源保障,合理布局全市电网侧储能项目,加快国信溧阳共享储能电站等项目建设,力争建设规模达到140万千瓦。积极开展碳达峰行动,争创碳达峰试点城市,探索建设绿色低碳产业链公共服务平台,强化能耗总量强度和碳排放控制,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持续推进钢铁、印染、电镀、涂料产业整治提升,出台《常州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办法》,倒逼产业体系加快转型。

三是升级新能源引擎。狠抓改革创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重点推进武进区国家级双创基地以及常州高新区、钟楼区、科教城和西太湖科技产业园等省级双创基地建设,抓好中以科创学院新工科全创改试点,高标准培育一批装备关键件、光伏、动力电池等领域的工程研究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加强“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重点推进中阿产能合作示范园建设。推进新能源领域战略性基金设立运作,引导社会化投资基金加大对我市新能源产业领域成长性、创新型项目的投资力度。

四、坚持在能级提升上下功夫,展现高质“万亿城”

一是强“中轴”。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编制出台常州市2024年度重点工作清单,深入研究谋划上海大都市圈、锡常协同发展、毗邻地区协同发展路径。深化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国家城镇化建设示范县建设,启动新一轮乡村振兴规划编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建设,持续推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物流通道建设,开展物流业景气指数工作试点,大力培育省级示范物流企业、省级物流领军企业、4A级以上物流企业,加快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努力突破动力电池智慧储运集中仓建设、整车出口滚装码头等难题。

二是聚“核心”。全力提速“两湖”创新区建设,持续谋划储备一批优质项目纳入“两湖”项目库,加密加大调度频次和力度,进一步健全完善“周督查、月调度、季通报”的工作机制,确保各项政策资源要素向“两湖”倾斜。加快推进腾龙大道、中吴大道西延等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协调推进南医大常州校区、西太湖外国语学校等功能性项目,支持会展中心、文体中心等项目建设,全面提升“两湖”创新区形象。

三是优“环境”。研究制定2024年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任务清单,做好《常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立法工作,筹划编制常州市营商环境指南,扎实抓好国家、省营商环境评价迎评准备,确保取得与增长速度相匹配、与城市美誉度相适应的成绩。加快落实全国统一大市场任务清单,深入开展省级民营经济示县(市、区)工作。建立政府诚信履约监管系统,加快推广“信易贷”模式,探索建立个人诚信分机制,聚焦市民旅游、停车、健身、就医、出行等难点堵点,打造更多信用数字化应用场景,擦亮全国信用示范区名片。

五、坚持在改善民生上下功夫,提升人民“幸福感”

一是厚植生态底蕴。扎实落实长江大保护专项行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专项行动各项工作任务,加快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确保如期完成整改任务。深入推进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省级试点,探索形成具备地方特色的“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化机制。全面完成洮滆片区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国家试点任务,开展《常州市塑料污染防治条例》立法调研,探索制定低价值可回收物回收处理相关政策,促进生活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

二是绘就惠民底色。常态化开展“发改下午茶”活动,畅通政企互动渠道。落实国家、省天然气价格机制改革政策,适时启动自来水和污水处理收费动态调整,探索研究新能源行业用能优惠价格政策,适时出台我市城镇生活垃圾收费管理实施办法,制定民办中小学、幼儿园收费管理办法,出台《常州市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管理办法》,修订《常州市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和《常州市住宅小区汽车停放收费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全市物业服务收费行为。积极扩大普惠性养老托育服务供给,聚集“一老一小”做好项目摸排,争取城企合作普惠专项资金,培养普惠性养老托育市场环境,逐步减轻居民养老和托育负担,积极争创国家儿童友好城市。

三是严守安全底线。牵头开展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考核工作,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全面完成巡视巡察问题整改,切实保障粮食安全。优化完善电力负荷管理,及时编制有序用电方案,全力保障电网安全和民生用电。扎实抓好油气管道、人防工程常态化安全检查巡查,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提升行业安全水平。建立健全国防动员工作机制,推动国防动员工作纳入全市高质量考核,修订新一轮人民防空方案,组织实战化训练演练,计划全年完成人防工程立项30万平方米、竣工45万平方米。

六、坚持在党的建设上下功夫,凝聚发改“新力量”

一是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按照中央和省市委部署要求,认真开展好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教育引导全委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学思想、见行动,推动理论学习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开展好学原著、悟原理,领导下基层理论宣讲,大兴调查研究,学榜样找差距等活动。深入开展“四下基层”、“双报到、双服务”等活动,推动党员干部扎实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服务企业。

二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抓好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贯彻落实《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和其他各项规定,定责更加精准,督责更加深入,述责更加规范,推动全委各级党组织切实把管党治党责任落到实处。持续推进党建与业务融合,让党旗在一线飘扬。做好市委第三巡察组巡察市发改委后半篇文章,对巡察反馈的问题照单全收,销号管理,建章立制,切实把巡察整改成果转化为工作实效。建立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分析研判机制,严格履行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强化制度执行,抓好日常管理,把管理和监督寓于实施领导的全过程。

三是持续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扎牢思想篱笆,绷紧廉政之弦。始终保持“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持之以恒推进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扎实开展党的纪律教育,强化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规矩意识。持续改进机关作风,优化政务服务,强化问责问效,激励担当作为,为当好市委市政府的参谋助手提供优良作风保障。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点击空白区域关闭图片,
双指拖动可放大图片,单指拖动可移动图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