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山东德州供电公司员工来到位于庆云县的三峡新能源储能电站项目现场检查设备运行情况。该项目于10月底全容量并网,装机容量为30.1万千瓦/60.2万千瓦时,充电一次能满足全县客户约5小时的用电需求。
素有“中国太阳城”之称的德州近年来创新分布式光伏并网消纳模式,开展“绿电亮德·风光无限”特色实践。截至11月底,德州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789.72万千瓦,新能源发电量占比连续5个月超过50%。
“集中汇流”模式普及
光伏发电并网更顺畅
“出租自家屋顶建光伏,不用掏一分钱,每年还能拿到1200元的租金。”12月5日,临邑县张家庙村村民张洪春对上门回访的供电员工说。2021年7月,山东首个“集中汇流”屋顶光伏规模化开发项目在张洪春家开工建设。
“集中汇流”模式是指在乡村集中开发屋顶光伏,将光伏发电汇集升压后接入配电网,在周边区域统筹消纳。企业出资安装光伏组件、低压汇集线路、升压变压器,村民出租屋顶收取租金,供电企业提供并网服务。
2021年7月起,德州供电公司调研了5个试点县区的283栋公共建筑、745座工商业厂房、4303个村庄的屋顶资源,确定分布式光伏开发规模和时序。该公司调度控制中心还研发电网承载力监测微应用,围绕电压偏差、电流越限等开展量化分析,引导分布式光伏在承载力高、接入能力强的区域发展。
技术推广离不开政策支持。2021年,山东省能源局在《关于报送整县(市、区)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开发试点方案的通知》中明确“集中开发汇集、就地就近消纳”为主的实施路径;2022年,德州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切实做好分布式光伏并网运行工作的通知》,推动“集中汇流”模式在全省10个地市19个县区的131项光伏发电项目快速落地。
“群调群控”模块上线
光伏出力有了调节器
在德州供电公司供电服务指挥中心配电自动化大屏前,能看到分布式光伏接入台区的运行数据。
今年2月,配电自动化系统“群调群控”模块上线,实现配电自动化系统、多元协同管控系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配电云主站4个系统的数据贯通。
面对新能源电源大量并网对配网安全稳定运行带来的挑战,德州供电公司推广安装台区智能融合终端,实时采集电网末端用电信息。光伏数据通过该公司研发的“5G+可信WLAN”多合一控制终端传送至“群调群控”模块。该模块在线路发生反向重过载时会自主调整配电网运行方式,保证光伏电量消纳;在调节资源用尽时,通过柔性调节分布式光伏发电出力,保障设备安全运行。
目前,德州实现了对102座总装机为34.56万千瓦的分布式光伏电站出力的柔性调节,占当地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的92.7%,已在174个存量反向重过载台区开展自动柔性调节736轮次,累计调节低压户用分布式光伏42166次。
“云储能”项目建成
光伏配上了蓄电池
11月13日,齐河县供电公司刘桥供电所副所长朱永墩来到晏城街道小高村,帮助客户检查“云储能”设备接线的运行情况。今年1月,该村建成国内首个“云储能”项目。
“云储能”项目利用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将分布式储能资源聚合在一起,搭建统一平台,实现能量共享和管理。“云储能”主要由现场的分布式储能、控制终端和管控平台组成,根据调控指令进行充放电。“用不完的电一部分并入电网,剩余部分存入储能装置,等光伏发电少时再把电送出去,就像是为每个光伏发电设备配上了一个蓄电池。”齐河县供电公司发展部主任张毅介绍。
小高村有60户居民,可开发分布式光伏规模达300千瓦。据测算,如果为全村配上186千瓦/372千瓦时储能,每天充放电1次,每年额外获得的电量收益再加上储能容量补偿,综合收益率可达5%以上。
齐河县供电公司正探索打造有源配电网,让分布式光伏更好地参与电网调峰。该公司已在小高村、曹虎村等6个村建设分布式储能,聚合后将初步形成2700万千瓦时“云储能”规模。
原标题:创新并网消纳模式 服务“中国太阳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