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7月7日,固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强市五年计划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优化发展清洁能源。坚持“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加快风光资源开发、充分释放煤炭资源产能,全力打造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宁南基地。做大“源”,建设

首页 > 输配电 > 输变电工程 > 政策 > 正文

宁夏固原:配合完成宁夏至湖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固原段项目

2023-07-14 13:36 来源:固原市人民政府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7月7日,固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强市五年计划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

《方案》指出,优化发展清洁能源。坚持“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加快风光资源开发、充分释放煤炭资源产能,全力打造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宁南基地。做大“源”,建设清洁能源基地,以集中式为主全市新增风电项目100万千瓦以上,光伏发电新增装机100万千瓦以上,建设六盘山电厂2×1000兆瓦机组扩建项目,争取建设彭阳电厂2×660兆瓦机组项目,建设生物质发电项目2.25万千瓦。加强“网”,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扩建清水河330千伏变电站3号主变,建设云雾山、硝河330千伏变电站,实施张易、凤凰、杨忠堡变电站等项目,配合完成宁夏至湖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固原段项目。配套“储”,提升清洁能源出力能力,配套建设20万千瓦/40万千瓦时储能设施,实施固原站点、寺口子、下坪和三里店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引进制氢、储氢、运氢项目,推进氢能试点示范应用,探索建设电化学、压缩空气、盐储能等新型储能设施。培育“链”,延长新能源产业链条,择优选择新能源企业加快风光水资源开发利用,积极开展农光互补、风光+旅游等“新能源+”融合业态。持续引进光伏玻璃、储能设备、风机叶片、氢能等新能源制造和能源项目运维、生产设备检修等专业化服务机构。到2027年,全市清洁能源全产业链实现产值150亿元,年均增速保持在20%左右。

原文如下:

固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强市五年计划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派出机构、直属事业单位:

《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强市五年计划的实施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第3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固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7月7日

(此件公开发布)

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强市

五年计划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和市委五届五次全会精神,紧抓自治区新型工业强区计划实施机遇,聚焦“红色固原、绿色发展”战略定位,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强市,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提升发展层次和综合实力,为全市经济高质量赶超式发展做出更大工业贡献,按照《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强区五年计划的实施意见》(宁政办发〔2023〕13号)要求,结合全市工业发展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要求

(一)重要意义。固原市高质量赶超式发展的潜力在工业、重点和难点也在工业。加快新型工业强市是市委、市政府站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的战略抉择,是固原提升经济发展实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现代化固原建设的关键所在。全市上下必须坚定推进新型工业强市的信心和决心,按照市委、市政府重点发展新型材料、清洁能源、轻工纺织、数字信息、装备制造“五新”产业要求,抢抓宁夏副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先行市、乡村全面振兴样板市等建设机遇期,坚持大抓发展、抓大发展、抓高质量发展,大幅扩张企业数量,全面提升发展质量,奋力闯出一条符合固原发展实际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二)基本原则。

坚持完善链条发展。聚焦“五新”产业,树立全产业链思维,加快产业链重构,持续推进建链延链补链壮链工程,补齐拉长做强产业链,促使各产业链条更加完备、更有韧劲、更为安全。

坚持梯度培育发展。坚持扶持现有与招商引进、扩充数量与提高质量并重,做大做优重点骨干企业,做多做强中小微企业,形成“链主”支撑引领、中小微企业协作配套的发展新格局。

坚持争取支持发展。积极抢抓机遇,加强联系对接,争取更多政策向固原倾斜,更多资金向固原聚集,更多项目向固原布局,借力借势加快发展,助力全市工业量的积累和质的提升。

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统筹抓好节能降碳增效、绿色低碳循环、绿色生活创建,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加快形成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循环可利用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

(三)目标任务。

经济运行稳健增长。到2027年,全市全部工业总产值实现翻番,年均增长18%以上;全部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以上,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

工业固投递进增长。到2027年,新建投资10亿元以上重大工业项目10家以上;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00亿元,年均增长58%,其中技术改造投资年均增长15%以上。

骨干企业梯度增长。到2027年,全市工业企业数量突破1000家;规上企业数量由81家增加到130家,每年新培育10家左右。新增产值亿元以上企业10家,累计达到23家。

科技含量持续增长。到2027年,规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的企业占比达到41%以上;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0.15%。新建国家级或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创新中心4家、企业技术中心5家。

二、工作重点

(一)做优做强新型材料。按照盐煤电耦合发展思路,有序高效推进资源开发利用,着力打造西北地区重要的盐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聚焦盐化工多向多元发展壮链,围绕金昱元已建成项目,聚焦岩盐—氯碱—PVC产业链、岩盐—氯气+烧碱—水合肼—改性发泡剂产业链、岩盐—纯碱—日用玻璃及洗涤化学品产业链、岩盐—保健盐—盐文化休闲产业链、岩盐—食用盐—特种用盐“五大链条”,持续延链壮链,打造百亿企业。聚焦煤炭资源有序有效开发延链,围绕原煤开采、电站建设和粉煤灰、煤矸石综合利用,重点发展原料用能材料、节能环保建筑材料、先进基础材料等新材料,推动煤炭资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聚焦“新材料+”协作配套共进融链,突出盐化工新材料+氢能制备、+纺纱织布、+电子化学品制造和煤化工新材料+光伏、+原料用能等重点方向,着眼与清洁能源、装备制造、设备检修、服务平台和电子信息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引进催生新项目、新产品、新业态。到2027年,全市新型材料全产业链实现产值200亿元,年均增速保持在26%左右。(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新材料产业专班成员单位,各县<区>)

(二)优化发展清洁能源。坚持“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加快风光资源开发、充分释放煤炭资源产能,全力打造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宁南基地。做大“源”,建设清洁能源基地,以集中式为主全市新增风电项目100万千瓦以上,光伏发电新增装机100万千瓦以上,建设六盘山电厂2×1000兆瓦机组扩建项目,争取建设彭阳电厂2×660兆瓦机组项目,建设生物质发电项目2.25万千瓦。加强“网”,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扩建清水河330千伏变电站3号主变,建设云雾山、硝河330千伏变电站,实施张易、凤凰、杨忠堡变电站等项目,配合完成宁夏至湖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固原段项目。配套“储”,提升清洁能源出力能力,配套建设20万千瓦/40万千瓦时储能设施,实施固原站点、寺口子、下坪和三里店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引进制氢、储氢、运氢项目,推进氢能试点示范应用,探索建设电化学、压缩空气、盐储能等新型储能设施。培育“链”,延长新能源产业链条,择优选择新能源企业加快风光水资源开发利用,积极开展农光互补、风光+旅游等“新能源+”融合业态。持续引进光伏玻璃、储能设备、风机叶片、氢能等新能源制造和能源项目运维、生产设备检修等专业化服务机构。到2027年,全市清洁能源全产业链实现产值150亿元,年均增速保持在20%左右。(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清洁能源产业专班成员单位,各县<区>)

(三)提档升级轻工纺织。培育引进肉牛、马铃薯、小杂粮、冷凉蔬菜、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提升加工增值空间;培育壮大现代纺纱、织布、服装加工等产业链条,打造以经济开发区为核心,各工业园区和就业帮扶车间为配套的“雁阵型”轻工纺织产业集群。提升农业产业附加值。深入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引进预制菜、养殖加工、道地中药材加工、蔬果深加工等项目,推动农业从种养环节向农产品加工流通等二三产业延伸,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80%以上,打造具有市场影响力的绿色食品品牌50个。推动纺织产业快速发展。推动丰源、闽泰、新恒、双文等纺织企业扩规增效。围绕建链延链补链,重点发挥气候冷凉、要素价格等成本优势,招商引进上下游配套产业,持续壮大现代纺纱、织布、服装加工等产业链。加快产业链集群化发展。重点培育金昱元、雪川等3家“链主”企业,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推进大中小企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配套协作和技术合作、人才合作、项目合作、资金合作,共建产业链、互通供应链,形成融通发展、集群升级新格局。到2027年,全市轻工纺织业全产业链实现产值60亿元,年均增速保持在17%。(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轻工纺织产业专班成员单位,各县<区>)

(四)培育提升数字信息。培育数字信息制造业。围绕国家“枢纽节点”和“交换中心”双中心建设,发展数据中心上游服务器、交换机、配电柜、数据线等数字信息产品制造,抓住中东部产业梯度转移机遇,发展电子元器件、智能终端、锂电池等信息制造新业态。培育壮大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培育壮大软件企业,争取自治区大数据产业示范试点项目,做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围绕“五特五新五优”产业,鼓励引导重点企业加快对生产、物流等关键核心信息化环节实施服务外包,发展物联网、人工智能等。规划建设数字产业园。支持宁南数字经济产业园建设,加快原州区闽宁电子信息产业园、京东(西吉)数字产业基地建设,招引和培育电子信息产业项目,逐步打造服务地方经济、促进地方高质量发展的特色产业园。到2027年,全市数字信息全产业链实现产值33亿元,年均增速保持在31%。(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数字信息产业专班成员单位,各县<区>)

(五)加快壮大装备制造。扶持顺和电工等现有装备制造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积极引进建设光伏玻璃、柔性支架等光伏制造,风机塔筒、叶片等风机制造,氢能、电化学等清洁能源装备制造项目,多效蒸发设备、巷道掘进等矿产资源开发装备制造项目,旋耕机、收获机、饲料混合机等特色农业开发装备制造项目,清洁取暖设备制造、门窗等建材装备、纺织机械等制造项目。到2027年,全市装备制造业全产业链实现产值12亿元,产值增长20倍。(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经开区管委会,装备制造产业专班成员单位,各县<区>)

三、推进措施

(一)持续加快园区建设。

1.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按照《关于深化开发区管理制度改革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厅字〔2023〕6号)要求,研究制定出台我市落实方案。加大简政放权,理顺管理职能,逐步推行“管委会+公司”运营模式,实行政企分离、管运分开。立足园区错位发展、互补发展、长远发展,重新核定主导产业、用地面积等后,纳入《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创新人员管理模式和薪酬管理体系,实行编制分类管理、人员统筹使用,支持园区与行政事业单位之间人才流动。按照《关于健全固原经济开发区财政投入保障机制的实施方案》要求,实行地方财政对工业园区税收增量分成政策。到2027年,力争全市工业园区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0%。(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经开区管委会,各县<区>)

2.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支持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招商引资政策落实。围绕降低入园企业运营成本,整体谋划争取自治区园区低成本化改造项目资金支持。支持工业园区盘活存量资产、利用各类奖补资金由投资公司以股权、债权、产业基金等多种形式投入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平台、低成本化改造等项目。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建设运营。力争每个园区每年实施1—2个低成本化改造项目,五年内累计新增投资2亿元。坚持“亩均论英雄”用地导向,严格落实容积率标准,清理闲置低效用地,盘活僵尸企业用地,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争取经开区新材料产业园认定为化工园区,为新型材料产业发展预留足够空间,着力将工业园区建设成为区域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和引领区。(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经开区管委会,各县<区>)

3.推进智慧园区建设。推进工业园区双千兆网络建设,完善千兆光纤网络覆盖。引导支持工业企业利用5G、时间敏感网络等新型技术升级改造企业内网。按照自治区智慧园区“1+5+24”顶层设计架构和统筹建设要求,统筹各类资金,建成固原市工业大脑、4个县园区子平台,开展运行监测、企业服务、招商引资、项目管理、应急安全、生态环境、能源管控、智慧共享、政务管理、产业协同10大应用,提高工业园区数字化管理服务和企业生产运营水平。(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经开区管委会,各县<区>)

(二)持续培育市场主体。

1.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出台《固原市市场主体梯度培育提质升级行动方案》,建设固原市企业服务平台,动态发布创业扶持政策,开展创业咨询服务。全面掌握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及时帮助困难企业恢复生产活力。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返乡农民工等,着眼本地农产品加工、本地企业协作配套、外地企业前端产品加工等方向,带知识、带技术、带资金、带市场进入创业孵化基地、就业帮扶车间等平台创业创新,加快促进“个转企”,促使小微企业数量逐年增加。(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管局、商务和投资促进局,各县<区>)

2.扩大规上企业规模。加强现有规上企业运行监测服务,最大限度保障稳定运行不掉规,实施“小升规”“规做精”培育工程。分行业建立规上企业培育库,加强跟踪服务,落实帮扶措施,把行业前景好、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的中小微样本企业纳入规上企业重点培育对象。到2027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0家以上,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家左右。(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展改革委、科学技术局,各县<区>)

3.壮大领军企业队伍。采取“一企一策”保障生产要素,加强对金昱元、王洼煤矿、六盘山热电厂等企业的生产运行指导,把雪川农业、明德中药、华尔晶淀粉、融侨丰霖、双文绒业等企业培育成龙头企业和行业领先示范企业。分行业重点培育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企业及招商引资重大项目,扩大生产规模,延长产业链条,实现销售收入翻番。到2027年,力争培育主业突出、行业领先、核心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链主”企业30家以上。(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局,各县<区>)

(三)持续鼓励创新转型。

1.加快创新升级。在巩固提升好水川、丰源纺织等4家企业技术中心的同时,围绕“五新”产业新型材料、肉牛加工、马铃薯加工、中药材加工等重点行业,加快培育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和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引导重点企业参与“揭榜挂帅”“赛马制”等制度,实施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促进新型材料精细转型、清洁能源高效利用、轻工纺织精深加工。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及后补助、政府采购等支持政策,鼓励重点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升级赋能,培育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企业,引进培育瞪羚企业,梯度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示范企业。到2027年,全市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5家,累计达到34家。(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展改革委、科学技术局、农业农村局,各县<区>)

2.加快转型升级。围绕“五新”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持续实施结构改造、绿色改造、智能改造、技术改造行动,完成新一轮高强度、全覆盖技术改造升级。实施“链主”企业培育和产业链协同发展工程,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加大农机装备引进研发,推广智能农机装备示范应用,到2027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7%。建成与自治区互联互通的市168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采购、物流、分销等生产性服务。推动工业园、物流园“两园”融合互促,提高物流业在制造产销两端保障能力。(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展改革委、科学技术局、农业农村局,各县<区>)

3.加快赋能升级。加快工业互联网网络、平台、安全三大体系建设,建成2个以上企业级互联网平台,实现“五新”产业全覆盖。加快5G建设与应用,围绕“五新”产业打造10个典型5G应用场景。推动企业上云上平台,实施数字化制造普及、网络化制造示范和智能化改造专项行动,实现工业企业智能改造诊断服务全覆盖。到2027年全市上云企业达到45家,新培育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5家。围绕“五特五新五优”产业,建设一批大数据产业试点示范、融合应用项目,建成肉牛和绿色食品信息化垂直供应链2条,“产业数字化”取得新突破。(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局,各县<区>)

(四)持续引导绿色发展。

1.全面推进工业有序减碳。落实《自治区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要求,梯次推进煤电、化工等重点行业实现碳达峰。建立新能源优先消纳清单管理机制,依托市(县)工业园区,开展源网荷储一体化“绿电园区”试点创建工作。加强工业企业节能监察和节能诊断服务,引导传统产业重点耗能企业开展能源管理,注重节能降碳和绿色循环发展。(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展改革委,经开区管委会,各县<区>)

2.扎实推进重点企业降耗。严格落实国家、自治区产业发展政策和《自治区工业行业高耗低效产能整合退出实施方案》要求,严控新增禁止类、限制类项目产能。支持金昱元加快节能改造,发展下游产业项目,进一步稀释单位能耗。引导六盘山热电厂等煤电企业通过更新设备、扩大服务范围等措施,提升热能利用效率,确保全市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控制在自治区下达指标之内。(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展改革委,经开区管委会,各县<区>)

3.积极推进资源循环节约利用。组织实施能效、水效“领跑者”和工业企业能效、水效对标达标行动,着力打造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重点领域标杆企业,每年争创1—2家自治区节水型示范企业。突出粉煤灰、煤矸石等固废综合利用,强化产废企业和利废企业联系对接,争取将鑫卓能源、家兴建材、渤泰建材等企业创建为资源综合利用示范企业。到2027年,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90%、单位工业增加值水耗完成自治区下达指标。(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展改革委、水务局,经开区管委会,各县<区>)

(五)持续推进招商引资。

1.围绕“五新”全产业链招商壮链。紧盯“五新”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壮大,坚持“招大引强带小”,重点围绕打通链条堵点、畅通配套断点、解决发展难点,谋划包装招商项目,精准筛选确定目标企业,采取产业链招商、园区招商、以商招商、中介招商等模式,持续引进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配套项目。加强与银川经开区、宁东基地和福建有关工业园区合作共建,启动建设“飞地”工业园区,引进产业项目。力争每年引进投资上亿元的企业5家以上。(责任单位:市商务和投资促进局、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展改革委,各产业专班,经开区管委会,各县<区>)

2.围绕“链主”企业招商延链。紧盯雪川农业、丰霖肉牛等农产品加工“链主”企业,引进初级前端种养、加工项目和后端残次品加工利用项目;紧盯金昱元、王洼煤矿、六盘山热电厂等盐煤电“链主”企业,引进终端新型材料、资源高效清洁利用、设备加工制造等配套协作项目,打造以“链主”企业为引领、相关企业为配套的产业集群;紧盯数字信息、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着力引进大项目、好项目,培育新的“链主”,撑起全市工业“四梁八柱”。争取每年引进投资10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1家以上。(责任单位:市商务和投资促进局、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展改革委,各产业专班,经开区管委会,各县<区>)

3.围绕“无中生有”招商建链。聘请资深专家参与,深入分析研究中铝、国铁、商飞、中建材等“中字头”企业业务板块和投资意向,高频次联系对接国内500强企业,争取引进布局重大项目、好项目。加强与国家部委联系对接、抢抓投资机遇,争取在重特大项目布局时,给予固原倾斜支持。到2027年力争引进投资近百亿元的重特大项目落地建设。(责任单位:市商务和投资促进局、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展改革委,各产业专班,经开区管委会,各县<区>)

(六)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1.兑现落实政策。积极争取并兑现落实国家、自治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一揽子政策措施,不折不扣抓好自治区党委办公厅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支持“六新六特六优”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关政策措施》和固原市《关于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赶超式发展若干措施》《固原市市场主体梯度培育提质升级行动方案》《固原市支持“五特五新五优”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关财政政策措施》《固原市重点产业招商引资政策措施(试行)》等政策兑现落实,最大限度保障企业土地供给、融资贷款、税费减免、物流运输和水电暖气等生产要素,努力降低生产经营成本。(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财政局、发展改革委、商务和投资促进局、自然资源局、金融工作局,各县<区>)

2.提高服务效能。全面落实厅级领导、单位(部门)“一把手”联系重点企业制度,及时收集企业诉求、帮助出谋划策、指导防范经营风险。相关部门认真履行职责,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着力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通过自治区168平台,帮助有转贷需求企业申报自治区工信厅助贷基金。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建立完善先进企业、优秀企业家、优秀技能人才激励机制,大力营造全社会支持实体经济、助力新型工业强市的浓厚氛围。(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审批服务管理局、市场监管局,各县<区>)

3.统筹发展和安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推进“一竿子插到底”和“四不两直”的随机暗访抽查制度。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三管三必须”原则,建立健全园区准入清单,严格落实环评手续,严禁“两高”项目落地,持续明确和完善重点企业、重要生产区域、新兴产业领域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对金昱元、六盘山热电厂等重点企业,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定期进行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压紧靠实企业主体责任,督促指导企业全面完善安全生产各项制度、应急预案、技防建设及日常检查,提升企业本质安全发展。加快完善开发区应急规划和应急体系建设,科学配置救援队伍、救援装备和救援物资。(责任单位:市应急管理局、工业和信息化局,经开区管委会,各县<区>)

四、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在市促进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五个产业专班牵头抓总作用,全面履行县(区)和市直经济综合部门党政“一把手”第一责任人责任,把加快新型工业强市作为重中之重,及时研究解决重大事项,联系协调具体问题,督促落实各项措施。建立健全市、县(区)两级工业运行分析调度会议制度,定期监测分析工业经济运行形势,增强工业运行调度的实效性和前瞻性,确保各项工作有效落实。

(二)强化推进机制。全面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层层分解目标任务,逐级压实县(区)、部门责任,对市、县(区)确定的重点工业项目和规模以上企业,一律将责任落实到岗位、量化到人头,动态跟踪,全程服务,及时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各县(区)、部门要从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大局出发,坚持各项工作向工业聚集、各方力量向工业集中、各种要素向工业汇集,主动担当、密切配合,努力在全市上下凝聚推动发展工业的强大合力。

(三)强化督查问效。建立健全加快新型工业强市督查考核机制,市委、市政府督查室,纪委监委、工信局、发改委等部门组成联合督查组,定期对各县(区)和有关部门推进项目建设和企业运行情况进行督查检查,对督查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对责任心不强、工作不到位、不作为而影响新型工业发展的部门和干部进行问责。同时,把工业发展绩效列入综合考核重要内容,提高考核赋分。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点击空白区域关闭图片,
双指拖动可放大图片,单指拖动可移动图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