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虚拟电厂是一种新型电力系统,可对大规模新能源电力进行高效利用,是电力行业未来极具潜力的发展方向。虚拟电厂现阶段发展状况如何?如何发挥虚拟电厂的价值?未来该从哪些方面进一步挖掘潜力?······聚焦行业热点,我们的“朋友圈”在畅聊。从本期开始,朗新研究院将陆续刊发三位作者从不

首页 > 配售电 > 能源服务 > 评论 > 正文

走进虚拟电厂——策略篇

2023-02-09 08:32 来源:朗新研究院 作者: 邓庆安

编者按

虚拟电厂是一种新型电力系统,可对大规模新能源电力进行高效利用,是电力行业未来极具潜力的发展方向。虚拟电厂现阶段发展状况如何?如何发挥虚拟电厂的价值?未来该从哪些方面进一步挖掘潜力?······聚焦行业热点,我们的“朋友圈”在畅聊。从本期开始,朗新研究院将陆续刊发三位作者从不同角度对【虚拟电厂】的总结思考、洞察分析,来一场热点“畅聊局”,敬请关注,也欢迎留言和我们分享您的思考和见解~

我们已相继刊发综述篇、商业篇,技术篇,本期将是第一位作者该系列的最后一篇——策略篇。

(来源:微信公众号“朗新研究院” 作者:邓庆安)

导语

虚拟电厂是能源电力行业的新业态,商机无限。但是虚拟电厂又是技术驱动的商业,技术门槛高;虚拟电厂的未来是星辰大海,但是虚拟电厂的现状是政策未落实,市场没形成,商业模式待探索。

那么,在当前技术、市场、商业模式等诸多不确定情况下,虚拟电厂能不能做、谁能做、怎么做?文章从资源、技术和商业模式三个方面,在不确定的因素中寻找确定的内容,讨论了切入虚拟电厂业务的相关策略。

两要素一模式,不确定中的确定

“可调节资源”和“调控技术”是虚拟电厂的两大生产要素。虚拟电厂的商业逻辑就是通过聚合可调节资源,再通过相关能源调控技术,开发电网平衡、发电调节或者能源系统运行优化等各类服务产品出售给电网、电厂、售电公司或其他能源服务商。

这个过程中,还可以联合设备商、算法开发工程师或者投融资机构等,打造虚拟电厂生态,创新各种商业模式。

4.jpg

图1虚拟电厂商业逻辑示意图

其中“商业模式”是虚拟电厂运营商追求的目标,而“可调节资源”和“调控技术”两大生产要素则是达成商业目标的必备要素。因此,试图布局虚拟电厂的企业,在当前政策、市场等不确定的复杂因素中,可以从资源、技术和商业模式三个方面寻找确定的内容,选择并制定适合自己企业的发展策略,小步不停步,推进虚拟电厂业务布局。

以确定的资源优势,确定发展的方向

虚拟电厂首要的生产要素就是可调节资源。我们可将其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负荷类,比如空调、楼宇负荷、工业负荷等负荷中可以被调节的部分,这类资源的特点是自身需要从电网消耗电能;

第二类是电源类,主要是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生物质电站等清洁能源,这类资源的特点是可以向电网提供电能;

第三类是储能类,包括化学储能系统、电动汽车电池等,这类资源比较特殊,兼具前两类资源的特点,既要从电网消耗电能,也可以向电网供电。与可调节资源相对应,虚拟电厂可被分为负荷型虚拟电厂、电源型虚拟电厂、储能型虚拟电厂以及各类型资源都具备的混合型虚拟电厂。

曾几何时,我们都羡慕家里有矿的人,那代表的就是源源不断的钱啊。作为虚拟电厂的运营商,首先也是要手上有可调节“资源”。而从目前来看,可调节资源的获取主要有三种方式:

一是自己投资建设,例如这两年利用国家发展新能源的机会,投资建设的屋顶光伏、电动汽车充电站、光储和光储充一体化的项目。这些都是优质的可调节资源,投资方可以将这些资源聚合作为虚拟电厂的可调节资源,获得新的利润增长点;

二是“设备+服务”,这种方式适合拥有储能、电锅炉、空调等能源设备制造优势的企业,以互联网的商业思维,通过“设备+服务“的模式,构建自己的设备生态,典型如本系列《商业篇》介绍的特斯拉VPP,就是以“储能设备+服务”的模式,既通过虚拟电厂服务为客户创造收益,获得客户黏性,同时又借此扩大市场影响,推动储能设备的销售;

三是聚合,这种方式适合那些轻资产的运营类服务企业,例如前面介绍过的国内某知名负荷聚合平台,通过平台聚合了海量的分布式光伏、电动汽车充换电站等资源,从而成为天然的负荷聚合商,为其切入虚拟电厂提供了厚实的“资源”家底。

在聚合资源优势上,电网公司或大型电厂由于自身业务特点,用户“表后”对其而言是不可控,不可测的。相反对于社会化企业,基于能源设备、电力运维、节能服务等业务,与用户“贴近”,具有天然的聚合资源优势。

但是,我们也得注意,社会化企业受限于自身的相对单一业务,可聚合的资源也只能是相对单一。因此欲图布局虚拟电厂,无论是负荷型、电源型、储能还是混合型,首先还看自己在可调节资源方面具备什么优势条件,或投资建设,或以设备圈客户,或以运营服务圈资源,总之要根据自身条件,以确定的资源优势,确定发展的方向。

确定的技术优势,确定竞争的优势

除了“可调节资源”,虚拟电厂的另一生产要素就是“调控技术”。关于虚拟电厂运营商需要具备的技术能力,在本系列《技术篇》中,我们已经提过“四大核心”技术体系和“一体两面”技术平台,这里不再赘述。但在构建企业虚拟电厂技术能力的时候要注意做到“内外有别”两个方面,以确立企业的技术优势。

一是对内聚焦行业算法,打造企业算力,虚拟电厂技术为王,算力就是核心竞争力。但是虚拟电厂的资源优化调控算法需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复杂,既有电网的要求,也有设备的特性,还有客户生产经营的保障,另外不同行业客户利益诉求,不同能源系统或设备的调控方法也不尽相同。这也决定了在虚拟电厂这个领域,不会有绝对通吃的算法,不同领域的虚拟电厂都必须开发适合自己行业或设备的优化调控算法,这也是虚拟电厂运营商树立技术堡垒,确立核心竞争力的优势所在。

因此对内聚焦优化调控算法才是关键,例如美国Tesla Autobidder平台、德国Next Kraftwerke的NEMOCS平台均具有相关核心算法,而国内某知名负荷聚合平台则在分布式能源、电动汽车充换电等细分领域,积累了各自丰富的优化运行调控经验。

二是对外要产品化和标准化,虚拟电厂技术平台需要对接海量异构的能源系统,如果软件、硬件、技术不统一,将抬高虚拟电厂运营商的建设成本。因此,在虚拟电厂规划布局的过程中要注意将通用的软硬件产品化,将平台与产品间的接口标准化。同时,整个技术体系也必须是开放的,能够让更多的外部生态企业的软硬件即插即用,快速融入整个虚拟电厂生态。产品化和标准化它主要体现的是一种能力的复用性和可移植性,一种技术或者一种成果一旦形成产品化,就可以真正转化为生产力,并实现规模效益,通过效率最大化实现利润和回报的最大化。

“治国经邦,人才为急”,技术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人才的问题。虚拟电厂的商业实现,必须要依靠熟悉能源系统和设备,熟悉电力交易市场的规则,掌握复杂调控算法,具备大数据产品开发的各类技术人才。因此企业在规划和布局虚拟电厂的过程中,需要有针对性地培养一批具备对能源、设备、交易、模型和算法熟悉的技术人才,以确定的技术优势,打造核心竞争力,确定企业的竞争优势。

以确定的生态理念,确定商业的模式

虚拟电厂商业版图的建设,不仅涉及可调节资源的高效聚合和复杂的优化调控算法的开发,平台的价值也不仅是聚合可调节资源参与电网互动带来的收益,更在于平台所汇聚的海量资源、客户及数据可以给各方带来的衍生价值。

因此虚拟电厂技术平台厉害的不是平台本身,而是链接用户的能力和超预期服务,就好像滴滴通过平台汇集了千万辆可调度的车辆,美团通过平台汇集了千万个骑手,虚拟电厂与这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通过信息化协调,将资源高效优化利用,本质上是构建了一个能源共享平台,通过能量流调度、信息流通讯及资金流分配,实现平台生态。

支付宝、微信等互联网企业的成功已经证明,社会化企业才是打造生态,颠覆传统,创新商业模式的强者。因此,社会化企业在规划和布局虚拟电厂的过程,要敢于确定生态的发展理念,以生态的力量实现高度分散、碎片化的可调资源汇聚和各种虚拟电厂相关技术的凝聚。同时,依托平台所汇聚的用户、生态合作伙伴和平台所积累的软硬件设备资源、模型算法工具、金融等资源,通过开放共享服务,连接用能用户、各类软硬件开发商、各细分领域能源服务商、售电公司、投融资机构等产业链上各环节生态伙伴,在无限可能的互联网平台经济中,确定自己的商业模式。

编后语

至此,关于“走进虚拟电厂”的系列文章到此就该结束了。但是,我们的虚拟电厂星辰大海航程才刚刚开始。最后,祝愿大家能够以“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的极大智慧,构建“化实为虚”的资源优势和“化虚为实”的技术实力,打造虚拟电厂新业态、新模式,共同推进虚拟电厂产业的发展。

作者:邓庆安

部门:朗新科技集团综合能源业务部

相关阅读:

走进虚拟电厂——综述篇

走进虚拟电厂——商业篇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