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25日,在第九个全国低碳日到来之际,来自四川省有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实体企业、金融机构等单位的22名专家,在主题为“双碳新时代,转型新机遇”的四川省开启应对气候变化新征程研讨会上联合发布全国首份碳资产生态创新行动倡议——《四川省碳资产提升创新行动倡议》。
《倡议》指出,随着碳约束环境的不断强化、碳定价机制的不断完善,“排放有成本”“低碳得收益”“减排获资产”将成为历史大势和时代潮流。立足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育先机、开新局,《倡议》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为引领,从树立碳资产理念意识、创新碳排放治理模式、增强碳资产管理能力、提升碳减排服务水平、促进碳普惠社会参与五大方面提出30条具体倡议。
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相关同志表示,碳定价时代,碳资产既是“无形”的,更是“有形”的;既是“未来”的,更是“当前”的。认识、开发和盘活碳资产,不仅需要企业的积极行动,更需要多方面的参与和推动。希望以《倡议》发布为契机,进一步开拓各类市场主体思路,激发碳资产生态创新活力,更好以市场化机制引领和倒逼经济社会绿色转型。
四川省碳资产提升创新行动倡议
2021年8月25日·成都
工业革命以来,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不断增加,导致大气层温室效应加剧,进而造成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诱发广泛、持久而深刻的影响,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挑战。当前,将本世纪末全球平均温度较工业化前升幅控制在1.5℃以内的“窗口”正在关闭,携手应对气候危机刻不容缓!2020年9月22日,我国向国际社会郑重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意味着我国将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将带来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面对碳达峰、碳中和这场硬仗和大考,亟须认清大势,顺势而为,推动发展建立在气候友好、资源节约、生态环保的基础上,赢得未来发展主动权和长久竞争优势。
《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及《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实施意见》提出,实施碳资产提升行动。为抓住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历史机遇,提升碳资产开发、交易和管理能力,促进低碳场景和业态发展,立足四川实际,我们发出如下倡议。
一、树立碳资产理念意识
1. 应认识到,随着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全面启动,以碳强度控制为主、碳排放总量控制为辅的制度建立实施,碳排放权和用能权开市交易,能源、工业、服务业、建筑、交通和居民生活等领域低碳转型深入推进,碳减排金融支持工具的启动实施,全面碳约束、多层碳激励时代正加速到来,“排放有成本”“低碳得收益”“减排获资产”将成为历史大势和时代潮流。
2. 应意识到,碳资产既是“无形”的,更是“有形”的,既是“未来”的,更是“当前”的,应利用好碳资产开发、交易、管理在促进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的独特作用,抓住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带来的机遇,创新拓展以碳资产为载体的生态价值实现路径。
二、创新碳排放治理模式
3. 不断探索与完善碳排放权交易、碳标签、碳金融、碳普惠等碳减排市场化机制、规则、标准和工具,针对目标市场主体开展政策解读和宣贯,提升整体政策认知水平,引导和促进相关市场可持续发展。
4. 建立健全碳资产市场监督机制和能力建设,严肃依法惩治数据造假、内幕交易、投机炒作、履约失信等扰乱市场行为,防范市场链式风险,维护市场交易秩序,营造公平、开放、健康的市场环境。
5. 广泛利用多源大数据,结合大数据挖掘与分析,精准识别行业、企业高碳锁定环节,实现对重点企业碳排放、碳监测、碳资产、碳交易和碳履约等重要数据信息的全面监管。
6. 综合运用信息公开披露、环境信用、行政执法等多重手段,推动温室气体纳管企业按时清缴、足额履约,确保纳管企业履约率,维护公平正义的碳约束市场环境。
7. 加强政策引导和机制建设,推动碳排放监测员、核算员、核查员、咨询员、交易员和碳资产开发员、管理师等专业人才的规范化培育和梯队建设,打造一支服务多样、结构合理的碳资产服务队伍,建设立足四川、辐射西部的碳资产创新服务中心和产业生态圈。
8. 鼓励和推动开展各层次、多领域的碳中和场景建设,对具备条件并积极主动实施碳中和的园区、社区、景区、企业和学校等单位及个人予以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营造一个全社会拥抱碳中和的氛围。
9. 发挥可再生能源、林草碳汇、农村沼气等生态环境资源优势,推广“100%可再生能源电力”等模式,依托园区、景区、企业、会议、赛事等积极打造碳中和场景,实现碳资产开发与市场化消纳良性循环和永续发展。
三、增强碳资产管理能力
10. 参照国际国内温室气体排放监测统计、核算报告、核查认证、公开披露等标准规范,统筹能源、环境、供应链等体系协同构建碳资产管理体系,建立科学、规范、有效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管理制度,推动设置碳资产管理职能部门,配备碳资产管理岗位,持续开展碳资产能力建设。
11. 以电子产品、快消品、日化产品、汽车、商业建筑等大众参与度较高领域和区域优势特色产业为重点,发挥行业企业领头优势,将供应链碳追溯全面纳入日常管理,建立供应链层级的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开展碳排放源解析与减排潜力评估,带动供应链低碳转型和绿色升级。
12. 按照有关技术标准规范,开展企业温室气体排放监测、统计、核算、报告、披露,制定数据质量控制计划,开展低碳产品、碳足迹、碳中和等低碳绿色认证认可和推广应用。
13. 科学合理设置碳减排时间表、路线图和实施路径,目标设定不能一味求高、求快,应结合政策环境、自身条件、市场需求等因素,推行减污降碳精准施策。对外发布具有雄心的碳减排承诺、项目气候绩效等,提升绿色形象和低碳影响力。
14. 研究制定碳达峰、碳中和行动路线图,创新减污降碳工艺路径,探索以植树造林、林木抚育、湿地保育等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实现全生命周期(范围一、二、三)碳中和。
15. 坚持走绿色化、循环化、数字化、高效化和创新驱动发展之路,调整优化产品结构,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采用绿色低碳循环生产工艺,实施工艺流程低碳化改造与节能降碳重大工程,研发和推广减碳、零碳、负碳技术,扩大绿色采购、清洁替代、原料替代、绿电消纳和绿色融资。
16. 主动迎接碳定价机制,积极参与碳排放权、用能权、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证碳标准(VCS)、黄金标准(GS)等市场机制,研究制定企业交易策略和履约策略,通过市场交易发现减碳空间和实现减碳价值。
17. 坚持绿色投资原则,构建并完善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体系,积极规避低碳转型风险,慎重投资高耗能、高碳排和高污染项目,布局低碳投资、产业和项目,培育新的增长点。
18. 重点国有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应起引领和带头作用,注重先进低碳技术创新和成果应用,率先打造基于氢能、氢冶金、碳捕集利用与封存、能源互联网、电气化等先进低碳技术的装备和重大基础设施,构建支撑企业、行业、区域降碳的硬核资产。
四、提升碳减排服务水平
19. 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应充分发挥智库引领和支撑作用,开展前瞻性、原创性、可推广、可转化的基础性和应用型研究和标准编制,为碳资产提升提供有效支持。
20. 行业协会应发挥纽带优势,传递和解读碳资产政策和技术规程,提升行业整体碳资产意识和管理能力,尽力降低企业清缴履约成本。
21. 技术服务机构应遵循客观独立、诚实守信、公平公正、专业严谨的原则,按照规范程序开展纳管企业及其他企业、经济组织、社会活动的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核查,不应从事有利益冲突的咨询服务。
22. 认证认可机构应按照行业规则,规范开展低碳产品、碳足迹、碳中和等相关认证,发挥认证传递信任、服务发展的正面功能。
23. 碳交易机构应加强风险防范和能力建设,严格按照交易规则运行,发挥市场化机制的枢纽作用,当好市场风险提醒人、交易规则解读者和低碳激励大平台。
24. 碳资产管理机构应按照审慎原则,通过规范化运用市场化工具,满足纳管企业以较低成本履约的需求,实现碳资产保值增值。
25. 碳金融机构应建立绿色金融部门,利用全国统一碳市场和区域碳减排框架,合力打造碳中和投融资一体化服务平台,在风险可控前提下探索有序发展碳远期、碳掉期、碳期权、碳租赁、碳债券、碳资产证券化、碳基金等碳金融产品和衍生工具,做大气候投融资业务。
26. 碳市场能力建设中心应发挥布局优势,充分利用区域优质师资,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线上与线下、公益与有偿相结合,提高课程供给的引领性、多样化和有效性。
五、促进碳普惠社会参与
27. 拓展公众学习机会和参与体验,提升绿色低碳意识,倡导节约为荣理念,开展垃圾分类、节能降碳、绿色消费、低碳出行,提升衣食住行游等低碳化水平。
28. 鼓励公众参与“碳惠天府”、“点点”碳中和及“碳中和垃圾分类小屋”等碳普惠、碳积分及其他碳减排机制,推动低碳价值市场化转化,增强公众参与感和获得感。
29. 面向公众开展碳资产政策宣传和基础知识普及,提升碳资产相关概念、知识和政策知晓度和获取便利性,提高对碳资产诈骗、炒作等风险防范能力。
30. 借鉴“生态银行”等模式,打造公众深度参与、自愿践行的碳普惠机制,推动碳普惠与乡村振兴、社区改造协同路径,有序引导居民开发林草碳汇、屋顶光伏、农村沼气等碳减排项目,带动公众特别是低收入群体增收。
倡 议 人(排名不分先后,按姓氏拼音排序):
安 明 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公司四川分公司
陈 彬 四川维诚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邓 也 成都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杜 邹 四川联智环境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甘 霖 国家电投集团西南能源研究院(四川省能源发展研究中心)
蒋洁萍 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有限公司
廖文杰 四川大学新能源与低碳技术研究院
罗 彬 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
马生贵 四川大学(四川省碳中和技术创新中心)
蒲 灵 四川省工业环境监测研究院
宋以佳 成都信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汪 军 四川永祥股份有限公司
吴 茜 全国碳市场能力建设(成都)中心
肖卓灵 四川省循环经济协会
叶向峰 兴业银行成都分行
袁 亮 四川省节能协会
张 浩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成都分中心
张 洪 国能大渡河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张邦绪 四川省钒钛钢铁产业协会
张洪成 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
赵 锐 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卓 岳 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