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风电吊装市场就此陨落?其实不然。
如今,海陆两地的“抢装潮”虽都已退却,但是“双碳”目标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风力发电作为我国的新兴战略产业,被放在了我国能源转型的重点方向。当下,无论是西北边疆地区的陆上风电还是东部沿海地区的海上风电,项目的开发规模都是GW级的,投资大部分都在百亿,甚至是千亿。
这昭示着我国风电产业即将迎来新一轮拐点,吊装市场也即将迎来下一个“小阳春”。
以政策作为风向标,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各省份都对风电项目做出了规划。
海上风电利好政策:
◇2021年,山东省提出打造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和千亿级山东半岛海洋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基地;
◇浙江省提出重点推进海上风电发展,打造近海及深远海海上风电应用基地、海洋能、陆上产业基地发展新模式,到2025年,力争全省风电装机容量达到630万千瓦,其中海上风电500万千瓦;
◇《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广东省将推动海上风电项目规模化开发,力争到2025年底全省风电装机容量达到1800万千瓦,推动海上风电产业集群发展,加快建设阳江、粤东海上风电产业基地......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委员们也就海上风电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建言。全国人大代表刘平提出,深远海风电开发急需配套政策支持;全国政协委员张海文提出,如何快速有序推进海上风电发展;全国政协委员郝振山提出,打造海上能源综合开发利用体系。
陆上风电利好政策:
与此同时,2022年初始就陆上风电发展也颁布了一系列利好政策,仅2月份就出台30余条政策力挺风电。其中在《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中提出,推动构建以清洁低碳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供应体系。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加快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发电基地建设,对区域内现有煤电机组进行升级改造,探索建立送受两端协同为新能源电力输送提供调节的机制,支持新能源电力能建尽建、能并尽并、能发尽发。并且3月6日,国家发改委主任在部长通道新闻媒体见面沟通会上高调宣布启动规模4.5亿千瓦的沙漠新能源大基地项目。
在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风电行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可观,风电吊装市场也有望重回火热市场。
同时,风电机组一般为3-5年的质保期,每年有近万台机组面临“退役”,换新和维修是必然趋势。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预测,2021到2022年,风电运维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275亿元和300亿元。到2035年,达到寿命上限的风机数量将超过9万台,届时风电运维市场被引爆,对吊车需求将会上涨。
加快能源转型势在必行,国家对于风电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吊装行业的发展将会存在无限可能和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