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尽风霜雨雪的“追风铁汉”——记风电事业部客户服务中心工程项目部服务经理胡进荣【人物档案】胡进荣,男,出生于1986年11月,2010年毕业于湖南农业大学,农机化专业。2010年7月,进入风电事业部从事售后服务工作,现任风电事业部客服中心华北大区区域经理,2018年被评为风电事业部优秀服务经理;201

首页 > 风电 > 风电产业 > 报道 > 正文

尝尽风霜雨雪的“追风铁汉” ——记风电事业部客户服务中心工程项目部服务经理胡进荣

2023-09-14 09:37 来源:北极星风力发电网 

尝尽风霜雨雪的“追风铁汉”

——记风电事业部客户服务中心工程项目部服务经理胡进荣

【人物档案】

胡进荣,男,出生于1986年11月,2010年毕业于湖南农业大学,农机化专业。2010年7月,进入风电事业部从事售后服务工作,现任风电事业部客服中心华北大区区域经理,2018年被评为风电事业部优秀服务经理;2019年被评为风电事业部优秀党员;2014年、2019年两次获评风电事业部先进个人。

在崇山峻岭,在戈壁大漠,在辽阔草原,那些迎风挺立、优雅转动的风力发电机,犹如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让人赞叹不已。风机转动的背后,带来的是万家灯火和五彩霓虹,但对于风电售后人来说,却是荒原僻野下长久的坚守。为了保障风机的正常运转,吃过多少苦,流过多少汗,只有自己心里清楚。

胡进荣,就是诸多风电售后人中的一名优秀代表。他领略过东北的滴水成冰,西北的狂沙卷地,南方的灼灼烈日,高原的极度干燥和稀薄空气……

扎根在风电项目一线10年,他已是风电行业的“老兵”,在镜头前,他有着与33岁年龄不相符的“成熟”。他的脸庞,写满风的印记,他的人生,已布满风的踪迹。

铁汉白水印1.jpg

严寒酷热,在极端环境里磨砺

2010年的一个冬夜,内蒙古通辽风电场寒风呼啸,随着宿舍取暖的炉火渐渐熄弱,屋顶水汽凝成了冰块,掉落床上,把胡进荣从睡梦中冰醒。

他再也睡不着了,裹紧被子熬到天亮。“睡前烧火炉热得流汗,半夜火熄后冷得发抖”,他说这就是那边的生活常态。

几个月前,刚从大学毕业的胡进荣进入了风电事业部。经过近半年培训,被派往内蒙古通辽风电场,担任售后工程师,成为当时外派的五位优秀新员工之一。

在这片半荒漠化的草原里,气候和生活的不适应给来自南方的他来了一个“下马威”。这里没水洗澡,每周一次开车到百公里外的县城洗澡、买菜成了他和同事们最开心的事。这里风沙很大,工作一天嘴里会吹进不少沙子,每次吃饭前碗筷都要重新洗刷。

冒着零下30多摄氏度的低温作业,更是一种极限挑战。在离地70多米高的风机机舱里,由于空间狭小,他需要全程站立,少则几个小时,多则一整天。手冻僵不听使唤,就放到胸口捂一捂;想喝一口带上去的水,却早已成了冰块。“我爱吃蛋黄派,但在这里,蛋黄派的奶油冻住后,吃在嘴里就像是嚼蜡块,难以下咽”,胡进荣说。

当他渐渐适应了东北的气候后,因工作需要,又被派往云南,来了一个冷热大交替。

云南的太阳“毒”,紫外线强,到项目没几天,胡进荣就被晒脱了皮。夏天上风机维护作业,塔筒爬到一半,就已经汗透了。由于通风口少,加上运行齿轮箱做功发热,被太阳炙烤的机箱达到了40多摄氏度,就像一个蒸笼,一进到里面就让人喘不过气来,而胡进荣和同事们通常带着防暑药,在里面一呆就是几个小时。在云南的雨季,风场的车路常被冲毁,有一次为抢修故障,他和同事抬着50多斤重的工具和配件,在山里的泥路步行了10多里。

吹过了寒风,熬过了酷热,也让胡进荣从“新兵”迅速成长为项目的主要技术力量,肩上担子更重了。

苦且益坚,迎难而上勇担当

带着在先前几个风电场积累的丰富经验,2015年,胡进荣来到了由株洲所提供106台机组的宁夏西华山风电项目,开始担任技术骨干和临时负责人。

西华山风电场最高海拔2600米,是我国风电场建设难度最大的风电项目之一。胡进荣和同事们通力配合,以惊人毅力,克服高原上沙尘暴、酷寒等困难,与业主单位一道,创造了135天建成投产和2.5天完成64台风机调试的速度,打破了行业记录。该项目获得了“全球最佳风电项目”“国家优质工程奖”等诸多殊荣,向世界展示了株洲所风电产品的卓越品质和风电人的顽强作风。

随后,他来到海拔更高的青藏高原,担任青海诺木洪风电场现场经理,由单纯的技术工程师成长为基层的管理者。

铁汉白水印2.jpg

这片海拔约3200米的戈壁滩,氧气稀薄,气候干燥,前一个月几乎每天早上起来都流鼻血,嘴唇也长满了泡。高原上施工难度非常大,在这里爬一台风机比平时爬两台还要累。70多米高的塔筒,每上爬几米就要停下来休息,拧紧一个螺丝,都要喘上几口气。

但是,再苦再累,胡进荣和他带领的团队从不退缩,义无反顾地投入到工作中。

由于他们在项目中的优良表现,在业主心中增加了不少“印象分”,公司和业主单位后来有了更深入的合作。

2018年,从青海诺木洪风电场离开后,在偏远项目工作了8年的胡进荣,第一次来到了离家较近的项目——湖北省荆门市的栗溪风电场。与老家相似的气候环境和生活习惯,让胡进荣感到了前所未有的亲切和舒适。

但这种舒适并没有持续多久。去年,公司负责建设的太仆寺旗300MW风场项目开工。在公司急需用人之际,有着丰富工程建设经验的胡进荣挺身而出。他再一次背起行囊,奔赴内蒙古,担任风场工程经理兼服务经理。至今,他仍在这个风大雪大、机位分散、山多坡陡的风场里奔波。

由于他工作中的杰出表现,去年,胡进荣还被任命为华北区的区域经理,负责区域内多个省份18个风电场的建设指导和管理,并进行人员培训,带出了一批独挑大梁的技术和管理骨干,把足迹留在了更宽广的荒原里,把汗水洒在了更多的风机上……

尝尽离别,家是最大的牵挂

“环境再苦都可以克服,但思乡思亲之苦是没法摆脱的,家是最大的牵挂”,每次聊到家里的母亲和妻儿,这个饱经风霜雪雨的“铁汉”,总会流露出别样的柔情。

进入风电行业10年来,胡进荣与家人相聚的日子少之又少。父亲前几年去世了,母亲的身体也不太好。常年在外漂泊,不能在父母身边尽孝,这是胡进荣内心最苦涩的感触。

对于一年有超过300天时间在项目一线的胡进荣而言,回衡阳老家探亲更像是平常人的出差,每次要回家,都会提前一周兴奋得睡不着觉。

胡进荣5岁的儿子聪明可爱,知道爸爸要回来,每次都兴致冲冲地要求妈妈带着他去车站接,但是当爸爸下了车,真正站在面前的时候,他却有了陌生感,腼腆地低下头,不肯说话。几天过后,爸爸要回去工作了,他却紧紧抱着爸爸的腿,不肯放手。

自然环境的严酷,与家人的长期分离,也曾让胡进荣打过退堂鼓,期间还不乏一些公司高薪聘请他。在这个行业,因受不了苦而离职的大有人在。

但胡进荣却说,看到团队的融洽相处,看到项目获得的一个个大奖,看到自己历经风雨而取得的进步,看到千家万户的温暖灯火,让他倍感自豪,让他更加笃定自己的人生选择。

“我是一位父亲、一个儿子、一名丈夫,也是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不惧风雨,砥砺奋进,是我应有的本色!”

【寄语/述评】

难熬荒原僻野,平常人叹息一日如十年;

不惧风霜雪雨,风电人坚守十年如一日。

这些能源转型时代“最可爱的人”,带着企业的责任、家庭的期望和人生的追求,随风而动却初心不改,千磨万击而历久弥坚。他们奋斗的姿态,不正如那迎风矗立于山巅的“钢铁巨人”吗?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点击空白区域关闭图片,
双指拖动可放大图片,单指拖动可移动图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