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形势下电力系统稳定工作的指导意见》,引发业界广泛关注。作为能源智库,国网能源院组织相关专家对上述文件进行了初步剖析,力求助力业界准确理解和把握政策精神。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为此,中国电力公众号推出了“能源政策解析”栏目,借此与业界同仁交流学习。
2023年9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形势下电力系统稳定工作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2023〕1294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电力系统稳定工作的重点任务。《指导意见》提出要按照夯实稳定物理基础、强化稳定管理体系、加强科技创新支撑的总体思路,做好新形势下电力系统稳定工作,并具体提出了18项重点工作任务和4项组织实施保障。
“双碳”战略推动下,未来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将深入推进,电力日益成为实现能源转型的核心力量,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电力系统电源构成、电网形态、负荷特性、技术基础、运行特性等均发生深刻变革。电源构成向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发电为主转变,系统“双高”特征日益显著,电力可靠供应和安全稳定运行面临全新挑战。《指导意见》的出台,对于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面对新的要求、新的挑战,需坚持系统思维和底线思维,夯实电力系统稳定基础。
一是坚持系统思维,统筹电力系统安全供应充裕水平和新能源合理利用水平。安全供应充裕水平方面,充裕的发电能力是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基础。未来随着新能源发电占比的进一步提升,系统发电能力呈现概率化发展趋势,电力系统发电能力的充裕度呈现逐渐下降,系统的合理备用率如何选取需要深入探讨,需研究新能源、储能、火电、水电及需求侧资源满足不同时间尺度充裕性的能力和科学评估方法,开展多时间尺度的充裕性评估,以系统思维统筹源网荷储各环节发展,夯实系统顶峰能力基础;新能源合理利用水平方面,随着新能源发电装机占比逐渐提升,保持较高的新能源利用率水平需要付出更多的系统成本,应结合新能源资源禀赋和系统消纳条件,积极探索树立新能源合理利用率理念,以合理的新能源利用水平引导电力系统各环节调节能力配置,为电力系统稳定运行提供必要的支撑和调节能力。
二是坚持底线思维,强化对电力系统“不确定性”增加的应对。新形势下电力系统稳定面临外部因素和内在机理“两个不确定性”增加。外部影响因素方面,新能源占比提升带来的源侧不确定性、多元负荷接入带来的荷侧不确定性以及极端天气、极端事件等带来的不确定性均在增加;内在稳定机理方面,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的“双高”特点,导致新型稳定问题不断涌现,对新型电力系统稳定机理与运行特性的认识存在不确定性。要深刻把握电力安全保障底线要求,建立健全电力安全监测预警机制,强化电力安全储备制度和电力应急保障制度,提升电力安全治理能力。
本文来源于《能源研究观点·专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