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内蒙古电力交易公司发布现货市场月结算正式结果,标志着2022年现货市场首次月度结算圆满完成。本次结算从工作指引印发后就备受关注,结算指引的落地实施,实现了内蒙古电力市场向全电量现货结算模式的转变,为发现电力市场价格,提高电网调节能力,引导发用电资源实时响应供需形势提供了指导。
内蒙古电力多边交易市场作为国家首批现货试点之一,自2019年开市以来陆续经过数次连续试结算。本次现货结算连续试运行打破以往模式,用户侧除居民、农业等保障性用户和电网代理购电企业全部入市,发电侧除部分水电、分布式等非市场化电源外的其他发电企业全部入市,90%以上电量参与现货市场,市场占比全国领先。用户侧创新采用分区电价模式,细化用户侧现货价格,利用价格信号引导用户分布,减少系统阻塞。同时,发用两侧均采取风险防范补偿机制,保障市场主体结算价格相对稳定,促进现货市场平稳运行。
电力现货市场的运行不仅能够真实反映电力商品在时间和空间的供需关系,促进电量交易的充分竞争,实现电力资源优化配置,还可以为阻塞管理提供调节手段,有效引导电源、电网的合理规划。内蒙古电力现货市场的不断完善,将逐步引导电网结构优化,促进新建电源落地,为集团公司建设网架坚强的现代化电网和自治区建设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提供源源不断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