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1年上半年项目投资为6913亿元,预计全年同比增长12%,其中河南项目投资1727亿元排名第一,其次是江苏投资规模831亿元,河北为558亿元排名第三。
一、无害化处理能力
我国生活垃圾焚烧无害化处理能力(仅包含设定城市)近年来保持了较快增长,截至2019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焚烧产能达到45.65万吨/日,垃圾焚烧处理能力2017-2019年处于持续高投产状态,2019年城市新增垃圾焚烧产能达到9.19万吨/日。按照当前趋势及“十三五”规划, 2020年,我国垃圾焚烧产能达到59万吨/日。
2016-2020年垃圾焚烧处理量(单位:万吨/日)
二、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投资情况
据中项网项目数据显示,2019年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投资10535亿元同比增长13.1%,2020年为10622亿元,同比增长0.8%,与19年基本持平,2021年上半年项目投资为6913亿元,预计全年同比增长12%。
2017-2021年上半年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投资规模(单位:亿元)
三、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投资区域
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南地区。经济相对发达的华东地区发展规模较大,占全国垃圾发电总装机容量的50%以上。华南地区项目规模3558.9亿元占比35%,华中东地区投资2387.9亿元,占比24%,其次华中地区项目投资2187.1亿元占比22%。
2021年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投资区域占比
四、垃圾焚烧发电省份投资排名
2021年垃圾焚烧发电省份投资中,排名第一的为河南1727亿元,其次是江苏投资规模831亿元,河北为558亿元排名第三。
2021年上半年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投资100亿以上省份排名(单位:万元)
五、垃圾焚烧发电未来前景
(1)城镇化进程、乡村振兴政策机遇“双轮”驱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快速发展
我国未来仍将坚定不移地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中心城市人口聚集,生态环境需求提高,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清运规模日益增加,大量规模化城市已建成的垃圾电厂亟需扩建。与此同时,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亦已成为乡村生态振兴的重要基础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点任务,《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提出建立健全符合农村实际、方式多样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随着中央环保督查力度的加大,各地环卫一体化水平快速提升,农村垃圾清运量将逐年提升。
在此基础上,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补短板强弱项实施方案》,提出“全面推进焚烧处理能力建设。
生活垃圾日清运量超过300吨的地区,要加快发展以焚烧为主的垃圾处理方式,适度超前建设与生活垃圾清运量相适应的焚烧处理设施,到2023年基本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鼓励跨区域统筹建设焚烧处理设施,在生活垃圾日清运量不足300吨的地区探索开展小型生活垃圾焚烧设施试点。垃圾焚烧发电设施要严格落实环境监管装、树、联要求,逐步提高设施设计和建设标准,推动建设‘邻利’型生活垃圾焚烧设施”。
由上,城镇化进程、乡村生态振兴“双轮”驱动我国生活垃圾总体处理需求持续旺盛。同时,焚烧发电的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模式将得到持续推广,综合促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快速发展。
(2)受益于技术进步,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的增值服务机会不断涌
现我国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行业起步较晚,受制于早期技术局限以及我国生活垃圾含水率高、热值低的特点,生活垃圾焚烧效率低,创造经济价值较小。但随着近年来行业蓬勃发展,业内头部企业技术水平逐步提高,开发了适应中国生活垃圾成分特点的焚烧、烟气处理及渗沥液处理等技术,生活垃圾焚烧效率实现明显提升,有害废物排放减少,经济效益稳定性得到一定保证。
同时,持续提质增效、环保排放标准不断提高是行业长期发展趋势,为应对行业发展变化,拥有核心技术和技术改造经验的企业将迎来技术改造、智慧电厂等新的发展机遇,不断提高自身的企业价值,带来良好的环境社会效益。
(3)海外市场广阔,“一带一路”提供政策机遇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许多重大基建合作项目在沿线65个国家落地,其中包括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如越南芹苴项目等。以东南亚国家为代表的“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普遍具有人口密度大、城镇化率低的特征,且人居生活习惯与我国相似,生活垃圾组成亦呈现热值低、水分多、灰分高、成分杂的特点。由此,我国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实现内部快速发展的同时,亦具备向海外进行拓展的潜力。
(4)行业进入成熟发展阶段,迎来产业整合契机
行业发展前期,存在业内企业恶性竞争低价中标项目情形,但随着2017年环保督查促使生活垃圾焚烧监管趋严,低价竞争企业面临技术不达标、不堪成本重负等问题而被淘汰,促使业内项目定价回归合理区间,行业进入成熟发展阶段。
在此基础上,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竞争格局日趋完善,具有雄厚资金实力、研发创新能力、丰富经营管理经验的企业,一方面将借助趋严的监管政策,通过改造业内落后产能、接手具备发展潜力的淘汰企业,扩大自身行业优势;另一方面,该等企业将依托其品牌优势更易于获取市场新增项目,产业据此迎来整合发展趋势。