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道路上,蓬勃迸发出的绿色生产力是实现我国低碳转型的重要生命力。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是我国提出的高瞻远瞩的长期发展战略,在过程中需要加强我国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持续壮大绿色低碳产业将加强我国的经济转型和加快绿色经济的新动能和可持续增长的形成,以

首页 > 碳管家 > 碳排放 > 碳源减排 > 评论 > 正文

碳中和之路的思索:以硬核技术推动绿色生产力

2022-01-30 10:22 来源:新华财经客户端 作者: 马悦然

碳中和道路上,蓬勃迸发出的绿色生产力是实现我国低碳转型的重要生命力。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是我国提出的高瞻远瞩的长期发展战略,在过程中需要加强我国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持续壮大绿色低碳产业将加强我国的经济转型和加快绿色经济的新动能和可持续增长的形成,以显著提升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效益。

专家认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任务艰巨,用硬核技术支撑能源结构调整,减污降碳进行技术攻坚意义重大。无论是在经济体系、金融发展、以及各行业的基础技术方面,都有待突破发展,砥砺前行。

“双碳”目标将倒逼我国各方面临转型进步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弗里曼讲席教授、清华大学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碳中和50人论坛联席主席白重恩指出,中央已明确了“双碳”目标实现的总体要求,提出了总体目标,部署了重大举措,规划了实施路径,为接下来全面、准确、长远的推进碳中和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需要利用产学研融的集合优势,聚集吸引国内外绿色创新技术和项目,进行分享、推介和落地,以科技助力国家绿色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火箭军后勤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侯立安指出,“双碳”目标标志着我国必须以技术创新为先导,倒逼经济模式转型,形成绿色发展理念。自“双碳”目标提出来之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目前已经形成了目标明确,分工合理,措施有力的政策体系。然而,中国实现“双碳”目标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我们国家的减碳任务还非常艰巨,需要多方形成合力共同发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碳中和50人论坛主席杜祥琬表示,“双碳”目标意义重大。它将引领我国有步骤的及时的实施低碳转型,使生态环境的改善由量变走向质变,实现高质量的发展;倒逼我们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的进步,拉动巨量的绿色金融投资,带来新经济增长点和新就业机会,壮大绿色低碳产业;推动节能和提高能效,逐步的优化能源结构,构建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动电力、工业、交通、建筑各行业的技术进步、工艺创新、节能减排,带来新能源、新技术、新产业、新经济。

从“双碳”目标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助推、大环境下对高端制造业的需求、重新认识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及实现“双碳”目标的困难与机遇等方面,深入讲述实现“双碳”目标,就是克服困难,补齐短板,落实新理念,实现新发展。杜祥琬强调,我国产业偏重、能源偏煤、效率偏低、对高碳发展的路径依赖惯性大等短板,要落实新理念,实现新发展。因此,实现碳中和呼唤高质量的技术创新。“‘双碳’目标的提出补充了我国发展的短板。”

杜祥琬指出,“双碳”目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个科学的几十年的转型过程,政策性很强,需要把握好节奏,积极而又稳妥,既要防止“一刀切”简单化,又要防止转型不力带来落后和无效投资。要把“双碳”目标这个好事办好,深刻推动经济、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秘书长王羽提到,我国目前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调整结构,转变方式,任务艰巨,传统产业占比依然较高,战略型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尚未形成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产业链、供应链还处于向中高端迈进的重要关口。技术攻坚是既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更大力度推进节能减排,节能低碳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加快推进规模化、储能、氢能、碳捕捉利用及封存等技术的发展,推动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在节能、清洁能源领域的创新融合,加快完善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价格、财税、金融等经济政策、推动合同能源管理、污染第三方治理、环境托管等服务模式的创新发展,加强森林资源的培育,开展国土绿化行动,不断增强森林面积和储蓄能量,加强生态保护的修复,增强草原、绿地、湖泊、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意义十分重大。

绿色低碳发展实现仍有众多待解“难题”

专家认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多方面的转型势在必行,在研究深度与行动落实上仍有巨大的空间。

“我国传统经济引发了高碳高耗能,因此中国经济的转型势在必行,建立健全我国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非常关键。” 原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原理事长、世界绿色设计组织主席、中国碳中和50人论坛联席主席石定寰说,管理创新对我国经济体系的转型非常关键。

石定寰指出,实现碳达峰的过程中,需要努力推动绿色生产力的发展,并通过科技创新成果的开发应用、转化、产业化来实现。要实现这样一个转化需要我国建立一个新的经济体系,需要我们从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多方面进行。

据了解,中央在《加快建立健全我国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全方位全过程推行绿色规划、绿色设计、绿色投资、绿色建设、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生活、绿色消费,使发展建立在高效利用资源、严格保护生态环境、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上,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确保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我国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

石定寰认为,绿色规划、绿色设计、绿色投资、绿色建设、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生活、绿色消费,这8个绿色要素构成了我们未来新的经济体系的要素,目前各个要素还缺乏深入的研究。“要将建立新经济体系的背景深入研究,提高我们建立体系的自觉性,激发我们整个国家管理体制、体系的重要转变,否则难以保证绿色发展的增长,难以保证高质量发展的实现。”石定寰说。

石定寰呼吁对绿色要素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提倡多创新,包括管理、制度、体系的创新。“建立绿色经济发展体系当中,创新始终是重要的驱动力,其中既要靠国内自己的创新,也要加强国际合作。”石定寰说。

“转型金融或要成为下一步整个金融部门推动绿色转型的重要举措,使得更多的主体性的金融机构、主流性的业务支持绿色转型。”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理事长、华软资本管理集团创始人、董事长、中国碳中和50人论坛特邀研究员王广宇说。

据王广宇介绍,金融业支持社会产业绿色转型有三个发挥作用的领域,其中一个便是转型金融,目前还是一片空白,还有待下一阶段的发力。

王广宇认为,转型金融带动更多的创新型零碳技术的发展,是促成绿色溢价降低的重要方面。

同时,王广宇分析,转型金融的其中一个重点便是可持续信贷,目前较为缺乏在绿色和绿色技术领域的权益金融和投资,因此阻碍了前沿技术的突破,包括碳减排技术、零碳技术和中和技术等。目前技术的研发都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所以,权益部门和绿色投资部门借助风险投资的原理可以支持更多创新的科研人员跟支持更多的创新型企业在里面不断的尝试,通过大量的试错,通过更多的社会协同,在大规模协同情况下才可能出现一些新兴的技术涌入市场。

硬核技术发展推动形成绿色生产力

专家表示,在“双碳”目标实现的道路上,技术的创新与实现非常重要,从衍生需求中寻求市场中的新兴力量,从涌现出的新事物中找到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明珠”。

杜祥琬指出,我国已开发的可再生能源不到技术和开发资源量的1/10。因此我国的可再生能源潜力还很大。“光伏和风电这十年成本快速下降,因此实现快速发展。同时还需要重视生物质能、水能、地热、余热废热供暖的发展。”

杜祥琬提到了储能技术、节能技术、绿氢,还有空气源热泵、固废资源化利用、液体阳光、新能源汽车等多种能源,能源科技创新蓬勃发展支撑“双碳”目标的实现。同时要尽力做好实现碳中和的顶层设计和路线图。

据侯立安介绍,围绕着碳中和的目标推动水处理行业的节能减排,实现水处理领域的节能减排,对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非常重要。当前水处理行业都会直接和间接的增加一些碳排放,污水处理厂也被认为是水处理行业的碳排放的主要来源。目前需要研发基于新型纳米材料制备低能耗的新型分离膜。

侯立安指出,绿色低碳膜分离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环境、能源、医学、化学等重大领域,也是支撑水处理行业绿色发展的关键技术。近几十年来,膜技术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当前却遇到了一些瓶颈。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膜材料在特殊环境的耐受性差,无法保证高温、高压等特殊环境条件的稳定性能,加上废水处理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无法满足现阶段部分工业废水的处理要求。另外,膜的关键性能也有待提高。膜分离技术需要从材料到工艺的优化,进而保证水处理过程的低碳运行。

侯立安展望未来,应建设前瞻性的智慧水厂,基于大数据的综合利用和全膜法组合工艺技术的突破,开发前瞻性的智慧自来水厂和污水厂,在工业废水零排放深入处理技术方面,通过创新突破,研发处理效果更好,工艺稳定性更强,运行费用更低的工业废水工艺,结合智能化的管理,在饮用水安全保障的前提下,努力创造健康水的饮用水厂。

王广宇提出,在碳金融方面,与排放权设计相关的碳金融业务中还有很大一些领域有待开发。如可以创造一种碳信用机制,允许减排或者吸收温室气体产生的核证抵消碳排放配额,或也将非常有助于提高碳吸收总量和减少排放。


原标题:碳中和之路的思索:以硬核技术推动绿色生产力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