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近日,根据业务需要,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于2022年3月3日顺利完成工商更名登记,名称由“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变更为“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组织结构院领导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研院”),国网智研院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直属科研

首页 > 泛在电力 > 智能配电网 > 报道 > 正文

国网直属单位更名!国网智研院“回来”了!

2022-03-10 08:33 来源:北极星输配电网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近日,根据业务需要,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于2022年3月3日顺利完成工商更名登记,名称由“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变更为“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组织结构


院领导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研院”),国网智研院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直属科研单位,2013年正式成立,2016年2月更名为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2017年10月改制为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2021年12月更名为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国网智研院定位于公司前沿技术创新中心和先进装备研发中心,重点开展新型电力系统基础共性、战略性、前沿性技术研究,新型高端装备、系统、器件、新材料等开发,建设跨领域、跨专业的国际化科研平台,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高端技术研发基地、重大成果输出基地和高端人才培养基地。

国网智研院共设置6个职能部门、2个业务支撑部门, 8个研究所及欧洲研究院。截至2022年2月底,共有全口径员工800余人,平均年龄36岁,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比77.9%,高级职称占比超过35%。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1人,中央直接联系高级专家1人,享受政府特贴专家4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2人,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2018年获批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作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能源互联网高端装备研发中心和重大技术创新中心,智研院重点围绕特高压电网、清洁能源领域,以“原创、首创、独创,物化”为特征,开展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技术研究和信息安全支撑,借助海外院平台,建设跨国界、跨领域、跨专业的国际研发与合作交流平台,围绕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需求,形成创新成果并转化推广,打造全球能源互联网高端技术研发基地、高端人才培养基地、科技创新试验基地和重大成果输出基地。

智研院构建了“高性能电工材料、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先进输变电技术装备、新型储能与综合能源系统、智能感知与量测、先进计算与人工智能、信息通信及网络安全”7个主攻方向。拥有先进输电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输配电及节电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电力系统人工智能等9个公司实验室,重大仪器设备200余台(套)。建设了高压直流输电技术与装备国家创新团队,2019年获国资委中央企业优秀科技创新团队;拥有特高压直流电缆等6个公司科技攻关团队。

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展望未来,智研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积极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能源转型和未来电网发展需求,以加快能源转型、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深入实施“新跨越行动计划”,加强科技顶层设计,攻克关键核心技术,落实科研改革措施,持续激发创新活力,着力建设科技创新能力领先、管理水平一流的现代科技创新型企业,努力打造能源电力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提供坚强支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下设专业机构

新型电网技术研究所

新型电网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电网所”)是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下属从事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规划、分析和控制技术研究的专业研究所,承担国家电网公司新型电力系统技术支撑工作。电网所下设系统分析技术研究室、新能源并网技术研究室、电磁暂态仿真技术研究室及新型电网仿真中心等4个专业研究室和1个综合管理办公室。主要业务领域:开展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分析、控制及规划前瞻性研究、自适应宽频振荡抑制关键技术、自主化电磁暂态仿真技术、未来电网数字物理仿真平台建设等,提供适应新型电力系统不同场景的柔性直流成套设计技术,支撑德国Borwin6海上风电并网等重大工程建设,承担先进输电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任务,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电网所拥有一支知识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科研团队,现有员工42人,硕士及以上学历员工约占90%。研发团队入选“中央企业优秀科技创新团队”,被评为“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获各级奖励25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中国专利奖金奖1项,中国专利奖优秀奖1项,参与制订IEC标准7项,牵头制订CIGRE导则2项,主办第一届和第二届国际直流电网高峰论坛。在新型电网技术研究领域,建立了直流电网23端、多电压等级国际标准模型,攻克了柔性直流电网理论与关键技术,支撑建设了世界首个直流电网工程-张北工程;突破了混合级联直流、海上风电柔直系统接入成套技术,中标德国、荷兰海上风电柔直并网工程技术咨询项目等10余项,支撑智研院成功中标德国Borwin6远海风电并网工程,携中国换流阀首次进入欧洲海风市场;建立了柔性直流电网故障电流抑制的基础理论体系,建成了世界上首个含5种限流装置的23端直流电网数字物理混合模拟系统。

电网所拥有先进的仿真试验能力,拥有直流电网技术与仿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是“先进输电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了“大规模海上风电柔直并网系统成套设计仿真分析平台”、“超/特高压多落点混合直流和直流电网成套设计仿真分析平台”、“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形态规划实时仿真平台”等科研试验平台,具有世界上功能最完善、规模最大的特高压直流和柔性直流全工况运行和控制保护试验动模系统。未来将全力支撑新型电网形态规划与运行模拟,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与先导引领。

————————————————

电力传感技术研究所

电力传感技术研究所成立于2019年8月,主要面向国网公司能源互联网建设重大需求,依托公司电力智能传感技术及应用实验室,重点围绕电力传感材料、器件、终端、网络等,开展先进传感技术研究,突破传感自取能、自组网、安全连接技术,攻克传感器及传感网相关物联管理技术,研发高可靠、长寿命传感元件,同时承担电力传感相关支撑保障工作。

电力传感技术研究所设立应用基础、光学传感技术、无线(电力线)传感技术、物联平台技术4个研究室及综合管理办公室,成立电力智能传感技术及应用实验室。传感所针对电力传感灵敏度、低功耗、可靠性等核心问题,设置传感材料和器件、智能分析、网络与安全连接、能量收集、融合设计五个研究方向,建立电力智能传感器户内、户外实验研究平台,全场景感知网络和设备状态监测数据平台。

瞄准电力传感材料及核心器件、传感器在电力系统的适应性关键问题,建立基础性实验研究环境,全面提升基础共性技术研究和中试能力,研究高端智能传感器件及装备,提高电力传感器灵敏度、降低传感器功耗。实现传感器长期可靠稳定运行,并通过电力传感技术的系统性布局,促进相关产业链融合发展,服务国家能源战略。

————————————————

计算及应用研究所

计算及应用研究所(以下简称“计算所”)是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所属的电力先进计算与人工智能技术专业科研机构,是“中电联电力先进计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挂靠单位,同时负责“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电力系统人工智能实验室”的建设与运营。

计算所主要从事新一代人工智能、图计算和可信计算及数据质量安全治理技术面向电力系统科研、试验与应用推广。建有国内首个电力人工智能实验和服务平台,集样本处理、模型训练、分析推理为一体,面向全网开放IaaS、PaaS、SaaS服务;建有国家电网公司大数据开放试验平台,实现大数据业务应用开放、海量数据共享及大数据产品开发试验等业务场景的应用。研发的输电线路巡视图像(视频)智能分析系统、基于图计算的电网拓扑高性能分析系统等产品,广泛应用于公司总部、运检、安监等领域。

目前,计算所下设计算技术研究室(南京)、数据分析研究室(北京)和智能应用研究室(北京)三个专业研究室;包括平台及计算技术、智能运检及安全、智能调控、智能配网应用、数据治理与合规、成果推广及解决方案6个业务团队。现有科研人员67人,35岁以下占72%,硕士及以上学历占92%。

近年来,计算所共承担了包括国家“86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发改委专项等在内的国家级科技项目6项,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86项。累计获省部级科技奖励2项、行业奖1项、国网公司奖1项;获发明专利授权29项,软件著作权27项;制定国家标准12项、行业标准2项、公司技术标准4项;出版专著3部、发表核心期刊论文70余篇。

未来,计算所将紧密围绕公司发展战略和智能电网发展需求,着眼于电网深度智能化面临的需要依赖先进计算及智能技术解决的重大问题和共性需求,基于先进计算、人工智能技术在电网智慧巡检、电力调控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努力建设成为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电力先进计算与人工智能技术研究机构。

————————————————

电网数字化技术研究院

电网数字化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数字化所”)致力于开展电力信息通信领域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技术研究和信息安全技术支撑,打造全球能源互联网信息通信高端技术研发基地、高端人才培养基地、科技创新试验基地和重大成果输出平台。

数字化所负责国网公司信息通信及网络安全系统建设、运行、应用等方面的规划、中长期战略研究、关键技术研究、核心装备研制等工作。下设6个专业研究室:信息安全防护技术研究室、业务安全技术研究室、安全攻防与监控技术研究室、通信网络技术研究室、信息交互分析技术研究室、电力安全与应急研究室。员工120余人,硕士以上人数占比75%,科研人员占比86%;其中,联研院首席专家1人、专家12人。

数字化所拥有国网公司网络安全主动防御科技攻关团队,国网公司信息网络安全重点实验室、电力通信网络技术实验室,建设并运营国网公司网络安全技术分析中心、电力应急技术中心,是国家能源电力行业电力应急标委会、国网公司信息安全红队秘书处、网络安全尖兵队轩辕队组长单位和公司实验室信息通信协作组组长单位。网络安全方向自主研发了信息网络安全隔离装置、安全交互平台、移动安全接入与防护系统、数据安全全生命周期管控平台、工控安全监测系统、电力专用网络安全工具箱等核心安全产品。电力通信方向研发了工业以太网交换机、业务编排与通信资源调度系统、边缘物联代理、电力无线频谱实时综合监测管理系统、高性能电力5G MEC装置等电力通信核心装备。智慧应急方面研发了应急指挥信息系统、电网防台抗台技术支撑系统、智慧应急预案系统、应急演练支撑系统等。近5年,累计签署成果转化合同30余项,形成成果转化收入近5亿元。

面向“3060双碳”目标,数字化所将凝聚高端研究人才,聚焦电网主业,强化科技创新,面向虚拟电厂、车联网、源网荷储互动调控等电网新兴业态,攻克能源电力业务数据泛在连接、智能交互、安全防御等技术瓶颈,重点突破“基于人工智能的网络攻防对抗技术、虚拟电厂主动性通信网络及安全防护技术、基于数字孪生的电网智慧应急技术”3大基础技术,打造具有电力特色“首创、独创”成果,推动信息通信技术与电网核心业务深度融合,支撑国网公司实施数字化战略,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

电工新材料研究

电工新材料研究所是国网公司系统开展电工新材料技术自主研发、技术咨询、试验检测机构,隶属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主要从事电工绝缘材料、电工导体材料、新能源材料、电工导体材料及电网防护材料的研发及应用技术研究。

研究所下设4个专业研究室,包括:电工绝缘材料研究室、材料前瞻技术研究室、功能材料研究室、防护材料研究室。共有员工69人,其中国网公司的专业领军人才1人,工程技术专家1人,优秀专家人才1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5人。拥有国网公司“高压直流电缆及附件研制”、“变电站降噪材料研究及应用”2支公司科技攻关团队。中电联输变电材料标委会、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电网腐蚀防护与安全专业委员会秘书处挂靠单位。

截至目前,研究所共承担了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多项国家级重大科技项目10余项;国网公司科技项目100余项。累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及以上奖励20余项,发布国家/行业/企业/团体标准100余项。获得授权的国家发明专利100余项,发表核心论文200余篇。

电工新材料研究所坚持服务于国家能源发展战略,服务于公司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部署,服务于联研院科研大局,力争用3-5年时间的发展,将研究所建设成为国际知名、国内领先的电工材料科研及检测机构。

——————————————

直流输电技术研究所

直流输电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直流所”),是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下属科研单位。专业从事特高压直流输电、柔性直流输电、直流电网等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开发、核心装备研制、系统成套和仿真试验等,是国内首家完全掌握特高压直流换流阀、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和直流电网核心装备技术的高端研发机构。下设5个专业研究室和2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暨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分别是基础技术研究室、直流系统研究室、直流装备研究室、柔性换流技术研究室、直流控制保护研究室;直流输电技术与仿真实验室、大功率电力电子实验室。

直流所拥有一支知识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科研团队,现有员工160人,其中博士、博士后40人,硕士及以上学历员工约占90%,拥有国家级特聘专家2人、国家级领军人才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国网公司专业领军人才2人、优秀专家人才5人。研发团队入选为“国家重点领域创新团队”。

直流所坚持以自主创新为主线,围绕特高压直流输电、柔性直流输电、直流电网等领域,持续开展基础性、前瞻性、关键性技术研究,取得了系列重大创新性成果。先后承担了“973”、“863”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在内的数十项重大科技项目,成功研制出国内首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800kV特高压换流阀和世界首套±1100kV特高压直流换流阀样机,已成功应用于国内外锦苏、哈郑、溪浙、巴西美丽山二期等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另外,在我国率先完成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关键技术开发,应用于上海南汇风电场并网柔性直流工程;成功研制出世界首套±320kV/1000MW柔性直流换流阀,已应用于厦门柔性直流输电示范工程;世界首台±200kV高压直流断路器,成功应用于舟山多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成功研制出±500kV/3000MW柔性直流换流阀和±500kV高压直流断路器,已成功应用于张北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

截止目前,直流所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中国专利奖金奖1项;中国专利奖优秀奖2项;获授权专利500余项,其中国际发明专利22项;参与制定IEC标准7项,牵头制定CIGRE标准1项。直流所在高压直流输电方面所取得的自主研发成果,获得了世界直流领域的一致认可,提升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未来,直流所将紧密围绕全球直流电网发展的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需求以及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持续加强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和研发试验资源优势,坚持“开放创新”和“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将创新技术与成果转化相结合,打造国际领先的直流输电技术研究机构,为我国能源转型和传统产业升级发挥技术支撑作用。

——————————————

电力电子研究所

电力电子研究所(以下简称“电力电子所”)是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所属的电力电子技术专业科研机构,主要从事电力电子技术、新型储能与转化技术、电能质量技术等方向的基础性、前瞻性研究,关键技术开发以及装置的研制、集成和示范。是电力行业“电能质量及柔性输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挂靠单位,IEEE PES柔性交流输电、氢储能技术分委会秘书处挂靠单位。负责“输配电及节电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能源智能电网研发(实验)中心—柔性输电分中心”的建设与运营。

建有新型储能与能源转化国网公司实验室,以及电能质量技术标准、静态安全技术(CNAS和CMA认证)国网公司标准验证实验室。依托实验室,建有全控型电力电子装置控制保护原理快速验证、控制保护系统闭环测试、物理样机大功率在环仿真、动态无功补偿装置性能检测等试验研究平台和特高压交流可控避雷器、柔性变电站、新型有源电压调节器、多端柔性低频输电系统物理试验等研发平台,具备电力电子装置多尺度混合实时数字仿真、失效机理分析及安全域评估、功率-数字混合闭环测试等试验研究能力。建有固体储热/换热装置测试平台、基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氢储能综合利用测试平台、电堆/电解槽等核心部件制备超净实验室、熔融盐材料测试平台,具备储热关键材料到系统的成套性能检测,以及从膜电极、电堆到氢综合利用成套系统的试验和研发能力。建有电能质量监测分析系统、电能质量监测终端性能检测平台、电能质量综合仿真分析平台、用电设备扰动发射及耐受能力测试平台,具备电能质量监测终端性能检测(CNAS和CMA认证)、电能质量数据分析与评估、用户电能质量接入评估与检测,用电设备电能质量兼容性测试能力。

目前,电力电子所下设五个专业研究室,包括:柔性输电技术研究室、变流装备技术研究室、控制与量测技术研究室、电能质量及其治理技术研究室和新型储能技术研究室。共拥有员工106人,其中国网公司的科技领军人才1位、优秀专家人才2人、院首席专家1人、院资深开发专家1人。

近年来,电力电子所共承担国家“973”、“863”、科技支撑计划、重点研发计划等在内的多个国家级重大科技项目15项,国家电网公司重大科技项目80余项。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国家专利奖1项、省部级奖励14项、电力行业及公司级奖励20项。制订IEC标准1项、国标2项、行标28项、企标30项、团标2项。获得国家专利授权290项,海外专利12项,完成学术专著8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90篇。

未来,电力电子研究所将紧密围绕国家“双碳”目标和公司发展战略,加强科技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加大基础性、前瞻性及战略性技术研究,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为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电力电子科研机构努力奋斗!

—————————————

功率半导体研究所

功率半导体研究所(以下简称“半导体所”)是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所属的高压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技术专业科研机构。

半导体所立足自主创新,致力于突破芯片设计、工艺开发、器件封装和测试评估等关键核心技术,开发满足电网应用需求的高压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围绕当前电网需求,着力研制硅基电力电子器件,逐步实现国产替代;着眼未来电网发展,努力研制基于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碳化硅的新型电力电子器件,推动电力装备的更新换代。建有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联合仿真设计平台、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实验室和国内电压等级最高的功率半导体测试实验室,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实验室为国内首条电力系统用6英寸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中试线,已纳入首都科技条件平台,获中关村管委会硬科技孵化器资格认定。

半导体所下设6个专业研究室,包括:芯片设计研究室、工艺开发研究室、功率集成应用研究室、封装技术研究室、功率半导体实验室和中试线运营办公室。全所共有员工90人,其中博士、博士后14人,硕士46人,硕士及以上学历员工占67%;高级职称员工12人,中级职称39人,中级及以上职称员工约占55%。

近年来,半导体所共承担了包括国家02重大科技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973”、“863”、国家能源局、北科委、国家电网公司等重大、重点科技项目。研制出3300V/1500A焊接型、3300V/3000A压接型和4500V/3000A压接型IGBT器件等一系列电力电子器件,研制并完成6500V/400A SiC MOSFET模块封装,应用于电力电子变压器研发。2019年,以硅基IGBT器件现有专利和技术作价入股方式与南瑞集团成立半导体合资公司。

半导体所将坚持服务于公司发展战略和全球能源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需求,重点突破电力系统用高压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芯片设计与制备、超大功率封装及可靠性测试等核心技术,开发出满足电网应用需求的定制化高压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支撑未来电网装备技术的快速发展,提升公司高端装备技术的引领能力。

——————————————

欧洲研究院

全球能源互联网欧洲研究院(以下简称“欧洲院”)于2014年6月26日正式挂牌成立,目前共有干部员工52人,其中国家特聘专家2人,博士后3人,博士27人,硕士20人。其中外籍员工17人。形成了国内派驻人员占三分之一、本地聘请专家占三分之一、外籍人员占三分之一的“三三三”格局。

欧洲院紧密围绕电工装备与材料、先进储能与材料、智能感知与量测、先进能源技术四个重要方向,在与欧洲顶尖科研企业通力合作中,学习吸收世界前沿技术与工艺,着力强化技术和产品引进、孵化与创新,努力转化为先进生产力,为国内企业取长补短、以外促内、对接国际提供支撑。

在电工装备与材料方面,在全世界范围内率先完成了320kV应用全环保型主绝缘材料的高压直流电缆附件研发,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在高压直流电缆领域实现世界领先;打造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石墨烯改性大功率高压断路器电触头材料;利用碳纤维新材料研发新型电工用碳纤维金属复合材料,在电力设备轻量化领域填补了国内外空白。

在先进储能与材料方面,开展基于新型相变材料的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研究,提升电动汽车续航能力30%到40%;开展高温储热技术应用研究、跨季节大区域地下含水层储能技术开发、高效率长寿命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与电解系统开发,为解决可再生能源大规模长周期存储消纳、提高稳定持续性输出能力奠定基础。

在智能感知与量测方面,开展超长距光纤传感核心芯片和器件研究;研发高精度、超低功耗高频无线信号分析模块,信号灵敏度高出国际水平100倍以上;研发多点同步特高频电磁信号在线采集和分析系统,在国内外高压实验室和变电站测试成功,填补了国内外空白。

在先进能源技术方面,开展大规模海上风电柔性直流换流平台设计与工程化技术研究,具备了成套自主设计能力并有用自主知识产权,填补了国内海上换流平台装备技术空白;研发出多物理量嵌入式智能传感器及在线监测系统,实现换流阀等重大设备的智能在线监测;研究符合德国质量和工艺要求的电动汽车集中式换流、简化充电终端的工业样机,大幅降低维护成本。

成立以来,欧洲院与剑桥大学、德国亥姆霍兹国家研究院等50多家欧洲顶级科研院所、著名高校建立了广泛深入的合作。参与欧盟、中丹、中德等重大国际科研项目4项,承担国家与国网重大专项课题26项,申请专利25项。与英国伯明翰大学国家实验室建立了储能技术联合实验室;成功加入以工业4.0为基础、以新能源消纳和能源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德国VHP Ready工业联盟,并成为重要成员;2017年当选为德国中国研发创新联盟主席单位。协助院内单位成功中标英国Shetland柔直工程,顺利完成德国SuedOst Link直流输电工程设计咨询项目。欧洲院作为国家电网公司在欧洲的窗口与交流合作平台,在科学研究和国际合作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和重要成果,为未来健康快速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旗下对外投资公司

对外投资公司简介

南瑞联研半导体有限责任公司

南瑞联研半导体有限责任公司系国家电网旗下南瑞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成立于2019年11月,注册资本8亿元,注册地址在南京市江宁区,定位为国家电网公司功率半导体产业的统一平台,面向电力传输与新能源发电、用电及节能、电动汽车、工业控制等领域,开展功率半导体芯片与模块设计、生产、测试和销售业务。

依托南瑞集团有限公司和国网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的技术产业人才优势,南瑞联研快速建立了一支由高端功率半导体专家和资深工程师为核心的一流人才队伍。拥有功率半导体芯片设计、芯片制造、封装测试、工程应用的全流程研发及产业化能力。投资近2亿元的IGBT自动化封装测试生产线建成后,将形成年产20万只IGBT模块的生产能力。

面向未来,南瑞联研将始终秉承“让能源更高效、让传输更安全、让生活更美好”的发展使命,牢固树立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半导体科技公司”的愿景目标,专注于智能电网、新能源、工业控制等领域的功率半导体开发,坚持自主创新、开放合作、竞和共赢,为客户提供卓越的产品和服务,为我国功率半导体产业的核心安全、为电网及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万马(浙江)高压材料有限公司

万马(浙江)高压材料有限公司由国家电网直属单位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与浙江万马高分子材料集团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依托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的研发和技术支撑、以及浙江万马高分子材料集团的生产和市场销售优势,双方共同开展高压电缆用绝缘基料国产化替代和市场推广工作,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由国外长期垄断供应的局面。

北京联研国芯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联研国芯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由国家电网直属科研单位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参股的具有央企背景的高科技企业。依托于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前沿的技术研发条件以及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为公司技术优化和工程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科研平台支撑。

作为国内中大功率电力电子换流系统的IGBT驱动领域的技术领跑者,北京联研国芯技术有限公司致力于数字化IGBT驱动技术的研发,产品包括IGBT驱动板卡、驱动核及驱动IC、取能电源以及配套的相关服务。我们能够提供1700V 到6500V的全系列驱动产品。目前产品已经在国内的多个柔直工程实现了批量应用,如上海UPFC工程、渝鄂柔直直流背靠背工程、张北柔直输电工程、三峡如东海上风电工程。应用领域也广泛渗透到风力发电、轨道牵引、矿用变频及特种电源等应用领域。除了产品手册中的标准化产品之外,联研国芯也可以根据用户需要,提供IGBT驱动适配甚至IGBT测试等相关服务内容。

国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国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联研院与山东省电力公司共同持股的高新技术企业,聚焦电力机器人、无人机、配电自动化、电力物联网及在线监视可视化等领域,专业从事智能装备的研发制造和应用服务,致力于以电力机器人相关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业务,打造公司相关业务科创版上市平台以及研发、制造、应用和技术服务平台,推动公司科技创新与资本市场有机融合。

赛思迈(上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赛思迈(上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由国家电网直属科研单位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与上海雄润树脂有限公司强强联合、共同组建的专业从事新材料开发及应用的合资公司。公司一直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可靠性的高端电工装备环氧材料应用解决方案,以满足客户在产品设计中不断面临新挑战的需求。这些材料与解决方案可以广泛应用于干式变压器、高频变压器、电抗器、高压绝缘子、线路绝缘子、复合绝缘横担、互感器、轨道交通绝缘子、GIS绝缘拉杆、GIS绝缘支撑筒、高压套管、变压器铁芯线圈固封等领域。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