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事德电站位于伊拉克瓦西特省境内,项目建设全部采用中国设备和中国标准建设,也是上海电气首个自主EPC总包和长期运维的大型电厂项目。项目一期工程为4台330兆瓦机组,二期工程扩建2台610兆瓦机组,成为伊拉克目前最大的燃油发电机组之一。电站发电量占伊拉克全国发电量的20%左右,高峰时期确保了首都巴格达地区70%的电力供应。
在距离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东南120公里的底格里斯河畔,矗立着一座现代化程度较高的燃油(气)发电厂,那便是伊拉克华事德电站。
地处亚欧交通要道的伊拉克,曾经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然而2003年伊拉克战争后,电荒一度成为这个西亚国家最头疼的民生问题。仅在2007年,伊拉克国内平均每户伊家庭每天断电时长就达到16小时之多,让这片先后孕育了苏美尔文明和巴比伦文明的古老土地日趋凋敝。
这一情况在2010年发生了根本转机:这一年的5月1日,由上海电气EPC总包的华事德电厂正式开工。
4000多名中方员工克服诸多困难,连续奋战1200多天,最终在2014年4月完成4台330兆瓦机组合同全部条款约定,取得临时移交证书。二期2台610兆瓦机组也于2015年6月投入商运。
6台机组投产发电后,巴格达的每天停电时间就从原先的每天12小时逐步下降至4个小时左右,整体电力供应得到显著改善,周边地区的居民用电短缺现象也得到了缓解。
然而,上海电气和伊拉克的情缘并未结束:动荡的政局叠加纷杂的内乱,让这个原本就人口骤减的国家出现了严重的劳动力不足现象,更别提有专业基础的电厂专业技术人员了。于是在2013年6月,伊拉克电力部与上海电气签署运维服务合约,而这落笔一签就足足维持了十年之久。
由原先的工程总包商,变成电站运行维护服务商,这一转变过程让项目建设者一时难以适应。相比大开大合的建设过程,运维工作更为细水长流;运维人员既要迈过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这两道坎,还要克服水土不服、管理标准不统一等问题,难度可想而知。
中伊人员的合作起初并不完美:由于缺乏基础知识,很多伊拉克技术人员即便观摩过数次检修工作后,仍然难以单独完成运维工作。厘清头绪之后,项目现场开始着手招聘阿拉伯语翻译,又在当地招募了多名会讲阿拉伯语的中国人。这样双重保险、双管齐下,加上项目部人员全程盯人式指导,这才确保了机组的正常运行。
当然,运维者们深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他们一面放榜招募,欢迎伊拉克当地人来到华事德电厂工作,一面参考国内电厂运维模式,用最短时间设立了检修部、生产技术部、化学运维部、生产安全保障部等多个部门,基本覆盖了电站全部运行和维护工作。
在团队建设上,华事德电站把上海电气、分包单位和业主方三类人捏在了一起,每个部门里都有这三类人。上海电气华事德项目部有35名员工,其中近20人驻守在伊拉克,每半年轮流换岗。相关分包单位约有380名中方员工,主要负责电站维护工作。业主方约有3000多名员工,其中有一些专业技术人员和新招聘的当地大学生等。
图片来源:新华社
经过将近一年时间过渡,从最初的费解,到逐渐磨合,再到如今的默契,中伊两国技术人员在多年共事之后,不论是日常运行检查环节,还是紧急状况应对期间,如今都已心有灵犀,无需太多协调,各司其职、各就其位,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十载光阴,上海电气帮助伊拉克培养了上千名的工程建设和电厂运维人员,赢得了伊拉克国内外的一致好评。从集控室大厅,到送风机一旁,如今在电站厂区内的任何角落,你都可以看到到中伊员工共同工作的和谐场面。
如果说建造华事德电厂是“硬联通”,培训伊拉克技术人员是“软联通”,那么,电气建设者们十年如一日,热心电厂周边民生事业,就足可以称为中伊两国人民的“心联通”。
从帮助当地困难村民落实就业,到援助当地村镇道路建设,再到为当地学校无偿援助教学物资,电厂方圆百里的住家几乎无人不知上海电气这么一家来自中国的企业。
2019年9月,时任伊拉克总理的阿迪勒·阿卜杜勒-迈赫迪在访华期间,专程到访上海电气集团总部,对上海电气在伊拉克战后重建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给予由衷感谢,并多次强调这是“中伊两国合作的重大成就。”
据中国驻伊拉克大使馆统计,中国企业近年来积极参与伊拉克战后电力重建,中方承建的电厂承担起伊全国一半的电力供应,而上海电气负责运维的华事德电厂又占据了电力供给的近半壁江山。
截至2023年上半年,华事德电厂累计发电量已超过1400亿度,基本满足首都巴格达地区日常的电力供应。十三载同患难、十一年共成长,上海电气不仅为伊拉克千家万户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和平、合作、发展、共赢”的核心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