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山东省印发《山东省燃气机组建设工程等八个行动方案的通知》,其中《山东省燃气机组建设工程行动方案》提出,立足能源供给多元化发展,统筹天然气供给、可再生能源消纳和电网稳定运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积极推进重型燃机、分布式燃机、“风光燃储一体化”项目建设。2022年,开工建设燃气机组项目560万千瓦左右。到2025年,在运燃气机组规模达到800万千瓦,年用气量80亿立方米左右。到2030年,在运燃气机组规模达到2000万千瓦,年用气量200亿立方米左右。
重点布局重型燃气机组项目。在济南、青岛、烟台、泰安等负荷中心、LNG接收站周边和天然气管道沿线城市,重点规划建设F级重型燃气机组项目,与所在地区存量煤电机组互为备用,以满足电网调峰为主,兼顾清洁供热需要。2022年开工建设480万千瓦左右;2023—2025年,开工建设200万千瓦以上。到2025年,全省在运重型燃气机组规模达到500万千瓦;到2030年,达到1400万千瓦。
合理布局分布式燃气机组项目。在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区等热电冷需求稳定的区域,结合30万千瓦以下煤电机组更新改造,规划建设分布式燃气机组项目,以保障电力热力稳定供应。支持在公共交通服务区、大中型公共建筑及综合商业区等建设楼宇式分布式燃气机组,替代单纯的煤改气项目。2022年,开工建设60万千瓦左右;2023—2025年,开工建设140万千瓦以上。到2025年,全省在运分布式燃气机组规模达到200万千瓦;到2030年,达到400万千瓦。
积极发展“风光燃储一体化”项目。在鲁北盐碱滩涂地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基地,结合渤海气田登陆点和LNG接收站建设,布局建设燃气机组,打造“风光燃储一体化”发展新模式,提升电网调峰能力和可再生能源消纳水平。2022年,开工建设20万千瓦左右;2023—2025年,开工建设80万千瓦以上。到2025年,全省在运“风光燃储一体化”燃气机组规模达到100万千瓦;到2030年,达到200万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