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分布式光伏最大的舞台在农村,推广新能源汽车最大的需求潜力也在农村。”近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兼营销部主任李明在2023(第二届)农村能源发展大会上说。据预测,未来5年,农村光伏至少有1万亿元的投资潜力。2024—2028年,我国农村新能源汽车消费将约有2万亿元的空间。如何让新能源汽车成为分布式光伏就地消纳的重要力量?二者将如何融合促进我国农村能源转型呢?
●优势互补形成良性互动
“截至今年4月底,我国累计并网分布式光伏发电1.8亿千瓦。”国家能源局总工程师向海平说,建议积极推动“光伏+”模式,规范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全面提升农村电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承载能力,从而促进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就地消纳利用。同时,统筹充电网络建设和输配电网发展,加强充电基础设施配套电网建设运营维护,服务新能源汽车下乡。
新能源发电波动性大,需要调节电源。“如果通过政策引导,让新能源汽车在‘发电高峰充电,用电高峰放电’,就可以弥补新能源发电的缺点。”李明说,新能源汽车可以作为储能单元,通过有序用电和V2G技术,与电网形成良性互动。
在李明看来,发展分布式光伏和推广新能源汽车是我国减排降碳的重要措施。“以20千瓦的户用光伏为例,年发电2万千瓦时,相当于节约煤7.2吨,减排二氧化碳19吨。在相同行驶里程条件下,相比燃油汽车,新能源汽车在能源消耗环节的碳排放降低25%以上。”
“今后若将分布式光伏与新能源汽车深入融合,不仅可以降低农村生产生活的运营成本,而且可以促进农村节支增收,从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李明称。
●循序渐进“三步走”
如何建立分布式光伏和新能源汽车下乡融合发展规划?“第一阶段要以消纳为重点,推动分布式‘光伏+新能源汽车’协同发展,促进光伏就近就地消纳。”李明说,该阶段的重点任务是快速提升农村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比如要统筹抓好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县县有站、乡乡有桩、家家能租的局面;同时,可以探索‘装光伏送汽车’‘买汽车送光伏’模式。”
在李明看来,第二阶段要把“有序”当成重点,满足农村居民绿色出行和光伏消纳需求。“此阶段要全面推广有序充电技术,引导新能源汽车主动参与分布式光伏消纳,解决光伏发电与新能源汽车充电时间错配问题,缓解大规模无序充电,进一步提升光伏就地消纳能力,持续扩大消纳规模。”
“第三阶段则以‘储能’为重点,实现光车储网一体化协同。”李明强调该阶段重点是在V2G技术成熟的前提下,进一步挖掘新能源汽车的储能价值,研发分布式光伏到新能源汽车再到配电网的智能互动技术,丰富应用场景,降低产品成本,创新商业模式。
●规划衔接促融合
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存在大量可再生能源,却未得到充分开发。“特别是中东部地区,存在大量零散的未利用土地,以及屋顶、棚顶等资源,可以大力推动风光分布式、分散式开发。”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总规划师张益国说。
大会同期发布的《发展清洁能源服务乡村振兴》倡议书中也建议,积极推进农村分布式能源发展,实现农村绿色能源就近消纳,加快推进农村分布式新能源发展,利用空白土地资源,积极推进分布式光伏开发。
“未来,首先要统筹光伏发展与电网规划建设,将电网规划与充电基础设施规划、空间规划相衔接,增加变配电的布点,提升配网供电能力和运行的灵活性,保障充电基础设施并网运行和分布式光伏发展需求。”李明说。
在支持农村绿色能源并网消纳方面,李明说:“要支持农村分布式光伏灵活接入,自由转化和就近利用,全力支撑千家万户沐光行动,推动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建设,深化‘新能源云’‘网上国网’等线上渠道应用,引导新能源汽车主动发展。”
“在优化充电基础设施供电服务上,我们将实施充电基础设施全覆盖补空白行动,服务各类社会主题投资充电设施,加强补网存量充电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和运行维护,提升农村供电基础设施在报装、结算、服务方面的高质量保障新能源汽车下乡充电需求。”李明称,“此外,我们还将加快相关制度标准体系建设,推动完善智能有序充电标准体系,实现车桩平台等各个环节标准贯通,加快修订完善现行车桩标准有序充电的相关条款,制定V2G标准体系光加和实施路线图,逐步构建完整的V2G标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